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461647100411333.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青岛 建设“一带一路”全球互联互通之城

2021-07-02      

撰文/翟崑 薛紫臣 黄郑亮
  后疫情时代,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更多能够适应复杂形势、服务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国际化大都市样本,青岛当在其选。在建设“一带一路”全球互联互通型城市的过程中,青岛有雄心、有基础、有实力、有潜力跻身其中,并赋予“青岛”二字新的含义—青是倾力而为的“倾”,岛是因势利导的“导”。

  青岛在全球互联互通架构中的优势

  在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倡议建立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全球互联互通,是指本着丝路精神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建立起较高程度的国际连结性。其中,城市是最重要的共建者。八年来,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节点城市抓住机遇,将地缘优势转化为实际成效,成长为在“一带一路”五通领域都有较高程度国际连结性的互联互通型城市。其中,重庆、深圳、上海、成都、西安、郑州等一些城市已具备全球互联互通型城市的特征,合作网络遍及“一带一路”乃至全球;还有一批城市更具地区互联互通型的特征,在“一带一路”的重点区域发展合作网络,比如厦门、乌鲁木齐、南宁、昆明、宁波等;青岛则由一个传统上被认为是主要面向中日韩的地区性互联互通型城市,迅速跃升为面向整个“一带一路”的全球性互联互通型城市。

  就“一带一路”而言,青岛位于“一带一路”和东北亚经济圈的双节点位置,是国内经济腹地和海外市场交汇处,具备国内外两大市场循环优势。2019年商务部发布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指出,青岛应发挥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加强中国同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互联互通,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青岛具备成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东西端链接点的政策和地理优势。

  就自贸网络而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其中包括加快中日韩等自贸协定谈判,推动亚太自贸区进程。青岛是中日韩合作的天然中心城市,通过中日韩地方合作夯实中日韩合作的基础。2020年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不仅将中日韩包含在内,而且与“一带一路”建设同频共振,可以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促进“一带一路”的市场相通、产业互融、规则相联。

  就全球价值链而言,在疫情背景和美国脱钩断链背景下,“一带一路”有利于重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维护国际产业合作安全。青岛正充分发挥制造业基础雄厚、工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依托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全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和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诺罗夫同样看好青岛的未来发展,他说:“随着世界重心从西向东移,上合组织和上合组织所在的区域,在下一个十年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头羊。青岛会成为连接中西,连接海陆,连接上合组织、亚太国家和东盟国家之间的桥梁。”

  全球互联互通城市的青岛路径

  青岛的“一带一路”建设融合了多项国家战略,能够较好地将国家重托化为自身雄心,将顶层设计转化为自身行动,将各种资源汇聚起来整合成势。

  在对外开放战略层面,青岛获批中国-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并取得初步成效。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2020年底,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已总结出近70项创新成果并提报12项全国首创案例,落实贸易便利化和自由化方略。

  在海洋强国战略层面,青岛是推进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点城市之一,同时根据《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积极落实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规划,推动国家北部海洋经济圈协调发展。青岛海洋科研力量与国际组织开展合作培训,并举办了“建设全球透明海洋共同体”国际研讨会等,有助于推进海上“一带一路”建设。

  在城市发展战略层面,青岛的胶东一体化进程推进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根据《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更高水平“搞活一座城”指示要求,青岛以金家岭金融区重点发展金融科技,逐步落实“四新经济”。青岛城市群的建设也能带动“一带一路”城市群的建设。

  在此过程中,青岛不断在“五通”领域汇聚资源,并整合成势。

  在政策资源方面,青岛汇集对外开放战略、“一带一路”倡议、自贸区战略等政策优势,具备“双节点”城市的政策资源。未来,青岛可依托自身优势,着重探索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制度性开放”如何实施。

  在设施资源方面,欧亚班列、中亚班列及中蒙班列等多式联运班列和立体口岸交通布局实现了青岛对“一带一路”沿线和上合组织国家的全覆盖。同时,青岛通过覆盖全球的航线加强海上互联互通合作,促进蓝色通道建设。今后,青岛可以逐步提高海陆对外通达能力。

  在贸易资源方面,青岛相继获批国家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和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搭建起“贸易全球”的开放路径。青岛可站在更高层面推动与日韩市场的互通及产业互融,助推日韩自贸区谈判。

  在资金资源方面,青岛作为“万亿俱乐部”城市,已建成国家唯一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一带一路”产业投资基金并推出“跨境资金池”业务,具备国际财富管理之城所需资源。未来在加快数字化人民币建设上,青岛可持续发力。

  在民心资源方面,全方位国际交往的展开也不断涵养孕育青岛新时代的国际文化和“青岛软实力”。比如,青岛举办“一带一路”国际文化艺术节,在“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中获得好成绩,青岛还入榜“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等。未来,青岛可加强“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之都建设。

  全球互联互通城市的青岛新亮点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重大变化,给青岛的全球互联互通城市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青岛可在后疫情时代的全球互联互通城市建设中突出两大新亮点:一个是在全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目标下,努力嵌入亚欧价值链,打造“一带一路”高端价值链之城;另一个是在建设全球互联互通城市中,打造“一带一路”多元文化融合的策源地、“一带一路”文明互鉴之都。

  建设“一带一路”高端价值链之城。目前,东亚和欧洲已成为全球价值链下的两大区域生产中心,也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在汽车、机械、医药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形成了深度的产业互补、利益共享的发展态势;同时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前景。这种以跨区域产业关联、生产分工为核心的东亚-欧洲经济合作,是“亚欧区域价值链”形成的客观表现,为“一带一路”建设和沿线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作为中国制造业之都、山东滨海经济发展的龙头,青岛目前已形成“7+N”的产业发展布局。而新能源汽车、高端智能家电、生物医药、智能装备为代表的四大新兴产业则成为2020年度增速最快的产业。与此同时,这四大新兴产业本身也具有对外产业关联度强、跨境分工合作前景广阔的复杂价值链特征。因此,青岛对亚欧区域价值链的深度嵌入,宜着眼于这四大新兴产业,打开“十四五”期间对外产业合作的新格局,助推青岛在亚欧区域价值链处于中高端位置,发挥区域内高端供应商和前沿技术承接方的作用。

  一方面宜为欧盟、日韩、东南亚等提供生产装备和零部件的供应,打造亚欧区域价值链下四大产业的供应集散地,开拓亚欧高端产业市场。另一方面,也宜着眼于当前的关键技术与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接亚欧发达经济体的高端生产技术网络,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赋能青岛“高端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建设,实现青岛在亚欧区域价值链下规模与位置的双重升级。

  建设“一带一路”文明互鉴之都。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宣布,“中方将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即举办第二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促进亚洲和世界文明对话发挥积极作用”。这也为青岛打造“一带一路”文明互鉴之都提供了机会:可以根据新时代的铁路文化、海洋文化、海陆融合文化、多式联运文化、国际大都市文化,提炼融合创新“一带一路”文化。青岛在建设“一带一路”全球互联互通城市的过程中,也应汇聚融合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治理的经验,形成可资借鉴的青岛模式。

  翟崑: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全球互联互通研究中心主任;薛紫臣: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一带一路”大数据创新实验项目课题组成员;黄郑亮: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

  

   

1071619504099_.pic_hd(1).jpg

水韵姜堰

会船甲天下,一梦到溱湖。

VCG111322116465(1).jpg

【本刊专稿】神秘三星堆的再发现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曾于1986年进行抢救性发掘的三星堆遗址,35年后,神秘、浪漫而又瑰丽的古蜀文明再次受到了全球的瞩目。

画报里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