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来华留学教育事业:步入“一带一路”2.0时代

2019-09-03      

撰文/王 文 王 鹏

  
  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已经进入“工笔画2.0时代”。无论是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还是实现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加强国际人才来华留学工作,系统地、可持续地培养高素质的(合作国)海外人才,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对中国的理性认知与情感认同,稳步打造能够满足时代需求、服务“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海外精英人脉,乃当务之急。

  来华留学教育事业70年进展回顾
  新中国成立,来华留学与海外人才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了筚路蓝缕的探索历程,逐步发展到今日蔚为大观的规模与水平。发展进程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
  新中国艰辛探索期(1949-1978):据《中国教育年鉴》统计,从1950年到1965年间,中国一共接收来自70余国的7259名外国留学生,在全国128所院校的154个专业就读学习。在此期间,1965年是外国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峰值,当年从越南就接收3092名留学生。但总体讲,该阶段中国海外留学生总体接收规模仍较小。
  改革开放蓬勃发展期(1979-2012):改革开放后,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由此,中国愈加重视对教育的投入,对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也逐年递增。
  新时代全面推进期(2013至今):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全面展开,来华留学生规模持续扩大,生源质量与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在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提升。

  来华留学教育事业70年数据分析
  留学生数量、生源国数量、接收院校数量均逐年增长。如图一所示,70年来,中国接收国际留学生数量逐年上升,生源国数量稳步扩大。新世纪以来,每年都有超过19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学子来华留学。国内接收院校的数量从1950年代128所,逐步增长到1990年代的339所,再到2018年首次“过千”(1004所)。这反映了来华留学事业在全球范围内口碑的积累以及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的历史脉络与伟大成就。
  留学生生源国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近年来“一带一路”效应凸显。长期以来,亚洲及周边国家是来华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地。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数量大幅增长,如泰国、巴基斯坦、俄罗斯、印尼、老挝、哈萨克斯坦等国都跻身来华留学生数量前十强。此外,美国、印度等国也有众多学子来华求学。
  加入WTO以来,中国已从留学“边缘国”发展为全球第二大留学目的国。据美国国际教育学会统计,2001年以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传统留学目的国仍然保持优势地位。日本、南欧国家的留学吸引力有所下降。中国在国际留学市场上的强势崛起,与其综合国力的持续崛起是同步的。
  中国为世界培养了越来越多的栋梁之才。中国70年的来华留学教育事业为留学生生源国培养出一代代优秀学子,成为各自国家各行各业的翘楚、栋梁,进而推动中外关系的发展。譬如,成立于1952年的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先后为100多个国家培养3300多名军事留学生,许多学员学成回国后在本国国防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有的还走上国家和军队的重要领导岗位。

  来华留学教育事业70年经验总结
  总结上述数据和相关分析可以看出,70年来中国在来华留学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第一,中国有能力办好国际教育。开展针对海外人才的留学教育事业,绝非西方发达国家的特权。新中国即便在立国之初以及某些最困难的历史时期,也都积极并卓有成效地开展留学生培养工作,既为留学生生源国培养了杰出建设者、领导人,也从人文教育交流、民心相通等层面夯实了双边关系的社会基础。
  第二,对留学生的吸引力与综合国力上升同步。70年的艰辛探索,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的腾飞,使中国在国际留学市场所占份额稳步提高,在2006年跻身全球十大留学目的国之后,2016年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留学目的国。
  第三,“一带一路”效应明显。十八大以后,中国建设与发展进入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深刻影响来华留学生生源国的分布。六年来,“一带一路”合作国家的学生对来华留学明显更加积极踊跃。
  70年的国际来华留学事业不仅为国际社会、睦邻友邦培养出一代代优秀学子,成为这些国家的总统、总理和各行各业的翘楚、栋梁,同时也架起了他们祖国与第二故乡—中国相交相知、民心相通的桥梁。

