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2020:“一带一路”合作逆势前行

2021-01-11      

撰文/王文 郭方舟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化构成严重冲击。有观点认为以促成全球互联互通为主要目标的“一带一路”倡议将面临巨大困境。然而事实相反,疫情恰恰折射出“一带一路”的重要性。2020年,“一带一路”建设在中欧班列、跨境投资、推进中国东盟合作方面都有超出预期的逆势增长。
  “一带一路”逆势增长五大特点
  政策沟通层面:美国频频“退群”“树敌”,中国则在不断扩充“朋友圈”。
  美国特朗普政府自上台以来,已累计退出了十多个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与美国不同,中国则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一带一路”政策沟通有质有量,增进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政治互信。截至目前,我国先后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1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投资、贸易、金融、科技、人文、社会、海洋等各领域,包含44个非洲国家、37个亚洲国家、27个欧洲国家、11个大洋洲国家、11个北美洲国家和8个南美洲国家。
  2020年11月以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连续参加了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等多个多边峰会,密集释放扩大对外开放、重视国际合作的信号,为全球后疫情时代的复苏、“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信心。
  在顶层设计方面,“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再次强调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简称《建议》)第40条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做了具体阐释和要求。《建议》诠释了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即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绿色、开放、廉洁理念,深化务实合作,加强安全保障,促进共同发展。
  设施联通层面:中欧班列逆势增长,推动互联互通。
  中欧班列目前已成为维护产业链安全的大动脉。截至2020年11月5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已超过3.1万列,通达欧洲大陆21个国家的92座城市,成为重要的国际贸易和物流运输大通道。
  中欧班列还是疫情期间的生命通道。受疫情影响,今年国际航空和海运等运输通道减运或关闭,但中欧班列承接了运输防疫物资和稳定供应链的重要作用,开行频次在疫情期间保持持续增长,大力支持了“一带一路”的疫情防控、医疗救助等方面的工作。
  贸易畅通层面:“一带一路”对外贸易投资呈现逆势增长势头。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20年10月27日发布投资监测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规模为3990亿美元,同比下滑将近50%。各国在疫情期间的“封锁”措施,使得投资项目进程放缓。很多跨国企业也受到对于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影响,不得不重新评估新项目的投资。
  中国的形势则是另一番风景。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逆势增长明显。其中“一带一路”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高出全国整体增速28个百分点。
  疫情期间,东南亚成为“一带一路”沿线海外并购集中地。截至2020年上半年,中国在东南亚累计并购数量和并购规模占比达到41%和40%。国内外资源优势互补和产业链布局调整,有望成为“一带一路”沿线中国企业并购的动力源。
  RCEP给中国带来重要战略机遇。这一全球最大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意味着全球约30%的人口和超过25万亿美元的GDP,将在RCEP框架下从事贸易活动。RCEP给中国带来的重要战略机遇主要有五点:一是通过在15国的90%以上的关税降低,极大促进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二是扩大我国在RCEP的投资增长,稳固产业链和供应链,通过电子商务数字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三是扩展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助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四是有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从周边到区域到国际化的发展格局。五是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贸易规则制定上的话语权。
  资金融通层面:多边投融资政策稳步推进。
  中国财政部与26国财政部于2017年核准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该《原则》包括认识到良好的融资体系和融资环境离不开沿线国家政府强有力的支持,鼓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共同平台,支持金融资源服务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实体经济发展等15项融资指导原则。截至2020年11月底,已有中国、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等29个国家核准了上述指导原则。
  国际性“一带一路”专项资金发展迅猛,使“丝路基金”备受关注。“丝路基金”由中国出资,以中长期股权投资为主,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资金支持。截至2020年10月底,丝路基金通过以股权为主的融资方式,签约各类项目47个,承诺投资金额178亿美元,已经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
  民心相通层面:中国积极加强抗疫合作,构建“一带一路”区域的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中国在国际交往中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此次国际抗疫合作更加印证了我国始终秉持“一带一路”区域的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念:积极探索建立联防联控机制。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及时发布疫情信息,截至2020年4月初已经与180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等医学卫生领域合作;积极提供抗疫援助。当一些国家因疫情遭遇困境时,中国克服自身困难,支持各国抗疫。截至2020年5月底,我国共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向150个国家以及4个国际组织提供口罩、防护服、核酸检测试剂、呼吸机等物资援助;积极推动科研攻关合作。目前,我国已经与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开展疫苗研发合作,由我国自主研发的5条疫苗研发技术路线均对外开放。在国际抗疫合作中,我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实际行动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彰显了大国担当,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
