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与“一带一路”建设协同发展

—关于中国民航机务产业的几点思考

2019-11-05      

撰文/邹 镭

  
  历经70年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民航大国。步入新时期的中国民航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能量,激活增量,助力国家实现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转变,是当下中国民航应该考虑的重要课题之一。机务产业作为民航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支柱之一,也应该思考如何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向而行、契合发展。

  机务产业谋求与“一带一路”倡议契合的可行性
  在确保维修安全的基础上,谋求全产业链发展,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打造一流品牌企业,是机务行业的目标和方向。要达成这样的目标,重点在机务产业的改革创新发展上,“一带一路”倡议为机务产业未来创新发展提供了可借之“势”。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建造的铁路、港口、桥梁、工厂、发电站等基础设施项目遍布全球,硬联通已基本成形,为软联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民航机务可以顺应时势,在“一带一路”沿线发展飞机维修业务,通过收购、帮扶和组建相结合的方式做大市场份额,借机寻求技术瓶颈的突破,输出国内维修管理和技术,从飞机设计制造、选型引进、培训服务、技术支持、持续适航维修保障到飞机转卖、拆解、客改货等机务全产业链业务发展上共做文章,前景可期。
  具体来看,在欧洲,民航机务产业的基本特征是具备一定的技术垄断和较强的规模优势,但其维修人员相当紧缺,人工和运行成本很高。欧洲中小航司数量众多,近两年破产不断,普遍认为未来几年可能会形成以德国汉莎、法荷航、易捷等几个大集团的垄断格局。在此过程中维修业务必然面临重整,目前汉莎集团旗下的奥地利航空等视中国为长期合作伙伴,可以研究投资欧洲第三方独立维修企业,利用中国民航的财力和规模优势与几大集团谈业务交换以及其它合作。在非洲,据悉已有尼日利亚航空公司请中国央企投资建机库,有意找中国的民航企业输出管理。凭借中方企业在非洲输出管理的丰富经验,以及“一带一路”政策和中非关系新高度的优势,中国先知先觉先行的企业当能打开局面。

  民航机务产业向国外拓展的特殊性
  相比其他行业,民航机务产业与“一带一路”的结合有其特殊性,关键技术“卡脖子”和国际规则话语权受限,是阻碍发展的主要问题。
  中国民航航空器制造和维修业目前仍被波音、空客为首的欧美巨头垄断,关键技术“卡脖子”现象严重,国际规则话语权受限是民航机务产业走出国门的最大障碍。机务行业应该摆脱低端技术产业的束缚,用更多精力攻占产业链上高端市场。
  然而,随着中国大飞机制造战略项目的落地,将对国际飞机设计制造产业格局带来变革式影响,应该提前布局,把握战略机遇期。
  人力和设施的成本问题。与世界上的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中国现有劳动力优势仍具竞争力。仍吸引不少欧美的飞机到中国来维修。在充分考虑劳动力和设施成本问题的前提下,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建设维修站点。
  中国民航机务产业战略布局缺失问题。中国民航以往对于机务产业的投入比较少,购买飞机时受垄断以及市场等因素影响,常将重要的维修市场资源和场地资源等转“送”外国公司。由于,目前民航央企三大航(国航、南航、东航)缺乏统筹发展策略,造成重复建设、重复投资、重复研发现象。需要从国家层面出台政策,统筹布局,规划发展。
  体制机制限制问题。按目前的体制机制,部分国企公司及其机务部门缺乏拓展维修业务的积极性,一方面,片面理解“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把“安全第一”等同于“安全就是全部”,掣肘了企业发展,反而影响安全表现。另一方面,激励机制僵化,对于在经营、创新、混改、投资、人才、考核、薪酬、激励等方面如果不能攻克体制机制的障碍,民航机务产业由大变强就将十分艰难。

  民航机务产业如何与“一带一路”建设协同发展
  机务产业发展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包括投资方向、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制度体系、激励机制、选人用人等,最终落脚在安全表现可接受的基础上,经营目标是否能达到预期;二是技术,要分析具体的业务发展是否可行且可持续,“卡脖子”问题如何解决,核心要素如何满足。
  高端业务开展方面。机务产业高端业务开展需要结合时代背景、科技发展趋势,创新理念,敢于实践,借助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特有优势寻求突破。应尽早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以提升管理和劳动效能。并且要善于分析和把握智能化发展趋势,避免或削减投资随着科技发展终将会被淘汰的业务和产品。同时,要加大投入力度,尽早成立高素质、专业化的创新和科技应用部门。海外业务切入点方面。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契机,针对沿线综合成本更低的民航业欠发达国家,兼并整合其维修业务。对于人力和设施成本更高的国家,可以考虑拓展中小修、支线飞机、通航等领域业务。输出资本和管理,同样能提升中国机务人的价值和发展空间。目前,中东欧、东盟、非洲、南亚、西亚等地区是不错的选择,可借助已建成的铁路、海运等资源优势,借鉴在当地已有的“一带一路”产业经验,输出管理、提质增效、控制风险。另外,人力和设施成本更高的国家也拥有更先进的科技水平,在这些地区可以作为“试验田”,谋求在科技突破上的合作共赢,为机务产业打开利润空间,为机务工作者提升价值。
  中国民航机务产业布局方面。从业务角度看,建议民航局牵头,组织民航的研究所、院校和航空公司专家组成调研项目组,对全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形成行业战略发展报告。可以参考汉莎、法荷航、空客和波音的全球机务产业战略,对机型、发动机、部附件、各系统等进行划分,使几大航空公司各有侧重,向纵深发展,避免同质化,有利于集中资源攻坚克难,提高国际竞争力。
  国产大飞机战略是中国民航机务产业发展的重要考量因素。大飞机项目的落地必然靠民航企业承接,如果在深入合作中协同发力,可成为我国民航做优做强机务产业的重大战术支撑。随着国产大飞机项目落地,不仅意味着产业链的合理布局,做大产业利润增量,也能使航班运行更为安全顺畅,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提升自主品牌飞机的核心和引领作用。
  体制机制方面。国内航空公司可以借鉴国际同行的经验,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举例来说,南航正持续深入推进的机构改革、大运行建设、薪酬体系改革、南航机务系统开创的APS理论和特色安全管理体系等重要举措,正是在体制机制方面做出的重大改革。中国民航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成功案例更大胆地进行尝试,比如,通过产业孵化模式孵化自己的小产业和小企业家、市场化去产能和集约化提效能、通过深度混改增活力等方式,突出价值创造而非传统的劳动生产率,以试点先行,不断优化现有体制机制。
  综上所述,蓄势待发的机务产业将为我国民航发展前路探索经验、提供借鉴,从而做大做强民航机务产业,协同“一带一路”建设共发展。 
  (邹镭: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image009.jpg

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 | 武汉大学樱花开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09.jpg

澳门,共同的家园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2.jpg

大洋上的追“星”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