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461647100411333.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开启开放之门 共享开放之利

—上合示范区搭建“一带一路”合作新平台

2021-07-02      

撰文/本刊记者 陆舟

   

  5月22日,齐鲁号欧亚班列冷链专列由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简称“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发出,驶向俄罗斯莫斯科,这是中国首班冷鲜蔬菜欧亚班列专列。满载绿花菜、绿芦笋等冷冻冷鲜农产品的100个标准箱,预计将在15天之后到达目的地。
  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共发运齐鲁号欧亚班列209列、货物16866标箱,同比分别增长77.1%和125.9%。
  上合示范区正在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为青岛打开新的机遇之窗。
  加强互联互通,建设区域物流中心
  2018年6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18次会议上表示,中国政府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2019年7月24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通过,提出在青岛建设上合示范区,着力推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标志着上合示范区正式进入实战阶段。
  近年来,青岛发挥“新欧亚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海上合作战略支点”的双定位城市优势,依托青岛口岸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功能优势,在胶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境内贸易物流先导区,打造“一带一路”地方经贸的创新性平台园区。
  之后,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的建设工作“快马加鞭”。2016年8月,青岛市政府印发实施了《青岛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将这一园区进行明确的功能定位,即“物流贸易引领、境内外双向互动”,打造国际多式联运转口贸易综合枢纽,在胶州国家级贸易技术开发区设立境内发展先导区,同步上合组织国家等境外对接设立境外园区,统筹开展生产制造、装配加工、物流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双向投资贸易合作。
  2017年4月,上合组织贸易便利化工作组将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纳入重点推介项目。同年,山东省政府致函商务部。2018年5月,商务部正式复函,支持青岛创建全国首个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
  上合示范区以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为主体,按照《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依托青岛口岸多式联运功能优势,以“跨境发展、物流先导、双园互动、贸易引领、产能合作”为运作模式,在胶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境内物流贸易先导区,在境外与上合组织国家通过现有园区合作等方式建设境外加工装配园区和物流贸易集散中心,努力构建“西联中亚欧洲、东联日韩亚太、南通东盟南亚、北达蒙俄大陆”的国际多式联运贸易大通道,进一步拓展提升青岛与上合组织国家地方经贸合作。
  一方面,从上合组织国家来的货物,经中亚、中欧班列到达多式联运中心,就相当于到了青岛港,货物在港口转海运可到达日韩等国家,示范区成为上合组织国家的重要“出海口”。另一方面,日韩出口到上合组织国家的产品,同样可以通过海运转铁运到达目的地。据了解,中亚(青岛)航列和中欧(青岛)航列比传统海运节约约30天,去程货物主要以日韩过境的润滑油、铜制品、塑料颗粒、家具、轮胎为主,返程货源主要包括棉纱、小麦、化肥、木材、纸浆、铬和铜矿石。
  如今,上合多式联运中心成功获批省级欧亚班列集结中心,常态化开行17条国际、国内航班,新增“齐鲁号”日韩陆海快线,首开胶州—塔什干、胶州—比什凯克“上合快线”和中—乌 TIR定班专线。2020年,开行欧亚班列401列,同比增长15.9%,多式联运中心集装箱作业量达到76.5万,标箱同比增长14%,开行数量居全省首位。
  上合组织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认为,在青岛建设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将推动上合组织成员国进行更密切的经济交流,并创建一个新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
  加强贸易合作,建设现代贸易中心
  从青岛城区向西北行驶约50公里,就是青岛下辖的胶州市。胶州板桥镇被认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东线启航地,自唐宋起便一派“人烟世井、交易繁荣”景象。上合示范区与板桥镇牌坊相距仅数千米。
  不断推进的园区建设,让青岛与上合组织国家地区的缘分日益深厚。一年多来,上合示范区引进了上合跨境贸易服务中心、传化智联、俄罗斯华诺俄翔等十大贸易平台,集聚山东鹰镨、飞熊冷链等1000余个贸易主体。新落户世界500强项目5个,中国500强项目2个,独角兽项目2个,行业领军项目5个。
  2020年10月,3万平方米的青岛·上合国家客厅启用,专门为上合组织相关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商会以及有意对接上合市场的中国本土企业打造,集成了各国商品展示、投资贸易洽谈、路演推介等重点载体及功能,搭建起互相交流、合作的多边、双边交流互动平台。目前已有4个国际法律服务机构和4家知名律所先期进驻“法制谷”,俄罗斯、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的15家商协会、200名中外员工计划入驻客厅,欧亚基金、中俄基金均已签约落地。
