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携手打造绿色丝路

2019-05-13      

撰文/陈 艳


  中亚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之一,这里矿产、能源、土地、农业等资源丰富,但资源开发和利用程度较低。中亚也是世界典型的内陆干旱区,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缺水问题愈发严重,面临土地沙漠化、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及草原退化等生态问题,极大地制约中亚地区可持续发展。为此,与中国携手合作解决生态问题,是中亚地区多年来的选择。
  为联合开展中亚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的互惠合作研究,共同培养中亚资源与环境领域高水平研究队伍,建立具备野外观测、室内分析、遥感监测和技术示范为一体的研究平台, 2014年,由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促成建设的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亚中心”)正式成立,为中亚生态安全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服务。
  自建成后,中亚中心为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发展、矿产资源勘探、灾害监测与预警等领域的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依托中亚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平台,结合中国在相关研究领域的雄厚积累,中国先进的节水技术与种植模式、农业害虫生态防控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理论与方法、减防灾技术、饮用水净化技术等被推广并前移到中亚国家,增强了中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对于促进中亚生态、资源、经济的安全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社会经济意义。

  天然的合作优势
  中国与中亚在生态领域的合作并非从零起步。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联合相关研究所,与中亚国家此前已有二十年多的合作研究基础,并利用新疆向西开放的地缘优势,同周边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中亚中心的依托单位——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是专门从事干旱区生态与环境研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国新疆地区本身也是中亚干旱区的组成部分之一,与中亚开展生态合作研究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和学科优势。
  据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比什凯克分中心)主任李耀明介绍,2008年以来,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中亚各国通过多种形式,在自然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和气候变化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在中科院提出“走出去”战略后,中亚合作伙伴迫切要求成立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建立稳定的联合研究平台,共同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为中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与技术支撑。

  海外科教基地
  2013年,中国科学院启动建设5个海外科教基地,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就是其中之一。中亚中心在新疆乌鲁木齐设立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由中国科学院拨付每年运行经费。
  中亚中心依托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筹建,联合中科院下属其他8个研究所共9个理事单位,与哈萨克斯坦农业部土壤与农业化学研究所,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塔吉克斯坦科学院分别共建阿拉木图分中心、比什凯克分中心和杜尚别分中心,各海外分中心由中方和外方联合主任,共同负责海外分中心日常工作。这三个海外分中心均是在当地合法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合作研究机构。各分中心分别由信息分中心、联合实验室、野外观测与研究站和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4部分组成。
  2014年4月,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分中心和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分中心正式启动,2016年8月,塔吉克斯坦杜尚别分中心正式启动,2017年,所有海外分中心正式进入运行期。三个海外分中心的机构组成和人员配置情况基本相同,包括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等,其中科研人员的构成比例按6(本地人员):2(中方派驻):2(国际学者)三部分组成,尽量吸引优秀的国内外科研人员参与中心的项目执行。此外,在中心平台下还成立了7个研究团队,双聘中科院10家单位科研人员115人,招录中亚国家留学生52名,三个海外分中心共聘用国外科研与管理人员34人。
  短短几年间,中亚中心组织考察53次,行程15万公里,收集资料1000余部,采集水土生物样本15万份,揭示了中亚国家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时空变化规律,预测了未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中亚地区资源与环境变化趋势,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重要规划支撑。

  互尊互信 互惠互利
  据了解,按照中亚各国实际需求和生态环境状况的差异,3个海外分中心的工作各有侧重,其中哈中心重点关注农业、生态领域的工作,并成立了土壤与生态实验室等机构;吉中心重点关注水质、水资源和山地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心下设水与生态实验室;塔中心重点关注水资源变化和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成立了地质与生态实验室。
  “真心实意、互尊互信、互惠互利是我们与中亚国家开展合作的基础,如果双方都持怀疑和警惕的心态,合作难以进行。”比什凯克分中心主任李耀明介绍,2017年,他们联合塔吉克斯坦科学院联合执行萨雷兹湖的无人机航飞任务,因位置偏僻,所需人员及装备均需通过直升机运送,物资保障极为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塔国相关部门为他们无偿提供了食宿及水面交通保障(快艇)服务。工作人员当时表示,再困难也要给开展研究的科学家提供尽可能的地面保障。得益于中塔双方人员紧密配合,航飞任务顺利完成。李耀明说,这是中塔科技界合作互信度高的表现,也对未来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了极有力的保障。
  以开展滴灌技术为代表的农业新技术示范应用为例,哈萨克斯坦灌溉系统广泛分布,但灌溉技术和设施落后,农业灌溉用水量达到总取水量80%以上。棉花是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乌兹别克斯坦当地水利设施简陋、机械化程度低,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低(平均约2360kg/ha)。塔吉克斯坦45%的灌溉耕地用于种植棉花,占农业总产值的60%,但田间管理方式落后,水肥利用效率低下,运用当地模式棉花产量仅2000kg/ha。因中国与中亚国家种植结构和模式有差异,当初在示范区选址及建设过程中,中亚国家不理解中国在节水灌溉、作物高产等生态保护与资源管理方面的技术,甚至持怀疑态度。
  为消除疑虑,自2012年起,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利用典型试验示范和公众参与等方法,使中亚国家对中国先进技术以及管理模式从不理解、怀疑到认同。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相继出台了支持开展节水灌溉技术等相关扶持政策,众多农场主积极联系中方相关单位引入滴灌等技术,部分厂家也开始配套生产相关的滴灌耗材和灌溉设备,生产成本得到有效降低,为后续进一步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展滴灌技术从整体上可提高中亚各国生态系统管理水平,有效促进农业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谈及未来中亚中心的工作规划,李耀明表示,目前中国科学院正在大力推进A类先导专项“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数字一带一路”等项目的开展,中亚是核心工作区域之一,未来5年中心将结合上述相关项目的开展,继续深入推进中亚、西亚地区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与环境研究工作,重点通过中亚水与生态协同发展研究、中西亚荒漠化治理研究等案例,推动中国全球治理理念中的绿色发展方案率先在中亚、西亚地区进行示范和推广,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生态环境监测与承载力评估、自然灾害监测与防治、水土资源与生物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勘探与联合利用提供科技支撑。同时,如何将中国的农业技术、生物技术、污染防治技术、空间信息技术与无人机技术推广应用到中亚,也是今后5年中亚中心努力的方向。
 

 

  

image009.jpg

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 | 武汉大学樱花开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09.jpg

澳门,共同的家园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2.jpg

大洋上的追“星”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