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兰州的新机遇

2019-11-05      

撰文/本刊记者 周 瑾

  
  “一带一路”倡议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了卓越的魅力和发展前景,而兰州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演绎着经济发展枢纽城市的重要角色。
  “在整个西北,兰州、西安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双子星座’,但两个城市的格局、道路、前景并不一样。”著名经济学家、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马光远认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当中,甘肃被定义为“黄金段”,省会兰州则当仁不让地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重要支点。
  兰州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联点。东中部省区往往把兰州看作跨越西部的头一镇,而西部省区也愿意把兰州看成进入内地的第一站。兰州交融了东西部的地域风格,又是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占据区位优势。对此,马光远放言:“未来30年,西部地区经济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西部的机遇、兰州的机遇必须要站在‘一带一路’这个大棋局上来看。”

  建设大平台,实现一体化融合发展
  在“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等构想的加持下,既不沿边也不靠海的兰州,正在新一轮开发开放中发挥着后发优势。
  兰州捷时特物流公司的货运经理马之超有个明显的感受:兰州在“一带一路”上的枢纽陆港地位正日益凸显。“以前我们在兰州承揽业务,但是货物出口报关要去几千公里外的口岸,特别麻烦。”他介绍。
  2017年5月17日,兰州铁路口岸通过相关部门验收并封关运营,捷时特这样的物流企业就可以就近完成报关,将货物搭载从兰州出发的国际班列,前往中亚地区。“现在我们在兰州完成报关手续,3天后可以到达阿拉山口验封出关,7天后就能到达哈萨克斯坦。”马之超说。
  在“一带一路”格局中,拥有“坐中六联”区位优势的兰州正逢其时。近年来,兰州已逐步从内陆腹地城市变身为对外开放的前沿。2015年,甘肃省谋划了以兰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项目(东川铁路物流中心)为龙头的兰州国际港务区建设,并于2016年11月批复了《甘肃(兰州)国际陆港总体规划》,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约600亿元以上。 
  如今,兰州国际陆港功能不断完善,东川铁路物流中心、铁路口岸监管区建成运营,与“一带一路”沿线双边贸易国家达到57个。依托兰州铁路口岸,“兰州号”国际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2018年共发运174列,货重12.09万吨,货值达3.71亿美元。
  兰州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副主任孙炜介绍,下一步,兰州国际陆港将在德国的杜伊斯堡港、汉堡港和波兰罗兹等中欧国家城市设立代表处,将兰州国际陆港打造成为中欧班列进口商品回程班列物流集散中心。
  “作为中欧铁路西通道、南通道的货源地和运输节点枢纽,兰州国际陆港将把通道枢纽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打造海上、陆上丝绸之路的中转枢纽港。”孙炜说,预计到2020年,兰州国际港务区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
  此外,甘肃(兰州)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基本建成,智慧陆港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有序推进。其中,集装箱、汽车特货等作业区启动运营,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建成获批,入选第二批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被国家指定为向尼泊尔开放的3个陆港之一;整车、粮食、肉类、进境水果、冰鲜水产等指定口岸正在努力申报中;“四纵四横”的道路建设和基础配套设施项目也在加快推进;国际贸易和国际班列发运初见成效,开创性地打通了全国唯一一条南亚国际贸易通道并常态化运营;在兰渝铁路开通之际,首发了中新南向国际货运班列;中亚国际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发运;开通了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国际贸易企业陆续入驻兰州陆港开展业务。

