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政党外交推动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2019-09-03      

撰文/石晓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很多场合提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基于亚洲在我国外交中的重要性,不断深化与亚洲有关国家政党的交流与合作,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推动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同样需要从战略和战术两个维度加以推动,使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条件日益改善
  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有着强烈时代背景,是亚洲生存发展之道。随着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局势持续紧张、地区一体化的新发展以及中国对周边国家吸引力日益增强,当前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条件日益改善。
  亚洲国家文化和价值自信日益增强,对共同价值的探索日益深入。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式民主弊端不断显现,使亚洲不少国家认识到,西方价值诉求和政治实践脱节问题日益突出。相比之下,亚洲文化中的道德、集体主义、协作等价值更符合地区特点,也有利于亚洲国家联合自强,携手应对面临的共同风险和挑战。不少亚洲国家开始深挖本国传统文化精髓,弘扬民族精神,探索兼顾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新思想、新理念、新价值。还有一些国家重视对亚洲思想和价值的探索,认为要结合亚洲发展特点和各国历史文化背景,寻找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
  亚洲国家对和平与发展的追求日益增强,对地区一体化进程更加重视。大多数亚洲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捍卫国家主权等任务。在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性加剧以及国际经济贸易摩擦增多的当下,亚洲国家对地区一体化更加重视、期待增大。尤其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取得实质性成果,有望达成最终协议。在此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描绘的“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前景,进一步引发亚洲国家兴趣,刺激各国加大对亚洲向何处去、建设什么样的亚洲等重大问题的探索。
  “一带一路”建设丰硕成果拉近了沿线有关亚洲国家与中方心理距离。“一带一路”倡议日益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十分喜人。可以说,在全球经济动荡不安的大背景下,“一带一路”开创了世界经济发展新天地,促进了部分国家发展和繁荣,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不少亚洲国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重新认识和评估中国,强调中国很好地履行了大国义务,承担了国际责任,成为世界发展的稳定锚。不少亚洲国家民众也通过中方实施的民生项目等受益,赞赏中国外交理念更聚焦民心民意,夯实了国家友好的民间基础。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经验日益受到其他亚洲国家重视,增进了有关国家与中方政治互信。通过观察和评估中国40年改革开放成就,不少亚洲国家普遍认为中国开创了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称赞中国共产党的治党治国经验值得参考借鉴。越南、老挝等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终极目标相同或相近,基于社会主义事业和国家利益双重考虑,不断深化治党治国经验交流互鉴。一些亚洲国家新兴执政党经验相对不足,上台后就与中方深入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希冀尽快提升执政能力,显示执政业绩。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与其他亚洲国家政党的软性交流,既讲清楚中方做法和经验教训,又强调中方不输出中国模式,鼓励各国政党探索符合国情党情的治党治国之道,为中方赢得不少赞许和掌声。

