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461647100411333.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减贫之路:“一带一路”的繁荣之道

2021-12-30      

撰文/胡必亮 张怡玲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2021年4月2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强调,将本着开放包容精神,同愿意参与的各相关方共同努力,把“一带一路”建成“减贫之路”“增长之路”,为人类走向共同繁荣做出积极贡献。这两次重要讲话表达了中国希望通过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与世界分享减贫经验,并愿意与相关方共同行动,促进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美好夙愿。

  把“一带一路”建成“减贫之路”意义重大

  把“一带一路”建成“减贫之路”,既是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的积极回应,希望更多发展中国家也能尽快消除绝对贫困,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也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世界”“立己达人、兼济天下”的“天下情怀”。

  尽管经过多年艰苦努力,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前全世界的极端贫困人口(绝对贫困人口)已减少到了只有7亿多,但疫情给很多国家特别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全球范围内极端贫困人口大幅返贫。世界银行认为目前的返贫人口已超过1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到2030年的全球极端贫困人口会回升2亿多,总数预计达到10亿左右。因此,完成未来近10年的全球减贫任务将变得更加艰难。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到2030年要在全世界消除贫困(绝对贫困)。因此,不能任由疫情带来的返贫现象在全球蔓延,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都应该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尽快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继续推进全球减贫事业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相关各方应将共建“一带一路”与消减贫困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共建“一带一路”所带来的新机遇,更好地服务于全球减贫事业发展。

  从当前全球极端贫困人口的区域分布来看,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占了近60%,南亚国家占30%左右,其他的约10%分散在中亚国家、西亚北非国家和中东欧国家。这些国家几乎都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因此把“一带一路”建成“减贫之路”对于促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共建“一带一路”具有很强的减贫功能

  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个方面。其中,政策沟通是实现其他四个方面互联互通的基础和前提,同时需要重点关注互联互通与减贫之间的客观关系。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减贫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经济学界所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能够惠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经济包容性,因而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减贫事业具有积极影响。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将使公路运输边际成本降低25%,海上运输边际成本降低5%,最终带来全球实际收入增长0.7%(按2014年价格和市场汇率计算,相当于增加收入5000亿美元左右);到2030年,“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帮助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等贫困。很多学者关于“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它有利于提高贸易便利度、降低运输成本,也可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减少贫困,这样的效果在非洲大陆各相关国家表现得尤其显著。

  从贸易畅通的减贫效应来看,大量的研究表明,由于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贸易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从而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局面,因此畅通“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直接有利于促进相关国家经济增长,从而起到较好的减贫效果。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建设将促使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贸易增长2.8%至9.7%,世界贸易也因此受益,增长1.7%至6.2%之间。很多学者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多边贸易发展对减贫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通过开展广泛的多边贸易合作,有利于减少相关国家的贫困人口。

  从产能合作的情况来看,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中国有很多企业到相关国家投资办厂,在全球建立诸多产业园区。有从事服装鞋帽、电器产品等生产企业,也有雇佣当地劳动力建设农业生产基地的企业。这一方面带动了相关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了相应的出口增长,另一方面也提供了技术外溢的机会,促进了相关国家的经济增长,增加了当地人民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收入水平,这些都直接有利于减缓贫困。这种情况在东南亚和非洲国家比较普遍。

  尽管在金融发展与减贫关系问题上还存在一些争议,但大多数学者的实证研究结果还是支持金融发展对减缓贫困具有积极作用的基本结论。一些研究结果得出的相关性是金融发展水平每提高1%,可以使人均收入提高0.5%左右。如果考虑到普惠金融的影响,其相关性就会更强,作用也更大,而且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更稳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些基本结论。

  民心相通是指相关合作国家及其人民之间的沟通与了解,涉及到文化、社会、教育、科技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已证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框架下的教育合作使得相关国家的人力资本水平得以提升,特别是高等教育合作还有利于加快相关国家的技术追赶速度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这些对减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而对于贫困群体来讲,职业教育则为他们提供了劳动技能培训机会,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定向减贫的效果,成为减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也有利于提高农业、工业等部门的生产效率,加快经济增长和减贫速度。

  由此可见,“一带一路”的“五通”建设对相关国家在经济增长、就业机会增加进而实现减贫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为了从总体上把握“一带一路”对减贫的积极影响,需要结合实体经济来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商贸、产能和金融合作。这样才能真正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全球“减贫之路”。

  共建“一带一路”显现减贫成效

  “一带一路”建设实施8年来,一大批项目已经在世界各地务实落地,有些项目已顺利建设完成。仅我国央企在世界各地投资的“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就有3000多个,还有更多民营企业的投资项目。从实施情况来看,这些项目对于促进相关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减贫已经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肯尼亚建设的蒙内铁路,全长472公里,已于2017年5月建成运营,大幅降低了当地的运输成本,每年拉动肯尼亚GDP增长1.5个百分点,项目建设期间创造约4.6万个工作岗位,累计培训当地员工1.8万人。这些都直接为肯尼亚消减贫困做出了重要贡献。若从沿这条铁路线形成的经济区、小城镇以及以此而推进的东部非洲经济一体化发展来看,其长期的减贫效果就更大。

