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俄建交75年。
75年来,中俄关系历经风雨,历久弥坚,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树立了大国、邻国友好交往、合作共赢的典范。
作为世界主要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俄双方打造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冷战旧时代的大国关系新范式,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基础上,坚持永久睦邻友好,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中俄关系75年发展历史得出的最重要结论,就是两个相邻的大国之间,必须始终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平等互信、照顾彼此关切,真正为双方的发展振兴相互提供助力。
今年也是中俄文化年的开启之年。在四分之三个世纪的交往中,文化交流不仅成为两国人民互学互鉴、相互了解的桥梁,更在不断推动双边人文交往的日益深化。作为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交往对增进相互理解、弘扬睦邻友好传统、赓续两国人民世代友好、夯实双边关系社会基础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在此背景下,我们走近中俄政府人士、专家学者和文化人士,或通过采访,或邀其撰文,一方面回顾两国建交以来走过的不平凡发展历程;另一方面,以中俄文化年为契机,展现两国在人文交流方面的丰硕成果,以期为中俄友好的世代传承、为两国人民的相知相亲注入新动力。
诗人郭小川曾说:“不走南疆,不知新疆如此天高地广;不到喀什,不知新疆如此源远流长。
在南海之滨,一朵象征盛世的莲花傲然绽放,历经25载春秋,见证了“一国两制”实践的辉煌成就。
公元前223年,秦楚激战。黑夫和惊兄弟在战场上写下家书报平安,那一片木牍是战时暗夜里最亮的光。如今,这封家书被展出于湖北省博物馆云梦分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