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2020:中国全力推动多边主义

2021-01-11      

撰文/翟崑

  
  多边主义是二战以后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也是中国坚定捍卫和积极践行的国际规范。近年来,多边主义受到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的冲击。新冠肺炎疫情在加剧多边主义挑战的同时,也凸显多边主义的重要性。截至2020年12月,习近平主席以“云外交”的创新方式,同外国领导人及国际组织负责人会晤、通话84次,出席重要外交活动22场,为多边主义把脉,为全球抗疫凝聚共识。“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推动多边主义的创新模式,可以在后疫时代更加有所作为。
  中国积极推动多边主义机制
  2020年是全球抗击疫情年,其中一股重要力量就是习近平主席亲自推动的多边主义。疫情暴发后,习主席先后参加了3月26日的G20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5月18日的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6月16日的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习主席在6月18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上书面致辞,“无论是应对疫情,还是恢复经济,都要走团结合作之路,都应坚持多边主义”。同时,要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9月21日,习主席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指出,“践行多边主义不能坐而论道,而要起而行之,不能只开药方,不见疗效”。习近平主席11月连续参加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对话会、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等多场视频多边峰会,亲自推进中国式多边主义。这些峰会均着眼于坚持多边主义,并以合作、健康、复苏与发展为关键词,抗击疫情,推进全球治理。由此可见,2020年是中国式多边主义年,以合作、健康、复苏、增长为核心,以公平正义为要义,以多边机制为依托,以有效行动为导向。
  中国推动多边主义的实践特点
  疫情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意识到实践。中国推动的多边主义实践表明,只有深化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多边主义,才能把愿景转变为现实。中国式多边主义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意识,形式更为多元:一是中国维护国际规范的承诺没有变,比如坚持高举多边主义的旗帜没有变,金砖国家等新型多边主义要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目标没有变。呼吁多边主义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利益和意愿的决心没有变。在生态环境方面,中国继续做出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的承诺。二是中国从国际公共产品的参与者和供给者,逐渐向部分领域的引领者转变,如呼吁推动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心建设,疫苗联合研发和试验、合作建厂、授权生产、标准互认等工作。三是中国与世界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提供最大公共产品的信心没有变。即使互联互通受到疫情影响,中国仍坚定不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扎实做好“一带一路”境外项目疫情应对相关工作。四是内外融通的发展战略持续优化,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市场潜力将充分激发,为各国创造更多需求,重启全球互联互通。
  中国推动多边主义的行动力
  中国支持多边主义源于国际制度存在的规范和互补特性。多边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际规范和国际制度的本质特征,在中国外交史上始终是中国对外战略的表达平台和窗口。中国在疫情期间积极推进多边主义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多边主义的刚性需求。多边主义符合各国发展的实际需要,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能从中受益。习近平主席指出: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上升、产业链供应链遭到破坏、世界经济陷入低迷。国际社会要走出疫情阴影和经济困境,均需以多边主义为关键抓手。二是多边主义的韧性需求。疫情期间,多边主义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亟需增强其韧性。韧性意味着多边主义即使受到外部压力的冲击或是内部的矛盾纠纷,仍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韧性既需要通过成员国共同坚持合作目标来维持,同时也需要大国的协作。多边主义的历史实践表明,大国关系对多边主义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三是“一带一路”是中国推动多边主义的特色实践。多边主义韧性的典型特征是具备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网络。疫情期间,“一带一路”外贸外资基本稳定、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中欧班列逆势增长以及健康丝绸之路取得新突破,有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
  中国推动多边主义面临的挑战
  在“峰会月”中,中国推动多边主义发挥“集聚”效应,引发世界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赞中国是“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如何将多边主义的集聚效应转化为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集聚式的多边主义造成多种方案叠加而产生的“机制拥堵”。二是多边主义之间的竞争分歧而导致的“推进困境”。三是各国对多边主义的态度和取向的不确定性。当前全球疫情威胁尚未完全解除,大部分国家对疫情的威胁认知仍存在合作驱动力。一旦这种威胁消除以后,多边主义的动力有可能削弱,面临动力不足的问题。四是美国对多边主义的挑战。特朗普任内对全球的多边主义造成极大的破坏,退出多个多边机制,近期的表现是在疫情期间退出世界卫生组织。拜登胜选后,已经宣布上任第一天将重返《巴黎协定》,预示着美国可能全面重返多边主义。多边主义不是任何单一国家的舞台,而是相互倾听、相互借鉴和互联互通的平台,中国推动的多边主义是全球多边主义的一种积极形式,需要得到更多国家的理解与合作。中国推动的多边主义在后疫情时代需要展现更大的坚定性、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中国推动的多边主义并非仅仅是疫情期间的短期集聚,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中国自深度融入国际体系以来,积极践行多边主义,形成了特色的多边主义价值观。2020年,“一带一路”长期倡议为世界提供了发展动能,“峰会月”短期集聚为全球疫情治理和经济恢复提供了解决方案,二者的叠加作用将有助于多边主义发挥长期影响力。进而言之,要实现中国推动多边主义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总结过去多边主义实践的经验,防止制度退出和规范退化,降低机制拥堵和推进困境。另外,疫情期间,大数据、互联网+、云视频等新的互动方式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了新机遇,中国可以在这些方面为全球的多边机制提供更大的技术服务和公共产品。
  “一带一路”助推多边主义
  “一带一路”是中国推动多边主义的集中体现。在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可在开放、绿色、廉洁的理念指导下不断增强包容性,强化多边主义的属性,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中国已分别于2017、2019年举办了两届“一带一路”高峰合作论坛,可考虑在2021年召开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设立“一带一路”与国际组织合作的分论坛。2017年首届论坛有六个分论坛,涉及“五通”和智库交流;2019年第二届论坛增加了廉洁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地方合作、境外经贸合作区、企业家大会等多个分论坛。2021年论坛可增加设立“一带一路”与国际组织的分论坛。二是建议“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一带一路”与国际组织(包括NGO等)合作的指导意见,可充分考虑不同国际组织的功能合作和属性差异。三是“一带一路”可以采纳不同多边机制的规则。当前的多数多边主义制度属于规则类准入,而“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的开放平台,目的是通过大家参与来制定规则。“一带一路”可采纳不同多边机制的规则,与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标准和最佳实践对接,加强与美国企业在“一带一路”项目上的合作,规避与美国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对抗。
  翟崑: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副院长
 

 

  

4k-_5WQ0333 拷贝.jpg

影观南昌飞行大会

2020年10月31日,2020南昌飞行大会开幕式在南昌瑶湖机场举行。

1126438123_15989281253851n.jpg

武汉迎来百万学子返校开学

9月1日,武汉市2842所中小学、幼儿园迎来开学,涉及学生139.9万人,百万学子重返校园。

000000.jpg

【本刊专稿】“长五”飞天 “嫦五”奔月 —聚焦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开启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将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顺利迈出嫦娥五号任务月球采样返回的第一步,嫦娥五号还将从月球上收集并返回大约两公斤的月球土壤样品。

【专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