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中蒙俄“区域贸易”的起源及历史借鉴意义

2019-09-03      

撰文/孟根仓 

  
  早期中蒙俄三方的接触交流
  17世纪以前,中俄两国不搭界,两国通过蒙古人与中亚布哈拉人相互获得信息和进行贸易。到了13世纪的蒙古帝国时期,中俄两国人民通过蒙古人开始相互认识。蒙古人称汉人为Khitad(复数形式)人,源于当时统治中国北方的契丹人(Khidan)。俄国人最早是通过蒙古人得知汉人,并统称中国人为Китаец,中国为Китай。中国人称俄罗斯人为鄂罗斯人,可能源于蒙古人对俄罗斯人的称呼Oros。可见,位于中俄两国中间的蒙古地区是一直充当着双方中间人的角色。到15世纪,中俄两国商人可能在布哈拉商业中心有过直接接触,两国主要是通过作为中间商的中亚各民族建立了间接贸易关系。
  到17世纪初期,随着西伯利亚地区并入俄罗斯版图,中俄两国才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地理、政治、经济上的全面认识。当时,俄罗斯在西伯利亚的主要外交任务是竭力与蒙古诸部保持睦邻友好关系,通过蒙古人探明陆路经西伯利亚通往中国的道路,并同中国建立外交和贸易关系。因此,中蒙俄区域贸易关系始于俄国人与蒙古人通过互换使团所建立的经济互利关系。

  俄蒙通使关系的建立
  17世纪的俄蒙政治、经济关系,取决于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地区实施的政策。17世纪是俄罗斯全国性市场的开端。随着俄罗斯手工业以及农产品的商品化,俄罗斯国内各个地区的商品交易日益频繁,新并入的西伯利亚地区也卷入俄罗斯全国性的市场体系,最终形成了融合一体的全俄市场。贝加尔湖以东的土地并入俄罗斯后,俄罗斯农民的“君主耕地”不断扩大,急需役力和牛马。与此同时,蒙古人竭力通过与俄罗斯人保持贸易关系,来弥补游牧经济未能供给的日用品及生产工具。
  俄罗斯于1604年建立了托木斯克,该城市迅速发展成为俄罗斯人与周边各民族交换商品的商贸中心。1604年,托木斯克的哥萨克军队第一次从突厥部落得知蒙古西北托辉特部首领阿拉坦汗硕垒乌巴什珲台吉。1616年,俄罗斯派遣以瓦西里·丘麦涅茨为首的使团到阿拉坦汗的营地,并受到阿拉坦汗的隆重接待。丘麦涅茨返回莫斯科时,阿拉坦汗派出两名使节同往莫斯科,并希望俄罗斯“皇帝陛下赐银盘三个、珍珠若干、火枪二十支、快刀两三把交使臣带回,毛呢、锅、铜则莫赐为佳”。沙皇隆重接见了蒙古使节,并接受阿拉坦汗送来的“塔夫绸、花纹绸和天鹅绒等商品”以及茶叶。两名使节还提供了阿拉坦汗与中国的贸易情况,蒙古人向中国出售各类珍贵毛皮,同时采购中国的丝织品、天鹅绒以及各种金属品。两名使节向沙皇转达了阿拉坦汗允许俄罗斯经过阿拉坦汗领地开辟通往中国的商道的消息。本次互换使团正式奠定了俄蒙政治、贸易关系。

  早期通往中国的俄罗斯商业使团
  与蒙古诸部建立通使关系的同时,俄罗斯并未停止探索通往中国的道路。据史料记载,以伊凡·彼特林为首的俄罗斯哥萨克从托木斯克出发,于1618年9月第一次到达北京(明朝迁都后首都)。彼特林使团与中国政府的第一次直接接触开辟了中俄两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外交往来。此次探险圆满地完成了由陆路经西伯利亚通往中国的道路,俄罗斯人随之对富庶之国—中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1653年,俄罗斯政府决定派以费·伊·巴伊科夫为首的首个商业使团前往中国。巴伊科夫使团的目的非常明确,将俄罗斯货物运往中国,以便换取中国的丝织品、金、银、珍珠及宝石等。他被拨付“各种貂皮、狐皮、呢料、皮革、水獭皮和俄国产的其他货物以及现金5万卢布”。他成功到达北京并收到清朝皇帝致俄国沙皇的国书。与此同时,他的商队还顺利地出售了带去的各类货物,并收购了价值3万卢布的各种丝织品、装饰品、银器以及茶叶。
  为了通过蒙古地区实现陆路经西伯利亚通往中国的商业道路,俄罗斯必须与北部蒙古诸汗建立睦邻友好关系。与此同时,俄罗斯并未停止探索通往中国的道路。此时,中蒙俄三方还未形成有效的“区域贸易”关系,更未达成任何贸易协定。虽然三方间因彼此误解而产生各种摩擦,但是中蒙俄三方间的贸易往来始终未断。

