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461647100411333.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希望之路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2022-01-29      

撰文/陈文玲
  中国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和最重要的交往者,积累了难以替代的历史信任。8年前,习近平总书记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在继承和深化了古丝绸之路文化内涵的同时,更为全球化注入了感召力、凝聚力,使之成为新时代为人类和平发展、共享发展、包容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的“中国方案”。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8年来,中国已同140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8年来,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

  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新形势,对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新形势。总体上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大方向没有变,国际格局发展战略态势对我有利,共建“一带一路”仍面临重要机遇。在新发展格局下,共建“一带一路”积累的存量资源弥足珍贵,中国市场潜力将得到充分激发,为世界各国创造更多需求;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进一步敞开,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中国对外合作将不断深化,同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

  在“一带一路”这一跨国经济合作行动中,作为积极的倡议者、推动者、参与者,我们要更扎实、更有章法地开展相关工作。更加主动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和工作进行对接,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动“一带一路”更多内容转化为国际组织的决议、标准、规则、议案。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带一路”核心理念,使“一带一路”倡议真正成为全球公共产品,使之具有更高境界,超越民族、国家、意识形态造福于人类。

  人类命运共同体诠释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国优秀传统“和文化”理念一脉相承,适应当代世界文明多样化发展的现实需要,植根于中华民族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和与世界其他民族包容共生的文化基础之上,本质是包容互鉴的文明观、百家争鸣的文化观以及和而不同的价值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汲取“天下观”与“和文化”的思想精髓,通过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攸关中国前途命运的中国梦与攸关世界各国前途命运的世界梦紧密连接在了一起,向世界更多国家分享中国智慧、中国经验,既使世界发展成为中国的机遇,又使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的机遇。

  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西方传统的国际关系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过去西方国际政治学宣扬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秩序”“日不落帝国安排”“雅尔塔秩序”以及所谓的“华盛顿共识”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思想基础和语言表达。“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和中小国家提供平等机会参与全球治理并在国际市场上分享发展机遇和成果的可能。这是对旧有以西方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一次大扬弃,将会推动世界经济从分离分割走向互联互通,从民族宗教和意识形态的对抗性博弈走向文明超越,形成整体之和大于部分之和的全球化社会和全球人类新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超越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一带一路”通过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实现互利共赢,是对仍在奉行零和博弈、丛林法则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回应。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更多国家人民群众渴望共享发展机遇、创造美好家园的憧憬和期待,让合作共赢超越二十世纪至今的地缘对抗,创造出实现更高视野、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且具有普世价值的思想和理念,适应人类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新全球观”,成为21世纪的人类新文明。

  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思想”一脉相承,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未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当代化的崭新思想境界。在全球性挑战面前,越来越多的人认清了一个道理: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包打天下。唯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胸襟,“穷则变,变则通”的眼光,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迫切呼唤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人们深入交流,增进彼此理解。

  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成为全球公共产品。“一带一路”之所以成为中国为全球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就是因为作为核心理念和目标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责任担当。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的前途命运已前所未有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为“一带一路”建设寻找最大公约数,彰显大国智慧与气度。“一带一路”的古丝绸之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各国谋和平、求发展的愿望比以往更加强烈,沿线各国的前途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成为最受欢迎的全球新型公共产品,成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分享市场、投资、贸易收益,分享绿色发展环境的重大机遇,也成为发达国家发挥资金、智力、服务等优势参与第三方合作的新机遇。

  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在更加持久的和平共处中获得生产力跃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代表着人类维护世界和平的先进世界观,“一带一路”是世界和平发展的载体与通途。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快速发展并改变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但是世界范围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和信任赤字空前膨胀,引发战争风险、经济风险、金融风险、能源风险、粮食风险的因素也在上升,个别国家成为既有国际秩序、国际规则的搅局者、破坏者和肇事者,他们不仅“退群”,破坏各国为了维护和平大局、保护生态等形成的国际共识或条约,甚至有可能瓦解现有国际机构或者体系。全球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便利化自由化的发展趋势,正在与把国家利益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的民粹主义展开激烈博弈,人类社会面临新的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也是人类情感共同体与安全共同体。而“一带一路”则把世界多样性和各国差异性转化为促进世界经济合作、安全合作的活力和动力。中国已经不再是孤立或封闭于世界的国家,而是与世界联系在一起的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求中国必须与其他国家一道同呼吸、共患难,共同抵御外部风险和挑战。

  人类命运共同体绘就人类更加文明和美好的明天。“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一条连接中国与相关国家地区的感情纽带。“一带一路”给了更多国家和地区休戚与共的依存感,给了通过共同努力解决发展困难的力量感,更重要的是,立足于各相关国家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通过提升文化的相互开放水平,推动不同文明交流碰撞,形成更具包容精神的多样性文化,汇聚和释放文化促进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实现更有效率、更具包容性、更可持续的增长,“一带一路”成为在新型经济全球化大潮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破解人类面临世界性难题的必然选择。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均衡性显著上升,人类社会面临近几十年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历,使各国人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人类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无论是应对疫情,还是恢复经济,都需要走团结合作之路,都应该坚持多边主义。促进互联互通、坚持开放包容,是应对全球性风险和危机、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由此来看,“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认识跃升和伟大实践,也从哲学和价值观的高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仅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也成为闪耀在“一带一路”上深邃的思想之光。

  陈文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员

  

   

1071619504099_.pic_hd(1).jpg

水韵姜堰

会船甲天下,一梦到溱湖。

DUAN9831.png

听民意办实事 锻造公安铁军——北京市公安局举办第二批队伍教育整顿主题开放日活动

北京市公安局于9月11日上午在反恐怖和特警总队举办“听民意办实事 锻造公安铁军”第二批队伍教育整顿主题开放日活动。

画报里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