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721206749657-1920.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跨越国界的书法情缘

2025-01-21      本刊综合报道

  梁赞州,距离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约200公里,在其西部的奥列罗沃村中矗立着一座独特的文化建筑——世界书法博物馆。这是俄罗斯首家书法艺术主题的博物馆。馆内珍藏着来自世界70个国家500位书法名家的5000多件作品,其中,中国书法作品约为300件。

  博物馆的创立者是俄罗斯索科利尼基会展中心董事长、私人收藏家阿列克谢·萨布罗夫。作为中国文化的爱好者,他一直致力于用书法这一跨越国界的艺术语言,编织起中俄两国人民心灵相通的纽带。

  “对书法的热爱将我们联系在一起”

  世界书法博物馆(原名“当代书法博物馆”),创办于2008年8月,最初位于莫斯科索科利尼基公园,后于2022年搬至梁赞州。谈起博物馆的创立初衷,萨布罗夫表示,这源于一次惊险的飞行经历。2007年,他乘飞机出差,正读到一篇关于书法艺术走向消亡的文章时,飞机遭遇强烈对流,机舱里陷入一片恐慌……幸运的是,很快便恢复正常。而萨布罗夫手中始终握着那本杂志,“当时就觉得必须和这篇文章的作者见上一面,共同为书法的未来做些什么。”这次经历仿佛是命运的安排,引领他走向创办书法博物馆的道路。

  就这样,书法博物馆于2008年在莫斯科诞生,旨在展示多元文化背景下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我们的博物馆是为数不多收藏世界各地书法珍品的博物馆之一。”萨布罗夫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各具特色的书法作品中,中国书法作品占有特殊的地位。萨布罗夫透露,早在2008年建馆之初,博物馆就收录了不少中国书法大师的墨宝。目前收藏的300幅中国书法作品大部分也都是由书法家本人向博物馆捐赠的。在萨布罗夫看来,中国书法有着独特的魅力,蕴含着古老的智慧。“在中国,书法不仅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文化独特韵味与魅力的化身。正是通过书法,我才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萨布罗夫说,他几乎去过中国所有的省份,与各式各样的书法家和艺术家见面交流,“正是对于书法的热爱,把我们紧密联系在一起”。

  “文化是增进两国民众相互了解的桥梁”

  借助于书法这一媒介,萨布罗夫精心策划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其中不乏与中国有关的项目。比如2019年为纪念中俄建交70周年,在俄罗斯国家杜马大楼举办的“伟大的俄罗斯与中国书法展”,在莫斯科索科利尼基展览中心举办的“伟大的中国书法与国画展”。萨布罗夫表示,这些展览大获成功,吸引大量民众前来参观。展览期间举办的书法、绘画大师班门庭若市,人们争相体验书写象形文字的乐趣。“中国是一个大国,也是我们的近邻和重要的伙伴。通过这些展览,俄罗斯民众得以一窥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博大精深。”

  2020年,萨布罗夫的文化事业再添新章,这一年他创立了俄罗斯古斯里琴和中国古琴博物馆。之所以选择这两种乐器作为博物馆的主题,他的解释是,这两种琴外观上相似,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体现了各自民族的精神和性格。“古斯里琴是俄罗斯精神的象征,而古琴则是中国精神的体现。”

  目前,萨布罗夫和同事们正在紧锣密鼓筹备着纪念中俄建交75周年的中国文化展。这一展览将在梁赞克里姆林宫及奥列霍沃村两地同时举办。除了中国书法和绘画,展览还将展示中国服饰、乐器、盆景等,力图为俄罗斯民众带来一场全方位、沉浸式的中国文化盛宴。 

  萨布罗夫深谙文化交流对于中俄两国的重要意义。“俄罗斯和中国都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而文化则是增进两国民众相互了解的桥梁,缺乏对彼此文化的深刻认知,政治和经济的合作便难以深入。”在他看来,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有助于俄罗斯民众对中国民众产生更加真挚而深厚的情感,反之亦然。因此,他对2024—2025年举办“中俄文化年”满怀期待,相信这将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与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培养新一代友好的使者”

  从上世纪90年代末,萨布罗夫就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从那时,他的事业轨迹就与中国紧密相连。当时他所在的公司在中国的第一个办事处就设在了上海。彼时,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迎来飞跃。作为这一历史进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萨布罗夫亲眼目睹了浦东新区的崛起,各类交通基础设施的飞速提升,工业领域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然而,令萨布罗夫更为动容的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习俗和历史依然倍加珍视,年轻一代对老一辈满怀敬意。“正是这些促使我去探索研究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书法。”  

  如今,萨布罗夫不仅身体力行推动中俄民间人文交流合作,更将这份热情融入到家庭的教育中。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几乎都在学习汉语,学习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每次去中国出差,我都会带着我的孩子。一方面希望他们能够亲眼见证、亲身体验中国氛围和能量,另一方面,我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两国未来的合作培养新一代友好的使者!” 

image017-f.jpg

幸福的笑脸就是喀什最璀璨的风景

诗人郭小川曾说:“不走南疆,不知新疆如此天高地广;不到喀什,不知新疆如此源远流长。

2341733473215_196.jpg

盛世莲花映华章

在南海之滨,一朵象征盛世的莲花傲然绽放,历经25载春秋,见证了“一国两制”实践的辉煌成就。

GSS00708.jpg

筑文化基石 守博物初心

公元前223年,秦楚激战。黑夫和惊兄弟在战场上写下家书报平安,那一片木牍是战时暗夜里最亮的光。如今,这封家书被展出于湖北省博物馆云梦分馆。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