  第一批中俄条约与途径蒙古地区的中俄贸易的雏形
  与北部蒙古诸汗建立友好关系,试图开通陆路去往中国道路的同时,俄罗斯人并未停止东进步伐。随着俄罗斯在阿穆尔河沿岸推进,俄罗斯人第一次与达斡尔人和满洲人直接接触,并发生小规模的冲突。对于俄罗斯的不断东进,清朝康熙皇帝深感不安,不断派出军队并建立要塞。中俄两个帝国边界的毗连,最终导致1652年俄国与清朝的第一次公开冲突。
  中俄两国通过几次军事冲突,最终于1689年签订了两国间的第一个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尼布楚条约是中俄经贸往来史的分界线,它有效地遏制了俄罗斯在该地区的武力扩张,同时奠定了两国间的正常贸易往来的基础。根据该条约,双方不仅解决了边界问题,而且打开了直接贸易往来的通道。俄罗斯皇室派遣商队积极与中国进行公开贸易,俄罗斯私商也与中国商人进行贸易,而且还到蒙古诸部营地做生意。
  从上述数据可见,早期中俄贸易关系中,俄国主要以国家商队的形式与中国做贸易。私商只有加入国家商队,才被允许与中国进行贸易活动。俄国国家商队中毛皮是最主要的商品,其中最为昂贵的紫貂皮和黑褐色狐皮是国家专营货物,禁止私商买卖。商队所持的多数珍贵毛皮是从西伯利亚地区作为“实物贡”征收的。可见,此时的西伯利亚地区已卷入早期中俄贸易体系,并成为重要的皮毛提供地。
  1691年多伦诺尔会盟后,俄蒙政治经济关系发生了原则性的变化,蒙古王公的外交活动开始由清朝政府控制。因此,17世纪下半叶的俄蒙关系的性质与上半叶是截然不同的。蒙古诸部已经失去了与俄罗斯建立互换使团的外交权利。但这并不妨碍蒙古地区在中俄两国贸易中成为重要的交通要道以及货物集散地。俄罗斯商队经过蒙古地区前往中国时,会把一些货物卖给蒙古人,换取骆驼、马匹以及食用牛羊。

  中蒙俄“区域贸易”的雏形
  18世纪初,中俄两国因贝加尔湖地区蒙古部落的归属问题产生矛盾,停止了两国间的一切贸易往来。随后,以萨瓦·弗拉迪斯拉维奇·拉古辛斯基伯爵为首的俄罗斯使团在北京经过两年的谈判,于1727年签订了《恰克图条约》,正式恢复了两国间的正式贸易往来。
  《恰克图条约》不仅巩固了中俄两国通商关系,还促进了早期中蒙俄“区域贸易”的初步形成。中俄边境贸易小镇恰克图迅速发展成为商业重镇。到1775年,俄罗斯从恰克图所收的关税占全国收入的38.5%。《恰克图条约》也奠定了贯通中国、蒙古地区和俄罗斯的万里茶道。如果没有《恰克图条约》就不会有活跃两个多世纪的“茶叶之路”,更不会有早期中蒙俄“区域贸易”。
  《恰克图条约》后,早期中蒙俄“区域贸易”已经初步形成。中蒙俄三方以平等互利为原则,通过互相协助缔结《恰克图条约》,形成了互补性的“区域经贸”联合体。俄罗斯向中国及蒙古地区主要出售皮毛、布匹和食品等各种货物。途径蒙古地区时俄商会购买马匹、骆驼和食用牛羊,到达中国后收购丝织品、皮棉、茶叶和瓷器等货物,并向欧洲俄罗斯地区以及欧洲各国再销售东方货物。
  此时,一条稳定的“区域贸易”路线—连接北京、张家口、绥远、库伦、恰克图的张库大道已经形成。蒙古地区的库伦与俄罗斯小镇恰克图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均聚集中国汉人商客而形成买卖城。张库大道上来往的商队不仅有俄罗斯和中国商队,还有逐渐发展成为“中俄贸易中间人”角色的蒙古人商队。
  早期中蒙俄区域贸易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陆路商业通道,西伯利亚—蒙古地区逐渐发展成为通往东方的通道,同时也是窥视西方的窗户。俄罗斯商队从西欧带来法国细布、英国羊绒、德国家用器皿,而中国商人带来江南瓷器、福建茶叶、西藏香料以及日本橱柜等货物。
  总而言之,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尼布楚条约》和《恰克图条约》是中俄两国间签订的第一批平等条约,也是此后途径蒙古地区的中俄两国贸易往来的分界线,有效地促进了中蒙俄“区域贸易”的形成。

  早期中蒙俄“区域贸易”的历史借鉴意义
  早期中蒙俄三方以平等互利为原则,通过互相协助缔结《恰克图条约》,形成了互补性的“区域经贸”联合体。虽然三方并未完全取消商品流通的限制,但是从区域贸易的融合度角度可将其定义为贸易一体的初级阶段。
  早期中蒙俄“区域贸易”的形成有着两个显著的特征:其一,途径蒙古地区的中俄贸易是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上形成的“区域贸易”,与19世纪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以炮弹为后盾的海上对华贸易有着本质的区别。如今中国所提出的“中蒙俄经济走廊”依旧继承早期三方平等互利的原则,将成为中蒙俄经贸合作的新起点。“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点,是多条连接俄罗斯与蒙古国的国际经济合作走廊。继历史上活跃两个半世纪的“万里茶道”之后,“中蒙俄经济走廊”将成为联通三国的新“世纪动脉”。
  其二,由于自然条件等因素的不同,中国与蒙古地区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经贸往来有着强烈的互补性,有利于形成区域经济共同体。基于西伯利亚地区的皮毛、蒙古地区的马匹以及中国的丝织品和茶叶,早期中蒙俄区域贸易有过辉煌的一页。这将对今天三国大力共同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成为重彩浓墨的精神遗产。
  早期中蒙俄三方以平等互利为原则,通过互相协助缔结《恰克图条约》,形成了互补性的“区域经贸”联合体。如今,中蒙俄三国经贸合作同样有着平等互利和经济互补性特征。“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应以史为鉴,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互补性,促进人文交流、增加相互信任、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孟根仓: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image009.jpg

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 | 武汉大学樱花开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09.jpg

澳门,共同的家园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2.jpg

大洋上的追“星”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