  中国共产党日益成为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
  政党外交是党的一条重要战线,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发挥特色,体现优势,着力加强与其他亚洲国家主流政党的交流合作,广泛宣传和推动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取得不少积极效果。
  一是发挥重要平台作用,深入宣传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尤其是亚洲命运共同体思想,引领各方对亚洲命运共同体的认知。当前,中国共产党同16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着经常性联系,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政党外交格局。在交往方式上,中国共产党与许多亚洲国家政党形成了互访、理论对话、实地考察、多边论坛等机制。在与亚洲国家政党交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聚焦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外交思想,深入宣传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断促进对方对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认同。同时,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民间外交和智库外交,通过数年来多样性的对外传播,其他亚洲国家对亚洲命运共同体的认知更为客观公正,兴趣日益增多。
  二是发挥对话协商作用,促进解决涉及国家关系的一些重大事务,增进有关亚洲国家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意愿和决心。受地缘政治、外部势力干预等多种因素影响,亚洲国家相互关系相对较为复杂,一些国家对华合作新老问题不断。政党外交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积极介入一些热点敏感问题的解决并起到一定积极效果。如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注意收集对象国朝野不同力量看法,并针对对方关切展开对话,消除有关阻碍共建“一带一路”的消极因素。2019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与巴基斯坦朝野主要政党围绕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举办政党共商机制,推动解决一些现实具体问题,取得良好社会政治效果。此外,中方公开反对美西方干涉亚洲国家内部事务,呼吁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支持各国自主决定本国事务和走本国特色发展道路,还开展反“颜色革命”合作,也得到部分亚洲国家执政党的高度赞赏和感激。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奠定较好的政治基础。
  三是发挥决策助推作用,稳步促进与有关国家达成构建命运共同体的行动计划。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在寻找一条不同于历史的新时代世界相处之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千年大计、全球大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相互理解和认可前提下逐步推进。就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而言,需要从双边国别开始,加强中方与对象国执政党和政府的磋商,一点一滴推进,为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积累动力。老挝和柬埔寨率先分别与中方启动共建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不是偶然的。经过长期的工作,老柬两国执政党和政府都认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完全可以信任,是不可多得的真朋友、好朋友,愿意与中方就共建命运共同体展开磋商和制定相关规划,认为与中方共建命运共同体符合本国利益也符合人民期待,对本国发展乃至地区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政党外交助力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几点思考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是一项长期工作,有赖于各国政府、政党、民间组织、媒体等共同努力。
  一要促进凝聚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和价值基础。亚洲命运共同体要想成为亚洲国家共识,首先要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这种思想基础和价值既要反映时代特点,也要反映亚洲发展现状,还要反映各国需求。政党外交应强化政治引领,深化政治交流对话,广泛凝聚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共识。尤其是倡导超越意识形态、求同存异,不同文明相互共存、美美与共,共同探索亚洲价值。强调各参与主体地位平等,相互尊重,互利互惠。突出尊重彼此核心利益,通过对话方式解决分歧和矛盾,在地区和国际事务努力做到相互支持与合作。倡导正确的义利观,突出大国责任,让合作的中小国家见到好处、看到希望,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二是注重同步推进整体战略和国别策略。目前来看,我周边环境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不少国家通过历史经验和现实感知等认识到发展对华关系的重要性,表现出深化战略合作的强烈意愿。这为我与其他亚洲国家共建命运共同体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方面,坚持整体思维,基于“一带一路”合作进展等,通过政党外交渠道与其他国家协商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路线图。另一方面,分门别类、区别对待,可将亚洲国家分为社会主义国家、一党长期执政资本主义国家、两党轮流执政国家、多党竞争局势相对稳定国家、多党竞争局势相对不确定国家等不同类型,通过深入掌握上述类别国家政党政治运行基本规律及预测政局走向,形成一国一策。当前基于在东南亚方向的成功突破,有必要探索从南亚、中亚和东北亚等方向分别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一到两个相对成熟国家,通过几年乃至十数年相互认知和磨合,推动签署新的共建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
  三是借助示范效应引领亚洲潮流。对已启动共建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的国家,应发挥政党外交、民间外交和智库外交三位一体的工作优势,密切关注共建进展并促进解决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让该国社会各界感受到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好处,从参与者进一步发展为宣传者、推动者、维护者,以扩大相关社会政治影响,进而对地区国家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由此,也可以让国际社会看到什么是命运共同体,进而打消一些国家的疑虑,刺激更多国家对共建命运共同体产生兴趣,并愿意与中方探索共建命运共同体的方式和渠道。
  四是探索推动次区域组织或区域组织参与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如何连点成线、由点到面,还需要加强与次区域组织、区域组织等开展交流对话,营造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整体氛围,从而为深度共建、区域共建创造条件。在这个方面,上合组织、澜湄合作机制以及东盟等都是可以考虑的对象。可以通过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亚洲政党国际会议、上合组织政党论坛等现有机制扩大宣传,加强战略沟通,争取凝聚共识。也可以探索与东盟建立政党论坛或政党领导人峰会机制,就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等议题深入交流,增进了解,增强信心。
  (石晓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政党外交学院院长)
 

 

  

image009.jpg

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 | 武汉大学樱花开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09.jpg

澳门,共同的家园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2.jpg

大洋上的追“星”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