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边境地区农产品市场采购出口模式应用探索

2021-03-17      

撰文/满洲里海关课题组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完善管理体制和政策措施,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2020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鼓励中西部、东北地区发挥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外贸企业,支持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业态,扩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带动中小微企业出口。国家层面积极推动扩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为边境地区推进农产品出口模式创新,激活边境地区出口潜力带来新的机遇。

  市场采购贸易应用现状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指由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在经国家商务主管等部门认定的市场集聚区内采购的、单票报关单商品货值15万(含15万)美元以下并在采购地办理出口商品通关手续的贸易方式。相较于一般贸易形式,市场采购出口模式通关效率更高,允许组柜拼箱,实行简化归类申报,对超过十种以上商品的单只货柜,报关单只需要列一票商品。税收政策更加优惠,实施增值税免征不退政策,有效解决市场商户“单小、货杂、品种多”的无票出口贸易。外汇管理更活,允许开立经常项目外汇账户,支持跨境人民币结算。

  自2014年正式确立为一种新型国际贸易形式以来,我国目前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已在东中部9省份的14个专业市场进行推广。据海关统计,2019年我国市场采购方式出口贸易值实现5629.5亿元,同比增长19.7%。主要产品包括服装、箱包、家居用品。近几年,预包装食品市场采购贸易出口也在浙江、福建等地启动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

  以农产品为试点,推动边境地区市场采购出口模式应用的意义

  目前,我国边境地区对外贸易形式相对传统,以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为主。但随着国际互联网产业发展及旅游贸易监管方式的取消,监管中应用的贸易方式已不适应实际市场交易行为。同时由于边境地区毗邻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现有的贸易模式和外贸政策已难以有效刺激贸易的增长。农产品作为我国边境地区的主要出口商品,对比2017—2019年数据可知,边境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值相对稳定,增速趋缓,增长动力不足,亟待采用一种更加灵活便利、贴近需求的贸易和监管方式,激活边境地区出口潜力。

  探索农产品市场采购出口模式的先行先试,有利于拓展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份额。对推动边境地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及示范企业建设,加快我国边境地区农产品贸易发展,开拓在毗邻国家市场,破解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瓶颈,促进农产品国际市场规模的扩大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推动“兴边富民”实践。对充分发挥边境地区地缘优势、产品优势,推动边民互市贸易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开放平台载体高效利用,有效激发和释放边境地区外贸出口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对充分发挥中欧班列运能,吸引各类要素在口岸聚集,推动边境地区物流、贸易、金融等相关行业与经济腹地协同联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农产品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监管创新,有利于提升海关监管效能。通过探索以“合格假定”为基础,以“信用管理、风险管理”为手段,形成以“集中仓储、联网申报、前移检验、有效监管”的检验检疫监管前移模式,实现即报、即检、即放,将大幅提升农产品出口通关效率和监管水平,以点带面促进边境海关监管模式创新。


  五种应用构想

  1、建立“市场采购+”新业态贸易模式

  探索“市场采购+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模式。依托边境地区节点枢纽优势,用足用好海关特殊监管区特定载体,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整合和政策叠加,激活功能效应,更好推动对外贸易发展。

  建立“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线上线下联动新业态贸易模式。结合市场采购贸易和跨境电商“无票免税、量小货多”的共性特点,推动市场采购贸易与跨境电子商务深度融合,依托跨境电商现有的交易平台、物流体系等资源,探索融合跨境电商基础与市场采购新兴政策红利,打造融合发展的贸易生态系统。

  建立“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模式。充分利用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中专业机构或人才优势完成市场采购模式中检验检疫、报关、收结汇等基本贸易环节实施工作。

  2、优化配套设施基础建设

  加快物流中心与交易市场建设。坚持“市场建设、区域规划、产业培育”同步推进,充分发挥边境地区节点枢纽优势,打造边境地区农产品贸易集散市场。完善仓储物流基地,优先建设具备仓储、组货、拼箱、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海关监管仓库。建设组货拼箱信息平台,整合物流资源,实现拼箱信息碰撞,为散货组货拼箱出口打通“网上路径”。

  推动多区联动与物流集聚。发挥国家级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区域政策叠加作用,实现多区联动。加快公路铁路干支路建设,结合国际道路运输协定(TIR)辐射作用,加强海外仓规划建设,吸引更多货物向沿边地区物流中心集聚。

  3、加大国际市场培育力度

  实行差别化清单管理。根据全国不同边境地区实际情况,重点研究毗邻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农产品市场采购出口贸易国目录》,建立市场采购出口农产品“负面清单”,控制出口风险。

  深化沿线国家市场开拓。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引导和鼓励企业开拓沿线国家农产品消费市场,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优化国际市场环境。充分运用WTO机制,坚决抵制不公平的国际贸易体系和违规的技术贸易壁垒。在充分考量各方利益的基础上争取农产品贸易主动权,减少国外对农产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积极引导和主导贸易规则的制定,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创造有利的国际市场环境。

