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动态
深化对非“一带一路”合作。2024年9月4日至6日,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召开。非洲所有53个建交国的领导人和非盟委员会主席与会,联合国秘书长以及30多个国际和非洲地区组织代表出席。峰会期间,中非领导人一致同意将中非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同时,我国总共与30个国家建立或提升了战略伙伴关系。
9月5日下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办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高级别会议举行,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现代化发展平台”。中方有关部门以及非洲国家和区域性组织的代表约350人参加会议。
中方在致辞中指出,非洲是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伙伴,中非加强战略对接,深化务实合作,取得了一批实打实、沉甸甸的合作成果。中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互补优势明显、合作前景广阔,中方愿同非方树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杆,给双方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此外,中非峰会前,9月3日,在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尼日利亚有关部门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经济发展领域交流合作、重点领域三年合作计划、核能合作等四份合作文件。其中,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同意进一步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推动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重点领域开展互利合作,更好增进两国人民福祉。
同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尼日尔和贝宁有关机构在京签署标准化合作协议,进一步加深中国与非洲国家的标准化合作与标准协调对接,推动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截至目前,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已与7个非洲国家和区域标准组织签署了8份标准化合作协议,为39个非洲国家的500余名标准化官员持续开展标准化交流培训,有效促进中国标准与非洲标准相通相容。
强化经贸投资和科技创新合作。2024年9月11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商务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在北京举行。中方领导人强调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努力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更多知识产权力量。一是携手支持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深入践行国际科技合作倡议,推进数据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提升知识产权审查质量效率,以不断涌现的科技成果带动形成更多知识产权。二是携手实施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侵权行为,推进更大范围地理标志互认互保,探索推动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电商知识产权保护,助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三是携手推动高效益知识产权运用,综合利用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版权等,促进创新型经济、品牌经济、区域特色经济和创意经济发展,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四是携手促进高效能知识产权全球治理,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方面的积极作用。
9月20日,2024年“一带一路”贸易投资论坛在北京举行。多位驻华使节和来自66个国家、地区的500余名政商界代表出席论坛。中国贸促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工商界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主力军、践行者、贡献者,各国企业间的务实合作是“一带一路”美好愿景变为现实的关键所在。希望各国工商界深化互联互通,以实际行动助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培育创新亮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朝着更加智能、更加绿色的方向发展;加强供应链合作,推动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
金融领域,9月10日,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北京举办“3500亿·口行在行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交流会。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高校以及50余家企业代表参会。交流会上,进出口银行发布了“ESG表现提升”专项金融服务方案,助力企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会议期间,进出口银行还举办了“深化共建‘一带一路’传统领域合作”“培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新增长点”两场平行论坛,银政企学各方代表围绕共建“一带一路”重点、热点问题展开交流研讨。
地方参与态势
多式联运、中老铁路货运班列等物流通道持续开通。2024年9月2日,“海南自贸港—西部陆海新通道—新疆”多式联运专列成功首发,大宗货物可通过海南自贸港综合物流枢纽,从“海上丝绸之路”途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对接至“丝绸之路经济带”,将进一步推动建立跨区域的物流网络和服务体系,促进海南自贸港与北部湾经济区、内陆地区协同开发。
9月24日,一列装载22个集装箱、463.5吨新疆产葡萄的冷链班列从新疆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出发驶往泰国曼谷,这是新疆开行的首趟中老铁路国际冷链货运班列。班列沿中老铁路一路向南,经磨憨口岸出境,在老挝万象转公路运输,最终抵达泰国曼谷。
本月,“南航757”轮由广东湛江港宝满集装箱码头启航驶往海南洋浦港,标志着“并行港”物流模式改革试点首票业务成功落地。货轮在洋浦港中转和装载部分货物后,继续前往深圳蛇口港将外贸货物过驳到远洋直航班轮上,启程出口土耳其、希腊等国。该模式下,深圳、湛江、海南三地企业可以在同一班轮上自主集拼内贸外贸、进口出口、空箱重箱等六类货物,在三地试点港口间根据物流需求随装随卸,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并行、水陆多式联运并行、港口间多向喂给并行,大幅降低集装箱物流成本。
经贸展会陆续举行。2024年9月24日,第二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现场对接促成109个项目成功签约,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国内重大投资合作项目93个、国际经贸合作项目16个。9月7日,湖南—尼日尔经贸深度合作对接会暨湘尼经贸深度合作联动功能区签约仪式在长沙举行,这是湖南在非洲建设的首个联动功能区,联动功能区选址尼日尔首都尼亚美市,总规划面积约6900亩,目前已吸引钢结构厂、发电厂、石膏厂等10余家企业签约入驻。
2024年9月4日,陕港金融界合作交流座谈会在香港举行。近年来,陕港两地金融领域合作交往密切,香港已成为陕西第一大外资来源地和陕西企业境外上市的主要资本市场。此次交流座谈将全方位促进两地金融要素融通、市场互联互通,助推陕西一体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金融高水平开放。
文旅、体育领域推进民心相通。9月12日,“美好安徽与世界对话”2024安徽文旅(布鲁塞尔)推介座谈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欧洲旅游委员会举办。活动中,着重介绍了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及安徽康养(大健康)产业。安徽省茶企非遗传承人分别推介了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和祁门红茶。徽茶搭配比利时巧克力成为全场焦点。
2024年9月23日,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代表团团长大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来自亚洲32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代表团团长及代表参会。会上,组委会向各参赛奥委会介绍赛事最新筹办进展,围绕竞赛服务与竞赛场馆、运动员村、反兴奋剂、亚奥理事会大家庭服务、注册制证、收费卡、餐饮住宿抵离服务等17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9月19日,2024北京文化论坛在京开幕。中外嘉宾表示,要加强文化传承,秉持对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珍惜之心,推进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深入挖掘文化遗产多重价值,使文明基因和符号融入现代生活和日常空间。要推动文化繁荣,遵循艺术规律,发挥作家艺术家创作个性,激发人们利用互联网广阔空间进行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推出更多有益于世道人心、增强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要深化文明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广泛开展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增进各国人民相互理解和友好情谊。
本文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供稿,成员包括组长翟崑,副组长娄晓希,组员田刘毅、杨耀源、王乐阳
诗人郭小川曾说:“不走南疆,不知新疆如此天高地广;不到喀什,不知新疆如此源远流长。
在南海之滨,一朵象征盛世的莲花傲然绽放,历经25载春秋,见证了“一国两制”实践的辉煌成就。
公元前223年,秦楚激战。黑夫和惊兄弟在战场上写下家书报平安,那一片木牍是战时暗夜里最亮的光。如今,这封家书被展出于湖北省博物馆云梦分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