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进博会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可持续发展

2019-11-05      

撰文/胡必亮 刘 敏

  
  贸易畅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六年多来,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下,中国与沿线国家地区的经贸投资额度不断增加,双多边经贸合作不断深化。与此同时,中国逐渐加大的贸易顺差也对沿线国家构成了挑战,如何利用进博会平台来平衡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投资与贸易,促进共同发展,这是确保“一带一路”建设可持续推进的一个重要命题。

  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与投资不断增加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不断增加。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2018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增速,占中国货物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27.4%,其中,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6.4%,高于同期中国外贸增速3.7个百分点。
  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7047.3亿美元,同比增长10.9%,自沿线国家进口5630.7亿美元,同比增长23.9%;在投资方面,2018年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到156.4亿美元,同比增长8.9%,在沿线国家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893.3亿美元,同比增长4.4%,沿线国家对华直接投资60.8亿美元,同比增长11.9%。
  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商品进出口总额不断增加的同时,贸易顺差也在逐渐加大。根据世界银行商品进出口数据显示,2013-2018年,中国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提升了4639.6亿美元,其中,贸易顺差由2590.15亿美元扩大到3511.40亿美元,六年里中国共增加了1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额。

  中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不可持续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意味着这些国家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正在增加,这种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而言是不可持续的。
  之所以中国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不断提升的同时,还能保持贸易顺差的增加,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的贸易发展是由投资带动的。具体来看,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缺少必要的先进设备,而在其建设过程中有相当多的设备来自中国。随着中国对外投资的不断增加,沿线相关国家在建设过程中所使用来自中国的设备也越来越多,而且进口多为大型重型设备。这是中国贸易顺差变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扩大沿线国家特色产品出口,有利于双边经贸合作建设
  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不平衡现状是不可持续的,如果这些国家的贸易逆差不断增加,就会挤压其发展空间。解决这个问题或缓解这种现象的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扩大这些国家对中国的出口。
  这些国家所拥有的特色产品对中国出口的优势明显,比如中东欧的畜牧产品、东南亚的天然橡胶、俄罗斯的农产品等。扩大这些特色产品对中国的出口,将有利于平衡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格局,这种合作对双边经贸合作建设都有好处。

  进博会是促进中国进口,改善与沿线国家贸易状况的重要举措
  改变目前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不平衡状况,目前最快捷和有效的一个方式就是举办进口博览会,以此进一步平衡沿线各国贸易,带动中国从沿线国家进口更多的特色产品。
  2018年中国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The 1st 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吸引了包括5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的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累计意向成交达578.3亿美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意向成交47.2亿美元。
  首届进博会无论在参会国别范围、企业数量和质量以及经贸成果等方面都超出预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上千家企业也都参与其中,并同中国采购商签署多份合作协议,为了继续引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品在中国的交易,作为进博会主办方之一的上海市政府支持建立了一批常年展示交易平台。
  为了进一步扩大贸易与开放水平,更大力度地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品,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规模更大、质量更高、活动更丰富,据悉今年的展览面积将达到36万平方米,增加了6万平方米;参会的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和企业等都将超过首届;已经有250多家世界500强和行业的龙头企业报名参展,比首届明显增加;参会的采购商,特别是境外采购商的数量将大幅度增加;展会还将举办数百场配套活动。

  完善营商环境  促进共同发展
  进博会是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一个重要平台,而让展会成果真正惠及各国,增进双边利益最大化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营商环境的改善。
  中国在完善营商环境方面需要重点努力的方向是继续改革贸易和投资等规则,尽管中国营商环境排名已经从2017年的78位提高到2018年46位,提升了32个名次,但与其他发达国家在投资规则、贸易规则等方面相比仍有改进的空间。
  为了进一步提高投资贸易水平,更好地与国际接轨,让更多发达国家的产品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特色产品能够进口到中国来,中国政府已于近日通过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确立了对内外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的营商环境基本制度规范,包括加大放权力度、依法保护企业经营者人身财产安全等多项内容;发布《关于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复制推广借鉴工作的通知》;对《外商投资法》也进行了修改,并于明年起开始施行。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为中国营商环境的改善奠定了制度基础,也是中国在完善全球营商环境方面所做出的实质性贡献。
  相比而言,“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的营商环境不及中国,2019年有43个沿线国家的营商环境排名位于中国之后,并且一半以上沿线国家的营商环境不仅没有得到优化,反而不断地恶化,比如菲律宾、蒙古和老挝等国的营商环境排名下降了超过10个位次(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评估报告Doing Business Report)。
  沿线国家营商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办理破产”这个指标的表现较差。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于企业在运营不善、面临破产重组等方面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另外,南亚国家营商环境较差,需要在多个领域进行改善,包括提高当地企业在“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执行合同”及“办理破产”等领域的法律保障;中亚国家的企业普遍面临电力成本高、耗时长的问题,需要提高对企业的电力供应水平;东南亚国家需要改进边境贸易领域的便利度。
  总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营商环境如果不进行改善,甚至继续恶化下去,那么,仅仅依靠中国单方面扩大出口也起不到实质性作用,进博会也只能是起到基本的辅助作用,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贸易互联互通。因此,与中国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做出的努力一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要努力改善营商环境,在关键性领域做出调整,让中国方面的更多投资能够更加便利的进入本国市场,同时,中国也需要加大力度改进规则,继续完善营商环境,扩大对沿线国家的特色产品的进口,为双边贸易投资提供更加便利化的制度规则,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双边贸易畅通,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胡必亮: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 刘敏: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研究员)
 
image009.jpg

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 | 武汉大学樱花开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09.jpg

澳门,共同的家园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2.jpg

大洋上的追“星”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