  构建大通道,布局对外开放新格局
  作为古丝绸之路商埠重镇,兰州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演绎着枢纽城市的重要角色。
  进入新时代,随着宝兰高铁、兰渝铁路建成通车,打通了兰州与我国中东部和大西南的快速交通连接通道,兰州成为连接“一带一路”的黄金支点。
  凭借着密集的铁路网,兰州成为新亚欧大陆桥和我国面向中亚、西亚开放的重要通道。尤其2015年7月“兰州号”中亚国际货运班列首发以来,兰州已相继开通运行了“兰州—汉堡—兰州”中欧往返货运班列,“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明斯克·中白工业园”中欧直通货班列,“兰州—日喀则—加德满都”公铁联运南亚货运班列,“兰州新区—土库曼斯坦”钻机设备整车专列,以及国内首列“德国赫恩—兰州新区”冷藏集装箱中欧专列,矿产品中亚回程专列,等等。国际货运班列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国际货运专列实现常态化运行,覆盖“一带一路”沿线16个国家和地区。兰州向西开放的枢纽功能日益凸显。
  国际物流通道的打通,带动了物流、人流和资金流的聚集。众多“中国制造”、“甘肃制造”、“兰州制造”搭乘中亚国际货运班列走出国门,铁路货运品牌效应愈加明显。
  兰州中川机场升级为国际机场,开通了到迪拜、第比利斯、圣彼得堡等客运航线,累计通航城市110座,执行国内客运航线218条、国际地区航线12条,航空客流量大幅增长。
  而“南向通道”的建设,让甘肃找到了“出海口”。所谓的“南向通道”是中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在中国的西部地区合作推进的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该项目于2016年初开始启动,由北部湾海港和南宁向北,经贵阳、重庆、成都,连通西安和兰州,将形成我国西部地区第一条南北向的纵向大动脉。
  如今,兰州通过构建“大通道”,积极融入国家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着力打造面向中西亚、南亚,服务“一带一路”的国际物流中心和多式联运中心,形成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努力把通道枢纽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打造海上、陆上丝绸之路中转枢纽港。

  发展大产业,实现外贸转型升级
  兰州自古以来就是河西走廊重镇,又名“金城”,取固若金汤之意。
  兰州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在全国占据重要位置。近年来,在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领域,突破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培育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具备一定优势。
  2012年,国家批准兰州新区为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赋予其“西北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使命。
  七年来,兰州新区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开放带动、产业崛起”发展思路,大力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等一系列先行先试改革措施,全面做实“企业减负”行动,已成为机制活、审批简、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园区。
  兰州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兰州新区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新区发展的“头号工程”,目前,兰州新区累计引进产业项目600多个,总投资突破3000亿元大关,先进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九大优势产业实现集群化加速发展,经济总量从2011年的39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205亿元,年均增长26.7%。其中,不乏兰石集团、佛慈制药等知名企业。
  2016年1月,首届“一带一路”中韩产业合作论坛在兰州新区举行,会上正式确立“一带一路”中韩产业园企业总部基地落户兰州新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汽车、电子、金融服务、跨境电商、现代农业等农业产业合作。
  2016年3月,兰州新区马来西亚清真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就像一条纽带,拉近了兰州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穆斯林国家的距离,密切了两者之间的生产、贸易和文化联系。
  2016年4月,兰州新区中德产业园达成合作协议,引进德国机械装备制造产业、环保设备制造产业、农业装备制造产业制造等德国4.0先进技术,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年产值达300亿人民币。
  在跨境电商发展方面,国内知名电商企业纷纷看中兰州独特的区位优势,抢滩登陆兰州。近年来,广州郎熹贸易、广州美悦优选、中汽供应链集团、深圳浩方集团、北京陆捷达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均对进入兰州跨境电商市场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到兰州考察、投资、兴业。
  正在完善建设中的兰州新区大数据产业园,不久后将全面支撑甘肃政务数据中心管理及省内重要企业互联网+转型数据中心需求,成为甘肃省内最具影响力的大型绿色数据中心之一。
  兰州新区的成长只是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面对“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兰州市提出要准确把握历史方位,自觉肩负担当使命,努力把兰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文明和谐、富有活力、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image009.jpg

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 | 武汉大学樱花开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09.jpg

澳门,共同的家园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2.jpg

大洋上的追“星”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