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中国经济加快复苏

2020-12-09      

撰文/陈志华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令世界经济遭遇沉重打击。有效的防疫举措使中国经济得以率先复苏,前三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了强劲动力。

  今年第一季度,由于疫情冲击严重,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个百分点。得益于严格防疫和稳定的复工复产措施,二季度GDP实现同比增长3.2%,三季度进一步加速恢复,同比增长4.9%,前三季度累计增速0.7%,中国成为今年以来全球唯一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好转,标志着我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在全球疫情冲击大背景下,这份成绩单实属不易,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活力。

  工业生产在恢复

  从二季度开始,全国企业复工复产计划持续推进。1-9月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3.1%,比去年同期下降3.1个百分点。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7%,较第二季度提高了2.3个百分点,到9月底已经有73%的企业达到同期生产水平的八成以上,其中不乏大型企业已持续满负荷生产,规模以上企业复工整体情况良好。

  第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8%,比第二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从月度数据看,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9月份增速达到6.9%,且已经连续6个月保持正向增长。

  从三大门类看,9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前9个月累计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0.6%;制造业生产的快速恢复是支撑工业生产增长的主要动力,9月份增速达到7.6%,1-9月份累计增量同比增长1.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成为主要增长点,累计增速达到5.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在9月份实现增长4.5%,前9个月的累计同比增长0.8%。

  从行业和产品看,9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5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612种产品中有426种产品实现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和产品增长面正在持续扩大。

  投资企稳有回升

  投资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总体上,在各项稳投资政策的辅助下,全国各行业投资增速稳定回升,高技术产业、社会民生等领域投资增速显著。

  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36530亿元,同比增长0.8%,实现年内首次转正。1-9月份,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5%,比1-8月份增速提高了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下降3.4%,降幅收窄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3%,增速扩大了0.9个百分点。

  从投资地区看,投资增速呈现“两侧高,中间低”的特征,1-9月份,东部和东北地区投资分别实现增长2.5%和2.9%,西部地区投资增长3.3%,中部地区投资虽下降4.3%,不过,较1-8月份的降幅收窄了2个百分点。

  在重点领域上,高新技术产业仍是投资热点。1-9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1%,比1-8月份增速加快了0.9个百分点,呈现逐月回升态势。社会民生领域投资增长显著,前三季度,社会领域总投资同比增长9.2%,其中,教育投资增长12.7%,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18.9%。

  消费推动内循环

  消费回暖离不开收入增长。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比去年同期名义增长3.9%,除去价格因素,实际增速为0.6%,实现年内首次转正。

  前三季度,由于前期疫情冲击对消费需求产生的抑制作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7.2%,随着市场持续好转,第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9%,季度增速首次转正,说明商品零售正在逐步走出疫情的深度冲击,呈现出稳定恢复的趋势。疫情早期采取的社交管控措施,使线上消费增长快速,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达15.3%,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和出行自由化,线下消费也逐渐恢复,在前三季度部分传统零售消费额实现了2.9%的增长。

  从消费拉动经济的效果看,第一季度最终消费对GDP下拉4.4个百分点,第二季度对GDP拉动点数收缩至2.3个百分点,到第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拉动作用已转正为1.7个百分点,占到三季度4.9%GDP增速的34.7%。内需恢复使得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得以释放,消费支出将成为我国经济内部大循环的强劲动力,助力我国构建经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新动能逆势发力

  疫情对许多传统行业产生了严重冲击,但也有一些新产业新业态能够逆势成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战略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均超过6%,带动了整个工业生产服务体系的复苏。

  互联网经济表现突出。前三季度,直播带货等新业态迅速发展,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7.2%的背景下,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3%。工作生活数字化程度的提高也带动了数字设备的生产和消费,其中,集成电路生产同比增长14.7%,微型计算机设备生产同比增长5.6%,人均购买家用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支出分别增长了37.3%和53.8%。5G技术的成熟和新基建的投资建设,促进了相关产业和服务的增长,9月份,智能手机产量同比增长3.4%,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51.1%,城市轨道车辆产量同比增长超过50%。

  总体上,疫情冲击加速了产业转型的步伐,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向好,为市场带来新活力,持续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就业民生有保障

  今年前期,在疫情冲击下,许多企业工厂停工停产,相应的招聘活动也普遍推迟,2020届毕业生面临较大就业压力。随着各地区各部门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稳中有落,就业形势逐渐回暖。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898万人,已接近完成今年目标任务。9月份调查失业率已从年初的6.2%降至5.4%。在重点人群上,9月份20-24岁大专及以上人员调查失业率虽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个百分点,但比8月份下降了2.4个百分点,就业情况逐渐好转。三季度末,外出务工劳动力为1.79亿人,比二季度末增加200万人,随着全国复工复产的持续推进,市场用工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农民工就业压力也会继续减轻。当然,要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还应当坚持落实助企纾困帮扶政策,保障重点人群就业机会。

  居民收入方面,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3.9%,实际同比增长0.6%,社会经济活动的恢复保障了居民收入逐渐回升。物价上,由于市场供求关系总体稳定,前三季度的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月度CPI涨幅呈现回落态势,对居民消费生活的影响在可预期范围内。疫情之下,今年社会保障力度明显加大,截至9月,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共为企业减免社保费9107亿元,缓缴社保费616亿元,社保“免减缓”政策成效持续显现,人均社会救济和补助收入增长12.9%,人均政策性生活补贴收入增长11.1%,民生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

  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是中国经济得以快速复苏的前提,未来应继续坚持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保障社会经济活动全面恢复。疫情的出现也导致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化,这也凸显了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2020年经济增长1.9%,是疫情影响下唯一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体现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陈志华: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博士后)

  

4k-_5WQ0333 拷贝.jpg

影观南昌飞行大会

2020年10月31日,2020南昌飞行大会开幕式在南昌瑶湖机场举行。

1126438123_15989281253851n.jpg

武汉迎来百万学子返校开学

9月1日,武汉市2842所中小学、幼儿园迎来开学,涉及学生139.9万人,百万学子重返校园。

GSS00391x.jpg

看天下 | 在赛汗塔拉城中草原邂逅金秋之美

赛汗塔拉,蒙古语意为“美丽的草原”之意,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城中草原。

【专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