  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从2014年开始,在巴西连续中标了美丽山特高压输电一期项目和二期项目,建设世界上最长的±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跨越巴西的5个州,也已于2019年10月顺利完成建设任务并开始商业运行。该项目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巴西东南部大城市和工业中心及其人民用电紧张的问题,并为巴西人民提供了4.5万个新的就业岗位,为巴西政府缴纳了15亿雷亚尔税收,为社会公益项目捐资约3000万雷亚尔,为环保投入近1亿雷亚尔。国家电网还长期赞助里约热内卢贫民窟马累交响乐团、巴西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公益项目。

  中白工业园是中国和白俄罗斯在明斯克市合作共建的工业园区,是迄今为止中国在海外最大、合作层次最高的经贸合作区。园区目前为当地人民提供了超过5000个就业岗位,根据目前的数据估算,未来将能为白俄罗斯提供超过7万人的新就业机会。此外,在工业园建设过程中,通过项目分包的方式,已经给当地不少企业带来了经济红利。以2018年为例,园区建设所分包给当地企业的工程建设合同款和通过向当地企业采购建筑材料和设备的款项合计已超过1亿美元,向当地政府纳税超过了1500万美元。

  老挝是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国内存在着基数较大的贫困人口。老挝是典型的内陆国,既不靠海,陆路运输也十分落后,在中老铁路修建之前整个国家只有3.5公里的铁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与老挝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从2016年全面开工共建全长1000多公里的中老铁路(其中老挝段磨万铁路全长414公里),目前已经开通。

  中老铁路建成后首先不仅可以向北延伸与中国境内的玉磨铁路并轨通行,还可以向南延伸与泰国的廊曼铁路直接对接,既能将其产品卖到中国,也能南下卖给泰国或送到印度洋出海口销售到更远的其他国家,开辟自己的“海上贸易之路”,促进其贸易更快发展;其次,中老铁路贯穿老挝的多个省,沿线总人口200多万,人口密度较高,带动沿线土地升值,使当地民众受益;三是有助于带动老挝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四是促进老挝城市化进程,特别是有利于带动磨丁经济特区建设(规划将建成为一个30万人口的口岸城市),利用中国资本、人口、市场等因素促进老挝北部经济增长和人民脱贫致富。

  发挥“一带一路”减贫效果

  2019年4月,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谈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时,提出了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建设目标。他在解释惠民生时,讲到了一个思想、三个重点,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重点在于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

  结合中国成功的扶贫经验,在今后的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除了要考虑重大项目助力实现相关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外,也要考虑建设一些中小规模项目助力地方民众的减贫脱贫需要。正是基于中国的扶贫经验,从2017年开始,中国在老挝、柬埔寨、缅甸3个国家选择6个村庄,实施为期3年的“整村推进”和“精准扶贫”试验,结果表明中国的扶贫经验在这些国家是有效的。因此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时,要特别考虑到项目实施的减贫影响。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共建项目的减贫效应:

  一是通过“一带一路”基建项目建设实现基建脱贫,包括修建铁路、公路、港口,架设桥梁等方式,实现对贫困地区的“超级链接”。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农村公路里程数到2019年底已达420万公里,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这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的贸易增长。在试点的3国6村中,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减贫的思路清晰,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考虑到现代数字技术和销售方式的进步,我国贫困村通光纤和4G比例也都已超过98%,这有利于促进电商等现代销售形式的发展。

  二是通过“一带一路”产业项目实现产业脱贫,主要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如传统手工业、特色旅游、中草药种植,发展当地有优势的养殖业和庭院经济等,也包括自己创业、外出务工等方式实现脱贫,中国在这方面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二。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很多产业园区,也都吸收了大量的当地青年,给他们提供了就业岗位,对增加其家庭收入具有重要意义。3个试点国家的6个试点村在这方面的探索也是比较成功的。

  三是通过“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实现脱贫。主要是雇佣一些员工从事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岗位和职业,既促进绿色发展,也通过增加新的就业机会实现脱贫。

  四是直接通过援助方式帮助受援地区及其人民减贫。中国近年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6个100”项目支持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6个100”项目主要是指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开展100个减贫项目、100个农业合作项目、100个促贸援助项目、100个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项目、100所医院和诊所、100所学校和职业培训中心,这些项目在这些国家的减贫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全球减贫事业紧密结合,不仅可以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全球减贫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可以通过助力全球减贫事业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出新需求、注入新动力,促进其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胡必亮: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

  张怡玲: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研究生

  

   

1071619504099_.pic_hd(1).jpg

水韵姜堰

会船甲天下,一梦到溱湖。

DUAN9831.png

听民意办实事 锻造公安铁军——北京市公安局举办第二批队伍教育整顿主题开放日活动

北京市公安局于9月11日上午在反恐怖和特警总队举办“听民意办实事 锻造公安铁军”第二批队伍教育整顿主题开放日活动。

画报里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