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 “一带一路”

2019-08-07      

撰文/宋 毅 郝静雅 何 亮

  
  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国之一,西班牙地处欧洲大陆南部、东临地中海、西临大西洋,首都马德里是中欧货运班列的终点站,名城巴塞罗那和瓦伦西亚系地中海重要的货运港口。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西班牙在“一带”和“一路”中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2018年年底,习近平主席时隔13年再次访问西班牙,更是具有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掀开了两国双边关系新篇章,激发了中欧关系新活力。
  近年来,西班牙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关注的态度从疑虑观望到合作共赢,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全面了解西班牙媒体如何聚焦 “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增进中、西两国的文化交流、民心相通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从疑虑观望到积极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伊始,西班牙媒体总体持观望态度,形容其为“雄心勃勃的巨大战略”。2017年5月,在西班牙首相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前,西班牙《国家报》对于倡议是否能够付诸实施,庞大数额的资金是否可以到位等问题均表示疑虑。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向行动的不断转化,西班牙媒体报道的角度也由对该倡议的疑虑观望,逐渐转向了期待中西两国的合作共赢。2017年,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正式收购西班牙诺阿图姆港口控股公司51%股权,西班牙百年老港瓦伦西亚港在吸纳中方资本的背景下焕发了新的活力。同年5月,时任西班牙首相拉霍伊应邀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带一路”随之受到西班牙媒体越来越多的关注,报道的总体论调也开始不断转向积极态势。根据统计,在2015年3月到2016年年底,西班牙《国家报》《世界报》《阿贝赛报》三大报纸对于“一带一路”相关报道数量均为19篇,而在2017年,随着西班牙首相赴中国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及中西两国合作的不断深入,该年“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达到了39篇。
  通过对西班牙《国家报》《世界报》《阿贝赛报》三大报纸近三年关于“一带一路”倡议报道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以下两个方面尤其值得关注。 
  一是在文化交流领域。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西两国不断增进文化共识,深化文化、艺术合作,有力地推动了两国文化交流。2017年10月13日西班牙《阿贝赛报》通过报道中西两国合办微电影节,开展校际交流合作,互派画家参观学习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肯定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为欧亚文明发展等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二是在经济贸易领域。义乌-马德里货运专线一直受到西班牙媒体的高度关注,该专列从义乌铁路西站到西班牙马德里,作为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的首发线路贯穿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法国、西班牙,全程13052公里,运行时间约21天。当满载着中国义乌制造的商品专列抵达西班牙时,《国家报》用“承载着中国货物以及西班牙商人的巨大期望的义西欧专列”来表达当地民众对中国商品的积极态度和浓厚兴趣,但向中国出口商品的西班牙企业起初对这项新的运输方式并不信任。由于红酒等类产品无法经历严寒气候,加之该运输方式虽然时效短但是运输成本偏高,因此最初愿意使用该线路出口商品到中国的西班牙企业较少,回程空载率较高。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马德里-义乌专线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西班牙《世界报》2017年10月19日报道,该线路的运输时间由第一阶段的21天缩短至16-19天,运输物品的种类也在不断拓展。由西班牙至中国的列车除运输红酒和橄榄油之外,还增加了电池、洗衣机部件和其他工业产品。另外,报道还提到西班牙人对开通中国—西班牙客运线路的兴趣正在提升,很多西班牙国民希望可以乘坐西班牙至中国的客运火车到中国旅行。
  “一带一路”为西班牙发展迎来新机遇
  在西班牙媒体报道中反复提及的是“一带一路”倡议为西班牙带来的新机遇。西班牙《世界报》报道说,中国约有五亿活跃买家愿意在全球购买商品,中国客户的购买力是现有欧洲客户的五倍,而满足其需求的最好途径就是电商。截至2018年2月底,已有70家西班牙店铺入驻淘宝等电商平台并且销量已增长8倍以上。此外,“一带一路”深圳-巴塞罗那投资交流会等新贸易往来也被认为是西班牙企业发展的新机遇。西班牙《阿贝赛报》援引巴塞罗那自由贸易区联盟主席Jordi Cornet的发言称,希望政府可以“建立更多与中国沟通理解的渠道,恢复已创造了巨大价值的旧丝绸之路”。目前,中国是西班牙在欧盟外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西班牙也已成为中国在欧盟内的第六大贸易伙伴。根据中国外交部2019年1月公布的数据,2018年1-11月,中、西两国双边贸易额达308.24亿美元、同比增长10.3%。
