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461647100411333.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青岛港肩负中国港口转型升级使命

2021-07-02      

  撰文/本刊记者 周瑾


  青岛港,位于山东半岛胶州湾畔,濒临黄海,与日本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是中国沿黄河流域和环太平洋西岸的国际贸易口岸和中转枢纽。如果说青岛市的建设发展是恢弘交响乐,那么青岛港的巨变就是“以港兴市”的精彩乐章。
  百年青岛港孕育新生
  从当年的渔港荒滩,到如今的国际良港,青岛港栉风沐雨,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1892年,清政府基于海防的需要,开始在拥有天然优良港湾的胶州湾内兴建人工码头。跨越百年,如今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有120个生产性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约3.8亿吨,陆域面积约37平方公里。拥有可停靠世界最大集装箱船的集装箱码头、世界最大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45万吨级原油码头、可停靠世界最大22.7万吨油轮的专用码头和世界一流的邮轮客运码头。在青岛港员工们看来:“世界有多大船,青岛港就有多大的码头。”
  近年来,随着国际化战略的推进,青岛港从传统的集装箱、干散货、液体散货、件杂货“四大货类”,向装卸、物流、邮轮、金贸、临港、海外“六大产业”发展,不断强化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这一定位。通过与世界级企业强强联合,实现了由目的地港向枢纽港、由物流港向贸易港“两大转型”,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化港口的新征程。
  2020年,青岛港货物吞吐量完成6.3亿吨,其中外贸吞吐量4.5亿吨。青岛港现有集装箱航线181条,其中外贸航线157条,内贸航线24条。2020年新增集装箱航线20条,包括外贸航线14条,航线数量和密度位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2021年1月19日,位于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的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3条“一带一路”及RCEP长荣东南亚线、万海/运达越南线,万海/运达/高丽印度线正式首航。至此,山东港口的全球集装箱航线总数达到了305条。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港口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之一。在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的形势下,青岛港实现逆势增长,原因正是抓住了整合机遇—海向增航线、扩舱容、拓中转,陆向开班列、建陆港、拓货源。山东自贸区、青岛上合示范区、青岛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等利好政策,更给青岛港带来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近几年青岛港推介动作不断,辐射范围从山东省内临沂、聊城等地向省外河南郑州、陕西西安等内陆腹地推进,进一步增强青岛口岸在内陆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加多式联运班列,将“出海口”搬到内陆企业的“家门口”,为内陆企业搭建物流大通道;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通关效率,做出多项服务承诺……
  青岛港集疏运体系发达,拥有铁路、公路、转水、管道4种疏运方式。铁路方面有胶济铁路、胶黄铁路、青连铁路、胶新铁路等运输通道;公路方面有由沈海高速、青银高速、青兰高速及国道省道组成的较为完善集疏运道路网。2020年,全港四路疏运完成23694万吨。
  对志在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青岛港而言,除了吞吐量这一指标,更重要的是促进金融、贸易、人才等航运要素的集聚。通过全盘整合码头、物流、金融、邮轮等资源,青岛港正在实现各类资源要素的集聚,加快将自身打造成在全球供应链中与各方需求相匹配的“万能插口”,共建共享共用港航物流生态圈。
  截至2020年底,山东港口青岛港相继在山东、河南、陕西、新疆、河北、宁夏、甘肃等地主要物流枢纽城市,建设18个内陆港,通过铁路线实现互联互通,打造海铁联运输运模式。2019年3月,董家口港区铁路开通,大幅提升港区海铁联运能力。2020年矿石等大宗货物“铁路+水路”清洁运输占比78%,2020年完成海铁联运销量165万国际标准箱,同比增长18.4%,位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助推货物运输“公转铁”快速发展。
  “智慧港口”的先行者
  不同于传统集装箱码头,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是一个“5G智慧码头”,开创了全球低成本、短周期、全智能、高效率、更安全、零排放的全自动化码头建设先河,创造了超越全球同类码头单机平均效率50%、并且在商业运营条件下不断刷新世界纪录。
  碧海蓝天之间,偌大的码头和堆场生产作业行云流水,却无一名工人在现场。16台蓝色自动化桥吊矗立码头,从来自全球的巨轮上高效有序地装卸着集装箱,76台高速轨道吊在堆场上往来穿梭。不远处,桥吊远程监控员坐在操控室里,面对大屏幕,码头上每一处细节尽收眼底:自动化码头上的每一箱货物,经系统自动扫描抓取、运输后,需要经过远程监控员点击确认。
  与传统码头不同,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的系统会根据计划自动抓取集装箱,放置在指定位置。远程监控员只需要对关键环节、异常情况进行干预。
  不仅如此,疫情期间自动化码头还是工作者的保护屏障。2020年初,交通运输受疫情影响最严重时,防疫物资与生活物资运转需求迫切,自动化码头实现了集装箱装卸作业人员“零接触”,在保障物资转运的同时,为港口逆势增长带来发展契机。
