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65544858644711-1.pn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丝路文化符号 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运用

2022-07-27      

撰文/焦维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

  文化符号对外传播的效果直接影响国家形象建构的成效。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是中国国际形象实现从“他塑”到“自塑”过渡的战略与路径。

  2013年,习近平主席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标志着中国从全球化参与者到塑造者身份的转变。在此过程中,中国应构建什么样的国家形象,助推“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使其国际社会积极塑造者的身份得到沿线国家认同?

  “丝路金桥”的视觉化分析

  纵观近几年我国大型外事活动:从 2017年5月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直至2021年服贸会,“丝路金桥”景观是唯一出现在会议现场的视觉符号,并在海内外主流媒体报道中作为国家形象的视觉符号频频出现。“丝路金桥”还作为2018年中宣部组织撰写的权威理论学习读本《新时代面对面》封面形象和英文版封面进行全球推广,成为中国国家形象“自塑”过程中的有效实践,同时为“他塑”提供了亲和、友善、坚定、包容的良好基调。

  “丝路金桥”较好把握了中国形象塑造中的视觉元素运用。

  在色彩方面,使用了一种最辉煌的光泽色——金色,使之成为众人注视的焦点。并通过蓝天、白云与鲜花等冷暖色调搭配,凸显和谐、愉快、热烈、明快的友好氛围。

  在造型上,“丝路金桥”选取我国最古老的“赵州桥”形体,将“桥”作为主体语言符号,更加容易唤起民族文化的自信,也更容易在世界文化图腾中寻找到自己识别特征。

  “丝路金桥”的桥形结构由近两万块透明“金砖”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花”组成。“金砖”以制作琥珀的材料与工艺,将丝绸制作的手工花——陆上或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近百座城市的国花或市花,融进长城砖大小的透明砖体内,寓意“沟通之桥”,承载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及美好愿望。国花是国家性格的象征,是民族文化的符号。“丝路金桥”用晶莹剔透的“金砖”、沉浸在金色中的盛开花朵向“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表达爱和尊重,使中国国家形象变得温暖浪漫,内涵更趋丰富立体。

  丝路文化符号在视觉化展示过程中并非是孤立的陈列品,而是可以巧妙地使观者将画面内容和符号的内在意义联系在一起。“丝路金桥”作为新时代中国形象的视觉符号,高度再现和浓缩中国历史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辉煌,以中国的温度与善意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友好姿态。

  “丝路金桥”蕴含着各国之间共筑全球发展,共促世界繁荣的宗旨与理念,还向外界展示了中国愿意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发展,携手并进,凸显出中国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外交理念。

  在“丝路金桥”的视觉符号呈现中,“笑脸”出现的频率较高。在东西方不同的文明中,“笑脸”常被作为跨文化符号出现,传达积极乐观、热情真诚的情感。

  通过“丝路金桥”,让世界了解中国,看到中国的爱与胸怀,也通过这座桥,让每一个国家和它的公民能够进入具体的互动交流中,最终用艺术的力量达到心灵的相通。

  丰富视觉符号  传递国家理念

  以往国内外媒体在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时,比较倾向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使用,较少采用中国现代文化的代表符号。现代中国文化符号的缺失和对中国国家理念的认知不够,会导致中国在西方媒体中的“他者形象”与中国实质的“自我形象”出现一些错位、甚至割裂的情况,以致于外国受众对中国的认知一直停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上,从而无法实现中国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共融。

  丰富中国符号,创造更多能代表中国形象的现代文化符号并不意味着忘记传统、忘却历史,而是将现代的中国符号作为一种补充,与传统的中国符号相互配合、相互联系,共同展现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中国,使“中国符号”更加丰富、更加多元。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和话语权的提升,中国国家形象需要多元化当代化的视觉符号体系。将传统的中国文化符号赋予现代化气息、创造出更多更丰富的视觉符号来展示当代中国形象,是构建中国形象的关键所在。文化视觉符号需要成为中国文化与理念的载体,在作品与人和环境之间建立一种新的空间秩序与心理秩序,引导观者与作品产生共鸣。

  焦维: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奋进新时代 聚力新征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益宣传海报征集展示活动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