  如今,全球范围内疫情仍在肆虐,疫苗成为各国抗击疫情的关键。
  西方国家争相抢占疫苗资源,中国则尽量使疫苗成为公共产品,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截至2020年12月6日,中国的120万剂疫苗已到达印度尼西亚,112万剂疫苗也已运抵巴西。多国对中国疫苗表示认可。中国还与阿联酋、印尼、摩洛哥、俄罗斯等超过40个国家,开展疫苗的三期临床试验。
  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的新趋势
  由于“一带一路”政策沟通已有长足发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侧重点有所调整,设施联通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十四五”期间,在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方面会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
  在《建议》中,第三方市场合作的位置变化。第三方市场合作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识文件中,是单独列在产业合作方面,与“五通”并列阐释。《建议》维持了传统的“五通”构架,将第三方市场合作并到设施联通,这说明“十四五”期间的第三方市场合作将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在贸易畅通方面,《建议》强调了要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体系,这表明了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和后疫情时代下,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被提上日程。
  2020年“一带一路”逆势增长的数据,再次体现了其前瞻性和惠民性。“一带一路”倡议所推进的“互联互通”现在已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务实的公共产品。可以预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管道、空间综合信息网络等为核心的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将加快形成。疫情期间,匈塞铁路、中老铁路安定隧道、中孟帕德玛大桥等重大项目实现了抗疫复工两不误。
  当然,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的发展方向也会出现一些微调。亚洲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地位更加重要,尤其是东盟。无论是中国—东盟贸易额的快速上升,还是近期RCEP的签署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这些都表明东盟是亚洲“一带一路”的发展重心。
  在产业方面,虽然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带一路”投资重点,但是数字丝绸之路已悄然兴起。数字经济在疫情期间迅猛发展。几个比较值得关注的跨境多边项目已经启动,比如中非数字丝绸之路和中国—东盟信息港。中国还协助建设了超过30条跨境陆上电缆以及十余条国际海底电缆。同时,中国还在远程医疗和移动支付等领域探索“一带一路”未来合作的可能性,并在“一带一路”沿线推广由中国建设和运营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前瞻
  “一带一路”的逆势增长,并不意味着减缓对“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忧患意识与危机意识。未来“一带一路”建设至少要做到三个“协同”。
  一是“一带一路”倡议与抗疫的协同。疫情使得沿线国家注意到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性。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医疗人才培养、医疗设备进出口、制药行业市场开发等领域的密切合作。
  二是“一带一路”倡议和经济复苏的协同。在此方面,需要充分发挥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经济率先复苏、未来增长相对平稳的优势,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复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支持。
  三是“一带一路”倡议和创新的协同。中国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在线文化娱乐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中国电商行业有着较为成熟的服务体系。跨境电商服务有利于跨越国家之间的地理障碍,为沿线国家的综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提供便捷化服务。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移动互联网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可以分享最佳实践,推动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创新。
  中欧班列的增长也需要冷静看待。运载高附加值的货物才是中欧班列保持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建议借中欧班列发展良好的势头,完善运输线其中一些节点,比如沿线节点海外仓的建设、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密切合作、中欧班列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等。
  此外,应充分认识“一带一路”倡议多边制度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和完善“一带一路”倡议的多边制度建设。充分运用现有多边机构,在联合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中国—中东欧银行联合体等多边机构的框架下,不断探索、制定符合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利益的国际规则,不断丰富“一带一路”倡议的多边制度,使已经形成的“一带一路”多边式平台制度化。
  “一带一路”作为一项长期的国家发展计划,从提出到落实总是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研究是一项长期的、体系化的项目。建议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鼓励更多有资质的科研单位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别研究。
  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一带一路”十四五规划咨询专家;郭方舟: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4k-_5WQ0333 拷贝.jpg

影观南昌飞行大会

2020年10月31日,2020南昌飞行大会开幕式在南昌瑶湖机场举行。

1126438123_15989281253851n.jpg

武汉迎来百万学子返校开学

9月1日,武汉市2842所中小学、幼儿园迎来开学,涉及学生139.9万人,百万学子重返校园。

000000.jpg

【本刊专稿】“长五”飞天 “嫦五”奔月 —聚焦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开启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将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顺利迈出嫦娥五号任务月球采样返回的第一步,嫦娥五号还将从月球上收集并返回大约两公斤的月球土壤样品。

【专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