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652862222487.pn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一带一路”建设 要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2-06-07      

撰文/王海峰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一带一路”倡议是21世纪新型全球化的一面旗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新发展格局都是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大战略举措。2021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指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要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要统筹考虑和谋划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共建“一带一路”,聚焦新发力点,塑造新结合点,为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工作提供根本遵循。

  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高质量

  共建“一带一路”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根据当前发展阶段、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部署,对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冲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

  “十三五”期间,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趋势性变化,世界经贸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大国博弈日趋复杂,经济全球化步入低谷期,数字科技数字经济成为大国新的竞争焦点。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导致各国经济出现大幅波动,国际经贸合作受到严重影响,造成全球经济深度衰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激化了地缘政治风险和冲突,引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全球通胀压力显著增大,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大。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中国通过国内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释放自身发展动力,提升社会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可持续性,更好应对我国部分领域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风险和世界经济格局剧烈变动的挑战,参与并推动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和符合大多数国家利益的新型全球化。

  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苦练内功,筑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基础。近年来,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以及内部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使我国经济也面临着多重压力。中国尽管在2020-2021连续两年交出了让世界瞩目的成绩单,但是依然持续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多方压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大循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新一轮的市场化改革,有利于中国聚焦内部挑战,苦练内功,进一步筑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基础。

  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努力实现我国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应对风险挑战,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处理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自主与开放的关系,不仅是在中长期进一步激活我国经济内生动力的内在要求,也是充分发挥我国大国经济的规模效应和超大市场的集聚能力,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塑造我国在国际经济循环中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是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方面会进一步激活国内创新活力,释放市场竞争效率,使各级政府、企业、智库和民间组织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合作;另一方面,也会创造新需求,通过深化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贸、投资、产业、数字、科技、环境、人文、安全和卫生健康等领域的合作,为相关国家经济复苏、稳定和发展提供新机遇,打开新空间,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一带一路”成为新型全球化的一面旗帜

  “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精髓,也为新型全球化注入新理念。“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世界经济增长打开了新空间,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新思维,为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搭建了新平台,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应对各种风险的希望之路、应对疫情的健康之路、经济回归正常的复兴之路和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凝聚国际合作共识、破解全球化难题的一剂良药。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目前,中国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五大洲大多数国家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成功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规模、内容、成果日益丰富。发布《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与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近100项标准化合作文件。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新型全球化提供联通能力。基础设施联通不断深化,一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好参与新型全球化创造了条件。比雷埃弗斯港、亚吉铁路、蒙内铁路、中老铁路等一批重大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项目建成运营,成为相关国家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循环的重要引擎。中泰铁路、匈塞铁路、雅万高铁、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冲击,中欧班列“逆势而上”,2021年运送货物146万标箱,货值749亿美元;开行量超过1.5万列,增长22%,连续两年突破“万列”,是2016年的9倍,年均增长率达55%。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新型全球化注入新动能。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投资合作逆势而上,成为新型全球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为促进世界经济恢复和地区经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115979亿美元,增长23.6%;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203亿美元,增长14.1%;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12亿美元,增长36.0%,均高于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平均增长速度。成功举办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落地,积极推进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建设,并发起《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新型全球化保驾护航。成立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MCDF),发布《“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29国财政部门共同核准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积极推动第三方市场合作,签署了一批第三方市场合作谅解备忘录,发布了《第三方市场合作指南和案例》。推动构建长期、稳定、可持续及风险可控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累计与2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了双边货币互换安排,与1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业务,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覆盖7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上海交易所国际交流合作中心成立。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推动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货币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挂牌并开展交易。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新型全球化提供民心支撑。围绕文化、绿色、健康、科技、扶贫,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民心相通建设。稳步推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发布绿色照明、绿色高效制冷、绿色“走出去”三项行动计划。向亚非拉等国派出50多个援外医疗队,向12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20多亿剂疫苗和新冠肺炎疫情紧急援助。建设两批33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稳步推进“丝绸之路”政府奖学金项目,与共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农业和扶贫合作项目。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推动新型全球化注入新理念,提供新动力。未来更需聚焦新发力点,塑造新结合点,统筹谋划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要畅通陆上通道,优化海上布局,为双循环提供有力支撑。重点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中亚中俄中缅油气管道建设,统筹硬联通和软联通,加快完善各具特色、互为补充、畅通安全的陆上通道,促进中西部地区更好地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要深耕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的合作,围绕中东、非洲、拉美和中东欧国家,优化海上布局,提升比雷埃夫斯港、吉布提港、汉班托塔港、胶漂港和瓜达尔港的综合服务保障能力,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要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衔接,推动进口来源多元化。“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是构成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基础板块。要利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落地带来的政策红利,利用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吸引日韩澳新等相关国家的直接投资,深化以亚洲生产供应网络和消费市场为依托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拓展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在油气、煤炭、粮食、矿石和金属原材料等国际大宗商品的合作,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动进口来源多元化,确保国内大循环所需能源资源和其他进口产品的安全供应。

  要稳妥有序拓展合作新领域,主动塑造新结合点。应稳妥有序开展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新领域合作:加强抗疫国际合作,继续向共建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助力相关国家逐步建立免疫屏障;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信息共享、产业合作和能力建设,深化生态环境和气候治理合作;深化数字领域合作,发展“丝路电商”,构建数字合作格局。要实施好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打造开 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

  要聚焦民生工程,打造标志性优质工程。民生工程是快速提升共建国家民众获得感的重要途径,是帮助相关国家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方式,也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民心支柱。一要聚焦一批标志性扶贫项目,利用我国脱贫攻坚积累的经验和实践,帮助相关国家寻找适合自身国情的减贫模式,共同把“一带一路”建成“减贫之路”。二要选择一批生态环境项目,利用我国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国际合作经验,帮助相关国家建立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示范项目,共同把“一带一路”建成“绿色之路”。三要发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的作用,拓展与国际组织和多边金融机构的合作,加强统筹谋划,鼓励第三方合作,选好项目。要从大局出发、于细微处着眼,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合作精品。

  王海峰: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综合研究室主任

  

   

1071619504099_.pic_hd(1).jpg

水韵姜堰

会船甲天下,一梦到溱湖。

DUAN9831.png

听民意办实事 锻造公安铁军——北京市公安局举办第二批队伍教育整顿主题开放日活动

北京市公安局于9月11日上午在反恐怖和特警总队举办“听民意办实事 锻造公安铁军”第二批队伍教育整顿主题开放日活动。

画报里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