  此外,上合示范区以规划为引领,以贸易为主导,以项目为突破口,加快发展油品贸易,打造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推动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加速发展跨境电商,搭建传化智联(上合)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打造上合全球中心仓。在俄罗斯设立海外仓,在乌苏里、绥芬河、乌鲁木齐等设多个中转边境仓;依托京东集团物流、支付等全链条服务,建设上合特色商品馆,来自俄罗斯、印度等国的11大类100余款商品实现线上销售。
  加强产能合作,建设双向投资合作中心
  4月26日,2021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暨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青岛论坛开幕。会上发布的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指数显示,随着我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间贸易往来日渐密切,我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的进出口总值由2001年的171.4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2448.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15%。
  “上合示范区是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在这里,中国企业可以高效率地与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国企业建立联系开展合作,目前我们正以上合示范区为平台,帮助俄罗斯萨马拉州一个科技园对接中国企业,在经贸、教育、文化等方面寻找合作机会。”上合示范区国际创新和产能合作中心国际技术转移经理安娜说。
  上合示范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重点突出扩大城市间合作网络、加强研发和加工领域合作、开展现代农业合作、推进国际园区互动合作、便利优势企业走出去、强化金融支持力度6大领域。如今,青岛已与上合组织相关国家的21个城市(省州、机构)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
  随着开放的上合示范区加速崛起,重点项目集聚、贸易往来频繁,越来越多的要素资源汇聚上合示范区。吉利卫星互联网、上合复星时光里、日产电机等28个总投资1288亿元的示范性、引领性项目落户上合示范区。今年一季度,法国埃顿、中集全球冷链高新产业平台、拓邦智能控制中心、德国Loxone乐易智慧电子产业园等4个总投资57亿元的项目成功落户。
  俄罗斯、塔吉克斯坦、柬埔寨等国企业也在上合示范区投资设立了公司。2020年11月20日,来自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泰国、新加坡等上合组织成员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重点项目在上合示范区集中开工与签约,项目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科技、研发平台、商旅文化交流、生物医药等领域。
  加强商旅文融合,建设交流发展中心
  不仅如此,上合示范园还在文化旅游交流合作、教育和法律服务合作、技能培训合作、绿色生态园区建设交流4个方面互学互鉴、共同提高。
  上合示范区成立以来,已先后赴哈萨克斯坦等11个上合组织相关国家开展经贸文化交流,接待上合国家外宾团组76批次,并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上合国际青年人才交流及经贸政策培训班。当前,正积极推进俄罗斯与青岛的高校院所合作,加快成立上合研究所、上合国家能源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等院所、机构。
  国际交流的畅通与延续,优质的合作平台搭建无疑是一项重要保障。2020年12月,示范区核心区内的“俄罗斯中心”项目正式启动,俄罗斯数字艺术博物馆项目、中俄院士科博园合作项目、俄罗斯农产品供应链贸易项目、俄罗斯海洋牧场合作项目、贝加尔湖旅游项目等签约入驻这一俄罗斯海外最大的“俄罗斯城”。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合示范区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工作。线上举办“云聚上合·共谋发展”多国使节线上对话会,与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11国驻华使节进行线上对话。线下邀请上合秘书处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亚美尼亚驻华大使谢尔盖·马纳萨良、上合秘书处副秘书长卓农·谢拉利、阿塞拜疆驻华大使杰纳列·阿克拉姆等先后到上合示范区考察洽谈。
  上合示范区已然成为联结上合各国的实体空间。塔吉克斯坦青年友人李明智是纪录片《上合:我们共同的梦想》的出镜嘉宾。在中国从求学到创业,从发起非盈利组织“上合国家青年平台”到担任上合实业家委员会秘书处联合商业合作中心主任,李明志在中国生活与工作的故事被收入纪录片《丝路青年的上合故事》。他说,上合示范区规划展现了一个宏大和前瞻的远景,提供了非常多的合作机会。他将参与有关教育方面的活动计划,在上合示范区办一个教育馆。
1071619504099_.pic_hd(1).jpg

水韵姜堰

会船甲天下,一梦到溱湖。

VCG111322116465(1).jpg

【本刊专稿】神秘三星堆的再发现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曾于1986年进行抢救性发掘的三星堆遗址,35年后,神秘、浪漫而又瑰丽的古蜀文明再次受到了全球的瞩目。

画报里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