  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提升空间
  2013年以后,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海外人才来华留学事业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那就是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夯实人才基础与民心基础。然而,在政策实践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暴露出海外人才来华留学事业管理上仍存在的不足:
  第一,从生源国分布来看,来华留学生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则较少。如图3所示,亚洲来华留学生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亚洲、非洲以及美洲(不含美国)来华留学生共占77.05%。来自美国、欧洲以及大洋洲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留学生则占比22.95%。如果不考虑国家间外交关系、中国与亚非拉国家的传统友谊等因素的影响,而仅仅从留学市场吸引力看,中国对发达国家的吸引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二,中国高等教育在有效提升来华留学生“知华”能力上仍有巨大潜力。当前,中国学界对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有利于民心相通、夯实友好关系存在高度共识。但在实际操作中,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与民族宗教形势,以及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限制性因素,导致来华留学生“知华”培养上的种种不足。
  第三,来华留学生就读高校在中国的地域分布上仍欠均衡。教育部权威数据显示,当前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整体水平趋于合理,但来华留学生就读高校在地域分布上仍欠均衡。这与当地教育资源分布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关。目前,京津、华东、中南地区是吸引来华留学生的主要增长点,而西北、西南等地区的高校则相对弱势。
  第四,就业支撑体系、奖学金效用、留学生教育质量亟待提升。来华留学生学历层次和奖学金比例虽逐年提高,但就业支撑体系不够完善、奖学金效用较低等问题仍普遍存在。

  来华留学教育事业发展的四个建议
  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带动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而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具有服务外交、促进教育交流合作与发展的作用,还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文文化交流等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已经进入2.0时代,来华留学教育事业也应探索新路径。鉴此,下文试给出若干具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建议更多的智库人才投入到国际人才培养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中。自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新型智库”以来,一批有科研实力、有丰富国际交流经验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脱颖而出。智库科研人员本身对中国国情、全球发展大势等重大议题有长期、专业的研究,科研与学术影响力日增。很多智库人才长期活跃在中外人文交流的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熟悉外国国情、民情,知道如何与不同职业、背景的外方人员打交道,并有效地将中国理念、中国故事潜移默化地进行国际传播。
  因此,在对来华留学生进行“软思政”教育领域,建议广泛开设留学生通识课程(必修学分),如“中国国情:政治、经济与社会”“中国与世界”“一带一路与新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等,聘请智库专家进行授课,同时利用他们国际交流技艺,与留学生们用国际通行的、外国人士喜闻乐见的讨论课等形式,进行平等的、学术性的交流,通过“趣味辩论”等多种形式,使留学生更了解并认同中国。
  在教学之外,智库还可利用广泛的国际人脉资源与合作网络,在外国知名师资聘请、留学生招生、国际交流活动等多领域全面投入国际人才培养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发挥专长。
  建议加强中国国际教育的品牌特色塑造。打破目前中国机构、高校各自推出海外人才来华留学项目互不统属、特色不够鲜明、重复建设等不利现状,有的放矢地打造依托各自优势学科和传统口碑的特色来华留学品牌。
  建议稳中求进、宁缺勿滥地提升来华留学事业。当前,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目前正从数量式提升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况且当前中美关系趋于紧张,中国应进一步加强与外国国家高校、教育机构的全面合作,严把招生关,提升生源质量;同时练好内功,为留学生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体系与师资力量,深化建立留华学生的校友与国际人脉网络。
  建议着重改进教学模式、提升师资水平。在有资质的高校积极推广针对留学生的双语课程;加强对高校师资的培训,提升其双语授课能力,扩充教学队伍。在大力开展英语留学生项目和双语专业教学的同时,通更要过提供奖学金、组织实习等多种制度性手段,激励来华外国留学生积极学习与应用汉语,最终成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未来人才。
  (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副院长;王鹏,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image009.jpg

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 | 武汉大学樱花开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09.jpg

澳门,共同的家园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2.jpg

大洋上的追“星”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