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北京双年展:艺术展现人类命运

2019-10-15      

撰文/本刊记者 周 瑾

  
  2019年8月26日至9月19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2019·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以“多彩世界与共同命运”主题的本届北京双年展参展国达113个,参展艺术家共595人,参展作品共计640件,外国(含特展)作品446件,中国(含港澳台地区)作品194件,涵盖当代绘画、雕塑、装置、影像以及其他多媒体作品。

  响应最新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北京双年展自2003年创办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在国际上颇具影响力的展览,其品牌特色获得世界越来越多国家艺术家的认同。
  本届双年展参展国家的数量创纪录地达到了113个,这不仅带来了更加多元化的创作、更具民族特色的图像,更彰显了中国在这一国际盛事中的号召力和主导地位。“一方面说明我国的大政方略受到各国艺术家的认同;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北京双年展为世界各国搭建了一个文明互鉴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世界各国人民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了解当今中国与世界不一样的繁荣发展。”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说。
  双年展策划委员、著名理论家王镛介绍,本届双年展中外参展作品的显著特征,是各国艺术家都从不同角度扣紧主题,用具象的形式表达抽象的观念,对“多彩世界与共同命运”这一主题进行了不同的解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体是‘人’,世界各国艺术家均专注于‘人’的表现,着重塑造‘人’的形象,不仅局限于人物本身的形象,还包括人的境遇、生存环境、未来梦想等。人类的命运并不都是美好的,还面临着诸多困境,如自然灾害、战争、生态环境破坏等,所以艺术家的作品表现出了他们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人类可以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困难,同舟共济,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
  “北京双年展的参展国家越来越多,作品也越来越丰富,对于艺术家而言,此次展览不仅为中国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同时也是一个很好地与世界各国艺术家交流学习的机会。”著名油画家詹建俊说。
  为了方便观众观展,本次双年展的展厅布置还特别设置了一些很暖心的环节。在展线的设计上,针对国内外主题作品,以中国美术馆最重要的圆厅为核心,特意设计了四条重要的辅线:通过展示少儿、青年、老年题材,讲关于人一生的故事;通过展示和平、生态、发展、交融、未来题材,讲关于人类命运的故事;通过展示百姓生活、民族风情、都市景观,讲关于你我他的故事;通过展示域外风情、地球伙伴、速度激情,讲关于多彩世界的故事,同时加大展签的尺寸,增加作品说明等中、英文导览信息,强化展览空间艺术性及互动性。

  中国艺术家的文化自信
  本届北京双年展参展的中外作品,充分体现了世界多样性文明交流互鉴的精神,既保持着东西方各国不同文明的艺术特色,又吸收了其他国家文明的艺术元素,在艺术创作上,一方面“以我为主、 我自为我”,另一方面“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呈现多元互补、万紫千红、奇花竞放、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这也正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
  文化上交流与合作,不仅不会带来创作上的同质化,反而会让中国艺术家们开始找到当代艺术的本质与方向。他们开始摆脱对西方当代艺术的简单模仿与借鉴,转而以本土文化资源和社会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把建构新艺术体系这一宏伟的构想真正提上了日程表。
  对于主题展中国艺术家的创作,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讲到,中国艺术家已是世界艺术格局中的一员,而非看客,他们的创作观念、方向乃至媒介,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拥有5000年文明的丰厚传统和日新月异变化的社会生活,将给中国艺术家们以底气和自信。”
  “和谐”“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由中国所提出来的概念在新世纪已经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强大而逐渐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
  在本届展览上,中国艺术家开始尝试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来关注、思考全球性的问题,如环境保护、移民、地缘政治、核危机、人性异化等。恰如某位艺术家的作品题目所显示的那样,当今世界的关系是“休戚与共”。
  中国艺术曾给世界贡献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古典艺术体系,那么,中国艺术家有可能再给世界一个具有当代性的新艺术体系吗?从本届双年展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中,可以体察出艺术家们试图回答这一 课题的渴望。中国艺术家的底气与自信在于,他们先天性地拥有了两种资源优势:五千年文明的丰厚传统和日新月异变化的社会生活。
  没有人怀疑,今年的北京双年展“低调地”完成了一次由中国走向世界的蜕变。

  特展:不同文化构建的“多彩世界”
  除了主题展以外,第八届北京双年展还设有“白俄罗斯当代艺术”“韩国当代艺术”“新西兰当代艺术”“上合组织国家当代艺术”“从西班牙到南美洲当代艺术”“美国当代艺术”6个特展。
  特展是历届双年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便于集中的展示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当代美术独特面貌。另一方面,在双年展主展中无法兑现的效果,如一人多件作品或者系列作品的展示可以在特展中自如落实。
  “白俄罗斯当代艺术特展”入选了13位艺术家的25件艺术品,其中弥漫着忧郁的想象、感伤的诗情,奇幻而又现代。
  “这些作品体现了白俄罗斯学院派的绘画优点:既继承民间文化传统,又体现了现代艺术发展的最新趋势。展品包括油画、手绘线条画、印刷线条画、雕塑和纺织艺术品。”策展人康德拉坚科·伊莉娜、萨多芙斯卡娅·索菲亚介绍到。参展艺术家既有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老一代艺术家,也有年轻一代艺术家,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下的白俄罗斯艺术的不同特点。
  谢尔盖·格里尼维奇的作品《麦田》描绘了麦田里的麦穗,象征着白俄罗斯的国家形象。艺术家在绘画过程中仿佛停止了时间的流动 ,创造出了一个干净  、和谐的艺术空间,人们欣赏画作,沉浸在画家创造的艺术空间里时,仿佛也能感受到时间的停滞。
  “上合组织国家当代艺术特展”属于有特点的一种尝试,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了中国的特殊亲和力。这一特展收入20位艺术家的30件作品,“这些作品均充分地展示了上合组织各成员国艺术家的智慧,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和人文风情。”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弗·诺罗夫介绍到。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毫无疑问,政治和经济领域合作在上合组织国家中十分重要。与此同时,该组织框架下的人文合作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十多年来,坚持举办了十余次的“画说西湖·国际美术论坛”及“画说丝绸路·同播兄弟情”上合组织国际美术双年展等系列活动,已经在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和丝路沿线各国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些活动清晰地展现了来自“上合组织大家庭”各国艺术大师们的聪明才智与友好合作的成就。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也将在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及丝路沿线各国人民心中播下深厚的兄弟情谊,真正起到推进民心相通的桥梁作用。
 

 

  

image009.jpg

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 | 武汉大学樱花开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09.jpg

澳门,共同的家园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2.jpg

大洋上的追“星”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