  4、完善海关监管服务体系

  完善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科学制定、有效落实国内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制度,强化农产品源头管控,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出口农产品可追溯体系。

  完善价格监管体系。依托大数据分析,建立货物报关指导价格清单,实时开展出口价格监测,定期约谈价格风险企业,建立“不良企业清单”,保障贸易真实性。

  完善企业诚信机制建设。做好市场采购农产品供货商位与出口企业的备案管理,强化出口企业的质量第一责任人意识,将市场采购农产品供货商与出口企业等纳入海关信用管理系统,实行信用分级管理,嵌入海关监管的全过程。

  5、深化多方合作机制

  打好政策组合拳。不断完善贸易、财税、外汇、海关以及地方管理等多方面政策,推动健全商品认定、贸易流程管理服务、境外采购商备案、信用评价管理、出口商品质量管理、国际贸易风险预警防控、知识产权保护、违法违规案件追溯查处等八大管理体系。

  打好信息化组合拳。加强信息化应用,建设涵盖各方经营主体和贸易全流程的市场采购综合管理系统,建立多部门市场采购贸易出口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推动贸易便利化、监管规范化。

  打好监管组合拳。针对国外对我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特别是对农药残留等检测标准,推动与地方监管部门形成合力,加强与国内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互助、监管结果互认,接轨国外食品政策法规标准,督促出口企业采购符合进口国要求的农产品,构建农产品全链条监管体系。


  满洲里口岸的探索路径

  《内蒙古自治区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一2022年)》(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支持满洲里和二连浩特等条件相对较好的边境口岸城市发展市场采购贸易,规范边境贸易管理秩序,把小、散、杂等旅贸商品纳入出口商品监管范围。应充分用足用好“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发挥满洲里市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合区政策先行先试作用,积极向国家申请以满洲里公路口岸为特定通关地,水果为特定产品种类,俄罗斯为特定输入国,推动首个边境地区国家级农产品市场采购出口试点建设。

  1、五举措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依托满洲里边民互市贸易区、综合保税区等特殊区域优势,建立边境地区农产品市场采购集散市场;建立边境地区仓储物流基地,建设具备仓储、组货、拼箱、物流等多功能海关监管仓库。建设组货拼箱信息平台,整合物流资源,实现拼箱信息碰撞,为散货组货拼箱出口打通“网上路径”;加快公路铁路干支路建设,结合国际道路运输协定(TIR)辐射作用,加强海外仓规划建设,吸引更多货物向边境地区物流中心集聚;建设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建立集海关、商务、税务、外汇、市场监管部门于一体的服务平台,在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的同时,实现信息共享与监管互助;建设涵盖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和供货商、代理商、采购商备案的市场采购综合管理系统。

  2、完善四项配套政策支持

  税收配套政策支持。对经过认定的经营主体以市场贸易方式出口的货物,实施免征不退政策;通关配套政策支持。优化农产品市场采购出口检验监管模式,形成“集中仓储、联网申报、前移检验、有效监管”监管前移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实现即报、即检、即放。简化市场采购农产品出口申报,依托市场采购贸易综合管理系统,实施通关监管;外汇配套政策支持。允许个体工商户开户立外汇结算账户,实行自行收结汇;市场监管配套政策支持。对市场采购贸易的经营主体进行备案登记。打造市场采购贸易信用信息平台,用信息化手段形成信用评价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违法的查处力度。

  3、落实出口企业质量主体责任

  做好市场采购农产品供货商位与出口企业的备案管理,要求企业设立专门的对方场所,建立详细的入出库台账及相关质量档案。同时,提升出口企业对农产品严守的把控能力与不合格商品的后续处置力度。针对抽检不合格的农产品出口企业须实施产品退运或销毁并向海关提交相关凭据,验放不合格食品流出国门。强化监管部门间协作,加强对出口农产品监督抽检,发挥市场监管部门事前质量安全监管职能,督促企业整改。同时,向出口企业宣传出口国的相关技术法规与标准,加强企业自检自控能力,提高企业质量控制水平。

  满洲里海关课题组成员:谢金勇、尹荣岭、崔恩德、田尉、王凤丽、杨旭

  

2020.03.04东西湖方舱医院,一位患者在户外活动身体-dw(1).jpg

在现场———《人民画报》记者镜头中的2020

过去这一年,作为记者,我们也走得殊为不易。采访线索多、采访难度大、采访风险高、报道任务重。

1126438123_15989281253851n.jpg

武汉迎来百万学子返校开学

9月1日,武汉市2842所中小学、幼儿园迎来开学,涉及学生139.9万人,百万学子重返校园。

000000.jpg

【本刊专稿】“长五”飞天 “嫦五”奔月 —聚焦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开启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将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顺利迈出嫦娥五号任务月球采样返回的第一步,嫦娥五号还将从月球上收集并返回大约两公斤的月球土壤样品。

【专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