  自2017年5月11日投产运营以来,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就多次刷新由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国内外知名的科研机构及高校纷纷向青岛港伸来合作的橄榄枝,一批国家省市重点科研项目启动、落地。2018年,青岛港联合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慧物流管理与智能服务关键技术”,是“智慧物流领域”的首个国家重点专项。
  如今在青岛港,自动化的鲜明特征贯穿全流程,基于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作业计划自动生成,操作系统TOS取代了繁琐的人工谋划:依据船箱信息自动生成作业计划,调度各类设备进入作业位置;智能化桥吊自动扫描船舶轮廓,生成最佳作业路径;光学识别系统实时获取箱数据,机器人自动拆装集装箱旋锁,完成岸边装卸作业;83台自动导引车与地面下的4万多的磁钉相互感应,实时位置信息反馈系统,动态计算最佳路径;激光防撞系统和超声波感知系统,保障车辆安全运行,自动完成集装箱运输;堆码集装箱能自动完成,高速轨道吊能根据系统下达的任务指令,自动完成集装箱的堆码、取送箱作业;还能自动采集集装箱信息,并完成放射性检测;无人闸口依据相关信息,自动完成外来拖车收发箱作业。
  在建设“智慧港口”进程中,青岛港全面植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带来管理的转型与效率的提升。2019年2月25日,在2019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青岛港作为全球首家应用5G技术的港口,出席“全球首个5G智慧港口发布会”,推广“智慧港口”建设经验。
  今年,山东港口青岛港智慧绿色港口建设再添新成果,由山东港口青岛港轮驳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船舶岸电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核心部分—智能岸电连接器和触摸屏控制系统,在全国乃至世界智能船舶岸电领域属于首创。
  此外,青岛港还在推进智慧港口与绿色港口的融合发展,建设老港区花园式码头、集装箱绿色示范码头、干散货无尘专业化码头和无气味液体化工码头,优化港口能源结构,加大机械设备、船舶等电能、液化天然气、氢能源应用和技术改造,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
  中国效率引领全球
  山东港口青岛港以规划设计、建设集成、商业运营三位一体,融合虚拟与现实两大空间,开创码头建设新模式。
  2015年,码头土建全面展开,一期建设历时3年多,完成了国外需要8至10年的任务。2016年,码头设备全面上岸,双活数据中心建成。2017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营。2期码头将建设周期再缩减一半,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力求资源效能最佳。
  与此同时,山东港口青岛港还构建了智能生产控制系统,统筹协调上百个生产要素,实现了对码头作业的全流程智能调度。首创港口大型机械“一键锚定”系统,破解港口行业防风安全的世界性难题;首创非等长后伸距自动化桥吊,实现了桥吊轻量化;首创轻量化、续航时间无限制的新一代自动导引车水平运输系统,节省换电站建设成本上亿元;首创三维可视化运维平台,以全场景可视化实时掌控生产作业状态;首创智慧监管系统,实现了无人、顺势、高效监管;首创堆场双向作业培训,提升效率20%。
  服务升级方面,青岛港大力推广智慧港口线上化服务,打通集装箱、散杂货业务等孤立的“数据烟囱”,完成集装箱进出口网上营业厅、出口网上营业厅、舱单传输平台等相关功能向“物流电商服务平台”的业务功能迁移整合,实现用户在一个平台上注册、登录,并进行业务咨询、计价和支付结算,让“数据多跑腿,让客户少跑腿”;全面推进提单化、设备交接单电子化,将客户原本需要跑多处、一个流程至少花费一天,压缩至只跑一处、4个小时办完。目前,青岛港客户网上业务比例由10%提升到80%以上,进口集装箱受理线上化比例达到90%。
  船舶靠离方面,加大技术攻关,联合海事、海关及市相关主管部门,解决渔船碍航,破解“雾航”难题,集装箱班轮平均每艘次等泊时间同比降低48%,前10大船公司每艘次等泊时间平均同比降低49.5%,保证雾季集装箱班轮的及时靠离,节约了船公司的运营成本;创新“套泊热接”等离新模式,让大船玩起来“抢车位”的游戏。根据估算,每一组热接船舶可为船公司节约约1.5小时船期,根据船舶大小不同,可为船公司节约2.5-4万美元的成本,同时将船集装箱泊位有效利用时间提高1.5小时,船舶靠离时间压缩65%以上。
  提升码头作业效率方面,据马士基、达飞等船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青岛港集装箱作业效率连续6年保持马士基航运全球靠泊码头作业效率第一,在达飞海运船公司靠泊的全球32家主要港口中综合效率排名第一,“航线管家”服务品牌建设初显成效。2020年以来,青岛港利用最先进的通信识别、操作系统,打造全球通过速度最快闸口,进口箱平均提箱是用时已缩短至23分钟,比2019年压缩5分钟,拖车过闸时间不足20秒。
  试点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作业新模式,集装箱在港区内不落地,避免重复吊装、搬倒和堆存。2020年实现“直提”“直装”1.7万国际标准箱,为企业节约成本。
  青岛港作业效率全球领先,也因此荣膺“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和“全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基础成就奖”。
  青岛港以创新的实践,传递着港口人对全球行业变革的深刻理解,肩负着中国港口转型升级与产业发展的使命。未来,青岛港将以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为起点,加快智慧绿色港口建设,推动港口转型升级,向着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目标阔步迈进 。
 

 

  

1071619504099_.pic_hd(1).jpg

水韵姜堰

会船甲天下,一梦到溱湖。

VCG111322116465(1).jpg

【本刊专稿】神秘三星堆的再发现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曾于1986年进行抢救性发掘的三星堆遗址,35年后,神秘、浪漫而又瑰丽的古蜀文明再次受到了全球的瞩目。

画报里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