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让思想披甲执锐前行

—国内首部系统评估中国智库发展的著作出版

2024-04-10      撰文/本刊记者 周瑾

  2024年2月3日,“思想何以坦克?——《思想坦克:中国智库的过去、现状与未来》新书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商务印书馆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等高校、智库及媒体的专家学者就中国智库当前发展状况与未来走势做了深度探讨。《思想坦克:中国智库的过去、现状与未来》(以下简称《思想坦克》)一书同时在此次研讨会上首发。

  《思想坦克》一书是国内首部系统评估与研究智库千年发展史、十年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状况及全球思想竞争下的智库未来走势的学术著作。据该书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介绍,书名取自“智库”英文名“think tank”的中文直译,意在纠正人们对智库行业的狭义认识,即“智库”不只具有报送内参、政策咨询等“咨政”功能,更要有像坦克般的进攻力、干预力。

  《思想坦克》一书梳理了中国智库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回顾中国智库的历代制度演变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代智库发展历程,寻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本土根脉,对西方学界对中国缺少“专家政治”与现代社会意义下专业分工的误解进行了正本清源;本书从智库与学术在行业主体、行为旨趣、工作内容上的千年分野史讲起,从政策关联与经济关联两个维度,对研究行业做了政府政策研究人员、学术学者、智库学者、咨询公司研究等四类划分。还从国际经验、价值理念、运营方式等三个方面阐释了智库与学术研究的差异;本书同时阶段性评估十年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进展与不足,认为智库把握“时、度、效”的能力直接决定了智库对决策、社会与世界的影响力,并通过鲜活案例对智库运营经验进行了分享。书中借用了“价值链”一词形容全球智库的思想竞争,建议全面释放中国智库对外话语潜能,转变思路,讲好“中国故事”。呼吁中国智库要有国际视野,立足于全球变局,才能在后疫情时代再显优势。王文表示,希望用“亲历生死”的心得、直抒胸臆的笔触,为从事对外交往、智库与咨询行业及公务系统人员提供一些启发与创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以来,中国智库迅猛发展。据多项评估报告显示,中国智库目前已超过1000家,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智库数量大国。但正如《思想坦克》一书所分析,中国对外话语权还远远未达到与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匹配的程度。

  在此次研讨会上,围绕《思想坦克》一书产生了热烈的讨论。以下摘录了部分专家观点,以飨读者。


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 顾青:

  当前,我国智库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在帮助政府决策、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种新型组织机构,智库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巨大的挑战。目前,决策者、智库从业者及学术界对智库研究的态度和认识都需要进一步深入。梳理中国智库的发展现状,探索中国智库发展的特点和不足,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可喜的是,已经有不少智库从业者和研究者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与理论思考中不断探索解决问题、克服不足的方案。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研究中心总经济师 陈文玲:

  当下,中国并不缺乏思想,而是思想的释放传播链条出了问题。智库的国际化发展好比在大海里游泳,不仅需要会游泳,还需要有辅助工具。中国智库发展需要提升“软竞争力”,尤其是创造思想品的能力,提升创造议题、理论概括的能力。同时,当前中国智库的国际传播能力尚需提高,应该打造类似达沃斯论坛那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交流平台和载体。当今时代不仅要求智库学者具有思想力,同时要求智库学者具备学习力,思想要有穿透力,还要具备竞争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原所长 房宁: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中国智库建设从无到有、由弱渐强,取得了显著进步。中国智库已经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有别于一般社会科学研究、以国家与社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为主的专门研究部门。在充分肯定中国智库建设取得的成绩与进步的同时,更要看到中国智库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一,智库研究的专门化、专业化水平不高;第二,智库研究的衡量和评价标准、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未来,中国智库的发展和水平的提升,主要取决于智库评价标准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当务之急是在多年来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智库评价的标准和机制。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朱旭峰:

  中国智库在自主话语体系的构建上有两大困难:一是概念、理论主要来自西方,如政治学、公共管理等。大量学术经典文献的概念都是早期西方学者提出来的;二是大众媒体、学术期刊等传播平台大多被西方国家掌握,要在这样的传播平台上发表对中国积极友善的观点很困难。因此,建设中国智库主要应加强四方面能力:提升自身学术底蕴和研究能力;贡献基于事实的观点和证据;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加强媒介传播和国际对话。

 

环球时报英文版执行副主编 卢静娴:

  西方对中国进行舆论战、认知战的成本非常低,但对其澄清、回应却需要付出大量的外交资源。中西方“舆论脱钩”的现象开始出现,需要思考中国思想的力量要向哪里传播。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国家应该是发力的方向。在一些理念上,中国已经开始发挥引领作用,特别是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吸引力愈加凸显。在中西方舆论脱钩大背景下,全球南方是未来的发力点。

 

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黄日涵:

  要让中国智库在国际舞台“大展身手”,需要有体系性的建设,以解决“说不好,不好说,不说了”的问题。在智库层面应该建立“智库特区”,给予智库在国际舞台发声更多的政策空间;给予智库在出国审批、用人制度、渠道建设领域灵活的空间。在学科建设上,“区域国别”“国家安全”“政治学”应统筹协调,要说实话、说真话,为国家发展献计献策。

image001.jpg

南昌舰党委•奋进深蓝写忠诚

寥寥星光伴航,中国海军航母编队正组织夜间训练。首次加入航母编队的国产万吨大驱南昌舰担负伴随警戒任务。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