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721206749657-1920.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中俄文学交流渐入佳境

2025-01-21      撰文/张洪波

  中俄文学交流源远流长,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搭建起两国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拉近了民众间的心灵距离。回顾两国75年来的发展史,特别是最近十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中俄文学交流与发展的时代特点。

  新亮点频现 

  根据中国国家版本馆发布的数据,2014-2023年,中国翻译出版俄罗斯图书704种,呈逐年增长态势。普希金、托尔斯泰等文学大家的经典作品仍是中国很多出版社的长销品种,其次就是俄罗斯儿童青少年文学、自然文学、科普科幻和人物传记等。

  另据俄罗斯版本图书馆发布的数据,2014-2023年,俄罗斯翻译出版中国图书308种,品种主要有儿童青少年文学、科幻文学、网络文学、当代文学等。特别是最近几年,俄罗斯图书市场上的中国科幻文学、网络文学作品销量骤增,在俄掀起了中国科幻和网文热。中国知名科幻作家刘慈欣(Лю Цысинь)、郝景芳(Хао Цзинфан)等受到俄读者的欢迎,相关书籍一直处于畅销榜前列。

  而在网络文学方面,中国网络作家墨香铜臭(Мосян Тунсю、Priest)、天下归元(Тянься Гуйюань)等作品热销俄罗斯。很多网文小说在俄第一次印刷数量就达到上万册,有的甚至超过十万册。2022年墨香铜臭的玄幻小说《天官赐福(Благословение небожителей)》第四卷首印12万册,进入俄罗斯畅销书排行榜,成为俄罗斯图书市场中国当代作家作品销量第一名。

  2024年4月,俄罗斯图书联盟根据各大书店销售情况发布了2023年度畅销书排行榜,《天官赐福》第一卷和第三卷分别位居2023年俄罗斯畅销书排行榜第三名和第六名。据了解,2023年,墨香铜臭的网络作品在俄总发行量达50万册,超过俄罗斯全年销售中国图书的总量,销售额近1亿卢布。

  推进高质量翻译

  文学交流过程中,翻译对于增进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发挥着巨大作用。过去十年,中俄两国通过多种方式,推动文学作品的高质量翻译。

  2019年,俄罗斯翻译研究院和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设立了“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2020年12月,陈方凭借译作《我的孩子们》(作者:雅辛娜Ясина)、赵桂莲凭借译作《阳光闪耀Солнце сияло》(作者:库尔恰特金А.Курчаткин),于明清凭借译作《臆想之狼》(作者:瓦尔拉莫夫)获得首届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一二三等奖。2024年6月,刘洪波凭借译著《拉夫尔(Лавр)》(作者:叶夫盖尼•沃多拉兹金Евгений Водолазкин),骆家凭借译著《旷野——孪生子:艾基诗选》(作者:艾基著),王丽丹因译著《比萨斜塔》(作者:普图什金娜)荣获第二届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一二三等奖。通过举办类似活动,选拔能力出众的翻译者,中俄文学翻译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

  与此同时,高质量的文学翻译也得到中俄社会的广泛关注。2018年,中国自然文学作家黑鹤的《黑焰(Черное пламя)》获得“比安基国际儿童文学奖(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ная премия В.Бианки)”;2022年,余华凭借长篇小说《兄弟》和该书的译者德雷吉斯(Ю.Дрейзис)获得俄罗斯“亚斯纳亚·波良纳”(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ная премия “Ясная Поляна)”文学奖;2023年10月,笔者翻译的俄罗斯当代儿童文学作家尼娜·达舍夫斯卡娅(Нина Дашевская)的童话《剧院老鼠的船长梦(Театральный капитан ТЕО)》出版一年半后入选深圳读书月组委会评选的“年度十大童书”,上市不到三年已经销售3万余册。

  期待更多图书出版

  2014-2023年十年间,中国翻译出版俄罗斯图书704种,俄罗斯翻译出版中国图书308种。仔细分析这些图书,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仍是中国出版社的首选,俄罗斯的童书、科普、自然文学开始受到中国读者的青睐。

  现在,总部位于中国南宁的接力出版社出版的“俄罗斯金质童书”系列图书,已连续出版当代俄罗斯优秀童书11种,逐渐形成规模。以刘慈欣为代表的中国科幻文学、以墨香铜臭为代表的网络文学在俄罗斯十分畅销。与之相比,在国际上与刘慈欣齐名的俄罗斯科幻作家卢基扬年科的多部作品在俄本土市场超级畅销,而且多部作品被搬上银幕,但是在中国市场却没有达到与刘慈欣在俄市场一样的畅销度。类似情况需要双方仔细分析,瞄准市场需求,找到图书编辑和推广的最佳途经。

  回顾近年来两国的文学互译情况,在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已有古华的《芙蓉镇(В долине лотосов)》、张洁的《沉重的翅膀(Тяжелые крылья)》、王安忆的《长恨歌(Песнь о бесконечной тоске)》等被纳入“中俄经典与现代文学作品互译出版项目”,得到两国政府的支持,在俄罗斯出版发行。中国作家迟子建撰写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也在翻译之中,计划明年在俄出版。随着中国众多经典文学在俄面世,标志着中俄文学交流进入一个新时期。

  2024-2025是中俄文化年。两国文学界以此为契机,加大了文学和翻译的合作。2024年上半年,俄罗斯翻译出版的中国文学作品超过60种,其中相当数量为网络文学。值得一提的是,莫言的《檀香刑(Смерть пахнет сандалом)》俄文版今年首次出版,这是莫言在俄出版的第七部长篇小说。与此对应,俄罗斯文学界对中国传统文学、科幻文学、网络文学的评论文章日益增多,一些俄学者还撰写了关于刘慈欣、莫言等中国知名作家的研究论文。

  从中俄紧密的关系来看,文学翻译与交流能够让文明互鉴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为增进中俄两国的情感奠定坚实基础。 

  张洪波: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副会长兼总干事

image017-f.jpg

幸福的笑脸就是喀什最璀璨的风景

诗人郭小川曾说:“不走南疆,不知新疆如此天高地广;不到喀什,不知新疆如此源远流长。

2341733473215_196.jpg

盛世莲花映华章

在南海之滨,一朵象征盛世的莲花傲然绽放,历经25载春秋,见证了“一国两制”实践的辉煌成就。

GSS00708.jpg

筑文化基石 守博物初心

公元前223年,秦楚激战。黑夫和惊兄弟在战场上写下家书报平安,那一片木牍是战时暗夜里最亮的光。如今,这封家书被展出于湖北省博物馆云梦分馆。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