  “一带一路”倡议给西班牙带来的发展新机遇,还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娱乐产业。2017年,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远海运正式收购西班牙诺阿图姆港口控股公司51%股权,管理效率和操作效率显著提高。2017年12月,西班牙《世界报》题为“瓦伦西亚港—最国际化的公司、就业的引擎”的报道将“瓦伦西亚港的良好发展主要归功于中资企业的加入。” 2018年5月,诺阿图姆港口公司创造了自2001年成立以来的单月最高箱量纪录,达32.6万标箱,同比增长12.9%。瓦伦西亚港口焕发的新活力,为西班牙进一步开拓全球市场创造了新的契机。西班牙旅游国务秘书伊莎贝尔·玛丽亚·奥利弗曾表示:“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游客输出国,但目前对于西班牙来说,这仍是一个新兴市场。”随着瓦伦西亚成为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成员,“一带一路”倡议将给瓦伦西亚创造空前的机会。2017年,瓦伦西亚旅游局(AVT)宣布与中国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开展旅游合作,旨在“联通东西方”,成为“东方的必经之路”开创吸引文化和旅游的新途径。
  西班牙媒体报道聚焦中国的大国担当
  除“一带一路”倡议为西班牙带来的新机遇之外,中国的大国责任也是西班牙媒体报道的另一焦点。根据对2015年3月(即中国政府正式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白皮书的时间)至2018年中旬,西班牙《国家报》《世界报》《阿贝赛报》三大报纸关于“一带一路”事件报道的统计,报道总量共计88篇,其中涉及中国大国责任讨论的报道为30篇,超过总报道量的三分之一(34.1%)。有关报道主要包括对于亚非拉等地国家的援助,项目基金,推动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中国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为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家政治稳定作出的贡献等。大部分报道认为中国是想通过此举提升国际影响力,但与一些西方大国做法不同的是,中国并不会对援助国有过多的限制。西班牙《世界报》2017年10月15日关于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为亚非等国家进行港口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扩大与亚非以及中东的贸易联系的报道中提到:“相比西方捐助者提出的政治诉求,中国对贷款国没有过多的限制,因此,非洲国家非常欢迎中国投资。”西班牙媒体也曾报道过国际上对倡议的质疑声音,例如中国是否借此进行军事扩张及输出意识形态,是否是想取代美国的国际地位,该倡议是否能够真正落地实施等。2017年5月15日,西班牙《世界报》发表一篇题为“我们不会强加于人”的报道中,介绍了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所持的怀疑态度,提到美国认为此举是中国借此提升政治影响力,但中国一再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建立在对话而非对立的基础上,中国不会插手他国事务或借此传播政治体系。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中西合作的顺利开展为西班牙媒体提供了客观公正报道的事实基础。在中国受到偏见质疑时,愿意主动为“一带一路”倡议发声。这种态度的转变难能可贵,也进一步说明了“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赢得合作国民心。
  西班牙媒体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多聚焦于经济文化合作与国际政治领域,相关报道总体呈积极态势,涉及到中国大国责任方面的报道也展现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国际形象的不断提升。 
  尽管如此,如何在西班牙民众中更加积极、有效地对 “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传播,仍然是中国政府、学界和媒体等“一带一路”践行者持续关注的领域,汇聚智慧,形成合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成为联通中西民心、深化两国合作的重要纽带。
  (宋毅: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副院长,郝静雅: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何亮: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image009.jpg

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 | 武汉大学樱花开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09.jpg

澳门,共同的家园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2.jpg

大洋上的追“星”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