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461647100411333.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心联通”:国之交在民相亲

2022-01-29      

撰文/孙宜学
  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要实现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建设新目标,实现中国和沿线国家人民的“心联通”,这实际上始终是“一带一路”共建的“初心”。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基础,也是最终目标。只有民心相通,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合作才能深度融合,共同构建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的中外人文生态体系。

  政治互信是“心联通”的基础

  在“一带一路”的“五通”目标中,政策沟通排在首位。政策沟通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体、政体、经济体制、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各个不同,要合作,首要任务就是沟通。

  沟通畅则合作顺,联动才能实现,共建才能实施,共赢才能变现。因此,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合作多方要建立相应的政策沟通机制,将政策沟通作为工作常态,就相关建设计划、规划和项目进行充分交流,共同制定推进步骤,协商解决出现的问题,集各国政策为一体,协同为“一带一路”在所在国的推进提供政策支持。

  目前,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战略对接、规划对接、机制平台对接和项目对接,对政策沟通的要求更高,也更迫切。政策沟通首先要建立合适的平台,使参与各方都可平等地分享“一带一路”共建红利,既“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

  政策沟通的重要一环是文化政策沟通。文化政策直接影响着经济政策、外交政策等领域的沟通,是“心联通”的温暖路基。“一带一路”倡议是多国合作,单靠一国政策无法完成,文化则可以消解各国之间有形无形的障碍,形成共同认识,在此基础上实现政策沟通。俗话说:“浇花浇根,交人交心。”“一带一路” 要做到行稳且远,就必须做好文化沟通。

  语言互通是“心联通”的前提

  2016年7月,教育部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将“促进沿线国家语言互通”作为中国与沿线国家教育互联互通的基础。2021年1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拓展双边和多边语言政策和语言文化交流合作”,“推动将语言文字交流合作纳入政府间人文交流机制、‘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建设工程”。

  语言是打开一国文化的钥匙,也是心联通的基础和纽带。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必须共同探索确立语言文化合作新模式,形成共同经验、共同理论,从而拓展语言合作的新路径,形成新范式,实现语言共同体意识新认同。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三大洲,相关语言涵盖了世界九大语系的不同语族和语支。“一带一路”要“五通”,首先就应该解决语言互通之困。其中的一个有效手段,即充分发掘中国和沿线国家语言所共有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在各自发挥民族语言文化融通功能的同时,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语言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趋同存异,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实现“一带一路”语言文化资源的共享共生。如,中国在主导推动“一带一路”文化经典化的过程中,既要向沿线国家贡献中文和中华文化精华、以中国智慧推动沿线国家民族语言保护与传承健康发展,更要努力实现中国语言文字与沿线国家、世界各民族语言文字的融会贯通、多维交汇、协同传承,从而使中国和沿线国家的语言文字都能更切实服务于“一带一路”、服务于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增速发展,“一带一路”日益成为中外人员交汇最频繁的场域,既有中国外派人员,也有大量所在地人员。中资企业落户当地后,与所在地人民的日常生活结合度高,就像一根根毛细血管遍布所在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可以作为直接有效的中外语言交流通道。这需要充分调动沿线国家中资企业促进语言互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未来应加强对“一带一路”中资企业语言资质审核,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企业文化主体,并对中外从业人员进行语言文化知识培养和跨语言跨文化交际技能培训,提升语言沟通的专业意识和实际效能。在条件许可的国家或地区,可以以中文作为“引水”,即试行外方职工入职中文能力测试,制订中文准入制,编写行业中文读本等等,这不但能促使中资企业内的外方员工更加重视中文学习,而且可以带动当地民众认知中文和中国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营造出中外语言和谐交流交汇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最重要的是,使沿线国家中资企业成为中国语言文字走出去的平台,更切实对接所在地社会生活,以语言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促进民心联通。

  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综合实力必将持续提升,语言助推“一带一路”作用会更加突出,中国和沿线国家语言文化会更加有机融合。着眼长远,应进一步强化语言文字工作的“一带一路”意识,尽快确立语言文字共建工作和“一带一路”建设新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推动中国和沿线国家从语言命运共同体构建角度一体规划,区别推动,资源共享,动态协调,使语言文字工作从广度与深度两方面更加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一体化发展格局。

  复合型人才是“心联通”的未来

  实现“心联通”,是“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标准之一。而能否源源不断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符合共建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则决定了“心联通”是否能持续畅通。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到的国家或地区增长速度加快,与之相应的人才需求持续增长且越发复杂。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人才需求不尽相同。如,非洲和拉美更需要建筑行业人才,亚洲更需要交通运输人才等。但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一带一路”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落差。

  “一带一路”复合型人才是既具有专业知识和文化理解、全球思维、社会融入、沟通能力,又掌握一定的中外文化知识,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专业人才,应具有新视野新思路新风貌,具有更加主动承担“心联通”的意识和能力。而目前人才培养的教学组织模式多以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养成学生一定的创新意识为主要目标,以掌握解决国内相关实际问题能力为原则,培养的人才创新意识偏弱、综合能力不足,无法适应“一带一路”建设对复合型人才的实际需要。

  “一带一路”建设所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在全面、切实、准确调研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情、舆情和人才需求现状的基础上,聚焦核心问题、瓶颈问题,依托国内外已有的“一带一路”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探索跨专业、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理论与实践模式,创建创新培养“一带一路”复合型人才的针对性教学组织模式、课程体系和专业改革实施方案,出版新型系列教材,形成可本土化、跨本土推广的人才培养模式。秉承“通识基础、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的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专业建设方案和针对性课程体系,设置“一带一路”语言文化课程模块,辅以教学实验平台和创新实践体系,建立质量保障机制,营造学科交叉融合环境,创建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复语能力(除母语外,较为熟练的掌握两种以上的外语)、跨文化交流能力、管理能力等为目标的课程模块,形成基于“一带一路”需求的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并推动形成跨学科、跨专业、跨文化、跨校企的“大团队协同授课”模式,及时开发、编写有效融入人文素养、跨文化能力培养元素的“专业+”系列教材,按照个体视域、家庭视域、中国视域、世界视域四个维度,以科学性、实用性为标准,涵养“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国际视野”育人元素,形成“一带一路”教材体系,引领“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结构性改革。

  共建“一带一路”旨在实现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造福百姓。人才既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也是这一目标可持续实现和提升的保证。只有这样,“一带一路”发展才能获得持续不断的人才支撑,“一带一路”“心联通”的建设目标也才会通过一代代建设者更加顺利地实现。

  孙宜学:同济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

  

   

1071619504099_.pic_hd(1).jpg

水韵姜堰

会船甲天下,一梦到溱湖。

DUAN9831.png

听民意办实事 锻造公安铁军——北京市公安局举办第二批队伍教育整顿主题开放日活动

北京市公安局于9月11日上午在反恐怖和特警总队举办“听民意办实事 锻造公安铁军”第二批队伍教育整顿主题开放日活动。

画报里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