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65544858644711-1.pn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绿色投资拉动绿色贸易

2022-07-27      

撰文/朱文彬  李一君
  随着绿色复苏成为全球经济恢复政策的核心关注之一,随着绿色发展的理念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中之重,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各国共享有韧性的、包容的、可持续的发展机制提供平台,为共建国家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气候协定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绿色“一带一路”为促进经济复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导致经济出现严重下滑,遭遇债务上升和汇率波动加大等问题。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积极开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力图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包容性发展,推动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

  目前,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各国合作的共识与基础。以东盟为例,东盟大部分地区处于赤道附近,太阳能丰富;缅甸、越南、老挝等水能资源丰富,印尼和菲律宾是全球地热能蕴藏量最高的国家。东盟各国在退煤计划、碳交易及定价、碳税、净零排放目标上都做出了一定的承诺,其中五个东盟国家签署了全球煤炭转型清洁能源声明。2021年是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合作年。双方共同举办了中国—东盟环境合作周、中国—东盟气候投融资对话、中国—东盟区域红树林保护实践研讨会等20余项活动,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在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实现较大规模发展。

  发展绿色经济合作有助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实现自身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消除气候治理鸿沟,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开展绿色经济合作有助于提升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环境竞争力。“绿色”不仅仅是环境领域的事务,还可延伸至经济领域,可以为政治、教育、文化等领域的绿色转型奠定基础,推动各国共同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发展绿色经济需要解决“绿色融资”工具匮乏和“绿色技术”成本劣势等问题,通过加大绿色基础设施投资,以重大绿色交通、绿色能源基础设施合作为抓手,充分利用各国资源禀赋和分工特点,将各自内部具有特色的科技能力和环境合作需求,转变为绿色合作方面的广阔空间。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绿色投资机制有助于发展绿色贸易,优化“一带一路”贸易结构,提升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全球产业链地位,促进世界价值链良性发展。

  “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实践

  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对建设绿色“一带一路”和支持沿线国家实现绿色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金融机构可以为“一带一路”绿色项目提供融资,满足沿线国家的绿色投资需求;另一方面,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机构和国际金融机构可以在中国发行绿色债券,直接为绿色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此外,中国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制定对接国际绿色标准、发展绿色金融市场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可以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借鉴参考。

  从当前中国金融实践来看,绿色金融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为共建国家(包括中资机构)环保企业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这类金融产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投资、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二是利用金融市场及金融衍生工具来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表现为碳交易市场与碳金融相关的产品和服务。

  在绿色信贷方面,所有银行均在信贷方面控制对环境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项目和支持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项目贷款。与普通债券相比,绿色债券在用途上更强调募集资金的“绿色用途”,主要集中在二氧化碳减排、能效提高和环境改善三大领域。绿色债券有助于缓解期限错配对中长期信贷的约束问题。绿色保险通常是指与环境风险管理有关的各种保险计划,其实质是将保险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工具,以应对与环境有关的一些问题,包括气候变化、污染和环境破坏。目前,中国绿色保险主要方式是“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碳交易与碳金融方面,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于2021年7月16日开市,包括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所、天津碳排放权交易所和重庆碳排放权交易所。

  中国主要金融机构通过贷款、股权、债权等多元化渠道支持“一带一路”绿色项目。据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21年9月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一带一路”投资报告》,2020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金额首次超过煤炭投资;2021年上半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煤炭(煤电和煤矿)投资为零。中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积极践行绿色理念,承建了多个绿色投资项目。如肯尼亚蒙内铁路项目,成为当地保护生态环境的样板工程;多家光伏企业积极出海,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了多个光伏项目。我国金融机构以股权投资形式在南亚、东南亚“一带一路”国家参与大量风电项目,在孟加拉国、阿富汗、越南和巴基斯坦投资了相当数量的光伏项目;国家开发银行为赞比亚提供贷款建设了近1600个太阳能磨坊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丝路基金和国际金融公司共同为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提供了银团贷款,预计项目建成后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70万吨;工商银行有利支持中国和巴基斯坦各省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站等项目;光大集团于2020年4月成立“一带一路绿色股权投资基金”,支持“一带一路”绿色发展。

  2020年以来,中国绿色信贷第一大贷款行国家开发银行在“双碳”背景下加大力度支持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明确境外合作的方向与重点。开发银行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管理开发银行的客户及其重要关联方在建设、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给环境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及相关风险,包括与耗能、污染、土地、健康、安全、移民安置、生态保护、气候变化等有关的环境与社会问题。

  中国进出口银行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中,从严管控境外化石能源电力项目,同时通过支持技术升级帮助高碳排放项目减排。创设“制造业转型升级贷款”,支持制造业企业绿色化和智能化,同时引导社会资金共同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作为“一带一路”银行家圆桌会议的组织方和“一带一路”绿色指数(于 2019年 4 月发布)的发起方,中国工商银行在《赤道原则》及国际金融公司《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政策和绩效标准》等自愿性国际规则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制定了工行强制性环境规则,执行“绿色信贷一票否决制”,这意味着任何未能通过环境评估测试的借款人或项目都不能获得信贷。工行还提出了对监控、识别、管控以及降低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具体要求。工行在新规则中要求及时向违反环境或安全生产规定的企业发出警告,并将环境和安全事故纳入风险管理模型。

  在贸易层面,在中国进口贸易结构中工业制品占比最高,其中电力机械、器具及电器零件是中国出口最多的产品,也是中国进口量最大的工业制品。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达到17954.25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2.6%,最大的出口品类是机电产品,包括电机、电气设备以及锅炉、机械设备等零部件。中国改变对外投资结构,调整为以绿色能源、绿色制造投资为主,能够极大促进相关电机、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等中间产品的出口。绿色贸易又会继续带动相关产业链的投资,形成投资促进贸易—贸易拉动投资的正向循环关系。

  加快建设绿色“一带一路”,有助于全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后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创造投资机会。绿色“一带一路”投资有助于构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新格局,各国遵循共商共建共享、高质量、可持续和惠民生等原则,以自身良好的绿色发展资源优势,建立绿色“一带一路”全方位合作机制。在此过程中需以绿色金融为支撑解决绿色资金不足问题,以绿色贸易、绿色技术转让为抓手,促进效益互补,促进“一带一路”分工协作体系,提升产业链价值链水平,以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朱文彬: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

  李一君: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

  

   

“奋进新时代 聚力新征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益宣传海报征集展示活动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