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一带一路”成长方案
打造产业链枢纽
“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在于沟通以亚欧大陆为主体的区域产业链,形成区域内产业分工体系,并以产业的互补关系带动区域内的五通建设。城市尤其是核心城市凭借其对内影响力和对外联动能力,在“一带一路”和区域产业链建设中起着关键支点作用。作为核心城市的南京,其产业链枢纽地位建设也将产生“以点带面、以面促链”的效果。
《实施意见》表明,南京枢纽城市的战略目标之一是打造“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产业地标。而产业地标的抓手则是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备等南京的八大核心产业。这八类产业均具有技术密集型指向、产业辐射能力广、供应链集合能力强的特征,将带动南京市对内树立“链主”角色、对外塑造“桥梁”作用,最终完成产业链枢纽的构筑。
一方面,南京市的“链主”角色体现在能够聚集长三角的周边发展力量,引领长三角地区整体加入更大范围的亚欧区域产业链。南京作为长三角的龙头城市之一,以八大产业链为核心,并带动长三角整体对亚欧区域价值链的嵌入。同时,由这八大产业所辐射出的供应链体系,相继延伸至了镇江、扬州、芜湖、马鞍山等周边城市,从而形成以南京为中心的周边供应链网络。另一方面,南京市的“桥梁”作用体现在对外产业关联层面。八大核心产业也是当前全球化程度较高、国际分工属性较强的产业,不仅能够与欧洲、美洲、日韩等发达经济体开展技术连接,而且也能够对东南亚、南亚等发展中经济体提供上游原料和设备供应。南京市通过产品贸易形成对外供应—需求关系,带动了产业的对外关联,发挥着亚欧区域产业链与国内产业链相接轨的枢纽作用。
总体来看,南京市的产业链枢纽地位体现在发挥对内“链主”和对外“桥梁”的双重作用,从而形成国内产业链与亚欧区域产业链的“双循环”效应,从产业链构造层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
打造科技创新枢纽
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的要义之一,就是推动沿线国家的科技合作,带动区域内的产业升级,创造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南京市凭借自身优势,积极打造汇聚“一带一路”科创资源的创新名城。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下,南京按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部署,从“十三五”之初明确提出“让创新真正成为引领南京发展的第一动力”,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抓基础、建生态、强应用,科技创新潮涌南京,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南京位列全球第18位,实现自2017至2021年的 “四连跳”。科技创新的经济赋能作用,还需要有科技成果转化的承接平台,这是科技创新向应用转化的关键一步。
《实施意见》规划了南京市枢纽城市建设的六大行动,包括实施科技创新合作行动,推进“生根计划”,加快国际创新合作重要载体建设,构建全球创新资源合作新体系等。近年来,南京依托长三角的高新技术产业与江苏省的先进制造业优势,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前沿研发合作、应用生态合作、高端人才合作。其中,前沿研发合作的立足点在于克服国家“卡脖子”技术问题,紧密结合与国家竞争力高度相关的稀缺性技术,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弥补国内科技创新的短板;应用生态合作是构筑有助于科技转化的产业链体系,推动最新的科技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端产业生态体系;高端人才合作则是培育和引进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南京市、长三角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才交流,建设创新型人才互动机制。
总体来看,南京市在本地科技优势的基础上,通过研发、应用、人才三大领域的对外合作,以最终完成科技创新枢纽的打造。
打造基础设施枢纽
基础设施联通始终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南京位居长江黄金水道与京沪高铁的交汇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有助于南京打造辐射能力更强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枢纽。
首先,基础设施枢纽的打造,需要本地具有陆、海、空立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能够实现人员、货物流动的无缝对接,以提高互联互通的整体效率。在陆地交通方面,《南京市铁路枢纽总图规划(2016-2030)》顺利获批,以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全省的“米”字型高铁网络进入建设实施阶段。同时,中欧班列使南京近年来与欧洲的铁路运输关系日益紧密,在2021年完成了对荷兰蒂尔堡的首发班列。在航空运输方面,国家(南京)临空经济示范区顺利获批,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航线航班取得拓展,与1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直航;在海运方面,南京利用长江黄金水道优势推动江海联运,海港枢纽经济区功能日趋完善,形成直达日韩的近洋航线及国内主要港口的集装箱干线网络。
其次,基础设施枢纽的打造,不仅需要自身的运输能力保证,也需要平台的构筑,方便货运物流的集散、人员流动的多样化、多种交通运输的对接。各平台之间发挥点对点的作用,与运输线路共同组成了基础设施网络。《实施意见》中,南京梳理出首批5大类47个“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项目,主要包括区域航运物流中心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南京北站综合客运枢纽建设项目等在内的八个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就是要打造南京基础设施的集散、交流、融合平台,构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长三角地区的交通运输枢纽,从而推动形成横跨亚欧大陆的基础设施运输网络。
最后,利用投资助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南京承包了江苏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工程总量的41%左右,充分发挥了枢纽城市所应有的引领作用。据统计,截止2021年1-10月,南京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类工程投资项目共44个,累计完成营业额11.7亿美元,所占全市总量比重57.0%。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工程投资已成为南京对外投资的重要领域,也是南京利用投资发挥自身基础设施枢纽作用的重要体现。
打造文化交流枢纽
充满活力的文化交流,是民心相通的重要支点之一。作为我国六朝古都和江南文化的代表,文化底蕴是南京在文化交流领域打造枢纽城市的宝贵财富。
《实施意见》明确通过打造重大文化交流平台和活动,提升南京在对外交往交流中的国际影响力。南京对“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枢纽的打造着眼于以下几个角度:第一,深入推进“一带一路”人文合作交流。从国际文学家、漫画家、音乐家驻地南京计划,到成功举办“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南京以多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推动本地文化与国际文化的贯通,向世界传递南京城市名片。第二,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友好城市。近年来,南京市与“一带一路”国家沿线27座城市缔结友城关系,并依托这些“一带一路”沿线的友好城市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文化交流活动。第三,推动教育、医疗、旅游、体育等多领域、多方位的社会活动,以此带动文化枢纽城市的构建。多种贴近民众生活的交流方式,有助于推进南京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为南京的国际化建设和文化枢纽城市做出贡献。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交流枢纽的打造与民心相通建设密不可分。南京市在枢纽城市的构建中,注重从社会和民众层面出发,推动了本地文化和国际文化的交流,从而有力促进了文化枢纽城市的构建。
(本文图片均由南京市委宣传部提供)
会船甲天下,一梦到溱湖。
北京市公安局于9月11日上午在反恐怖和特警总队举办“听民意办实事 锻造公安铁军”第二批队伍教育整顿主题开放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