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动态
数字经济合作增添新动能。2025年1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多个部委推动开展“一带一路”建设数字领域相关合作,助力开拓共赢发展新空间。
1月15日,国家发改委与斯里兰卡外交、外国就业和旅游部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对接的合作规划》,提出在基础设施和物流、贸易投资等领域加强务实合作。
1月18日,第二次中泰数字经济合作部级对话在泰国曼谷举行。工信部与泰国数字经济和社会部就数字技术应用、数字人才培养等开展深入交流。双方一致同意用好中泰数字经济部级对话机制,分享成功经验,挖掘新的合作增长点,为产业界合作营造良好环境。
绿色低碳合作持续深化。本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多个部委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助力共建国家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在政策沟通领域,1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格林纳达气候变化、环境和可再生能源部关于绿色低碳发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签署,双方将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在绿色发展、节能和提高能效、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交流合作。
在本月召开的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生态环境部表示。今年将做好中国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和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期间环境与气候有关工作,办好第六次上合组织环境部长会,稳妥开展与重点国家双多边合作,深化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质量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
地方参与态势
政策沟通新年开门红。本月,多地召开“一带一路”建设相关会议,在政府报告中提出了相关要求,为接下来一年的工作提出指引,并出台了各领域相关的政策支持。
1月4日,海南出台《关于促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旨在增强法律服务机构发展活力,扩大法律服务队伍规模,形成多元化、高层次的法律服务供给体系,建成具有海南自由贸易港特色并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法律服务业聚集高地。
1月13日,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黑龙江省要推动贸易稳增长提质效,巩固大宗商品等传统领域贸易,拓展机电产品等高附加值品类出口、水产品等新兴品类进口;扩大边境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支持企业开拓欧盟、南美、东南亚、非洲等多元化国际市场,扩大汽车及零部件、农业机械等地产品出口等。
1月9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了《长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要求长春发挥东北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面向东北亚开放门户等功能,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加强与蒙东地区城市合作,加强长春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同,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空中丝路和中欧班列持续上新。本月,湖北、吉林、辽宁等地通过开通航空、铁路货运增加与挪威、俄罗斯、中亚等地的贸易往来,在促进我国优势货物对外出口的同时,加大对国外优势产业和货物的进口力度。
1月14日,顺丰航空一架B767-300型全货机搭载着2500余件货物从鄂州花湖国际机场飞往挪威首都奥斯陆。“鄂州—奥斯陆”是花湖机场今年开通的第6条国际货运航线,也是顺丰航空新年在鄂州开通的首条国际货运航线,预计每年可为鄂州往返奥斯陆提供超1万吨航空运力。出口货物主要是快件、电商货物等,进口货物主要以挪威海产品、高科技设备等为主。
1月23日,东北亚铁路集团暨珲春铁路口岸对外开放工作交流会在京举行。大会以“互联互通,共商共赢”为主题,以推动中俄双方务实合作深入发展为目标,聚焦中俄珲春—马哈林诺铁路口岸高质量发展,助力吉林省对外开放。
1月20日,重达18吨的散热器板片成功装车运往沈阳中欧班列编组站。本次通过中欧班列经阿拉山口运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散热器板片,不仅是海城2025年中欧班列首单,也是近三年来海城首批通过中欧班列出口的货物。该散热器板片是板式换热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同行业竞争中具有较强的市场优势。
多地拓展经贸合作伙伴。本月,丝路经济成为关注热点。1月18日,“2025年丝路方舟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聚焦“一带一路”第一个十年合作成果和宝贵经验,展望第二个十年机遇挑战和创新方略,并进行了相关圆桌讨论。论坛上,北京丝绸之路合作与发展促进会宣布成立证券专业委员会、财经专业委员会、文化体育专业委员会、中国美专业委员会。
1月8日至10日,第二十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在天津举办,论坛以“聚新质生产力谋可持续未来”为主题,来自新加坡、泰国、中国香港等多地区政府主管部门和贸促机构负责人、众多国际行业和商业协会以及多家知名展会企业负责人参加本次论坛,开幕式发布了《天津倡议》,为全球会展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还举行了注册会展经理(CEM)和注册国际会议经理(CIEP)颁证仪式。
1月10日,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组织召开了企业对接交流会,来自中国、蒙古国的70多位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详细介绍了各自企业基本情况和合作需求。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重点围绕供应链管理、跨境电商现代物流、进出口商品加工贸易、贵金属精炼加工等领域展开全方位推介,推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内蒙古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多个重点经济合作项目。
海南、内蒙古金融融通取得突破。海南在金融领域一直有着示范效应,新年则继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中共海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海南省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夯实数字金融发展的数据、基础设施等基础,完善数字金融治理体系,强化金融支持数字经济和促进数实融合,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向数图强”。
在中国人民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指导推动下,内蒙古首笔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落地,实现与蒙古国债券市场业务互通。本月,蒙古国郭勒莫特银行通过结算代理行——中国农业银行二连浩特分行,以直接投资模式参与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并购买国债100万元,成为内蒙古首笔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
城市合作、绿色发展、外交领域促进民心相通。1月16日,以“共建中国—东盟友好家园:城市开放与合作”为主题的“世界市长对话·南宁”活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开幕,来自中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8个国家的市长、市长代表及专家学者等参加活动,就城市开放与经济合作、人文交流与文化交融、城市治理经验等议题开展探讨交流,主活动现场共达成签约项目14个,涉及各东盟国家,交流合作范围包括友好城市、经贸、物流运输、教育、旅游等,对外合作投资超33亿元。
1月11日,由“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共同举办的“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发展对话在重庆举行。来自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国的绿色发展领域专家,香港品质保证局、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机构的负责人,与重庆生态环境领域的专业人士齐聚一堂,为携手推动“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发展建言献策。
1月19日,“一带一路”驻华外交官联盟在北京成立,作为各国驻华外交官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和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增进文化理解与认同,并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世界影响力。“一带一路”驻华外交官联盟由波黑驻华使馆、赞比亚驻华使馆、古巴驻华使馆、马来西亚驻华使馆等多家驻华使馆等共同发起。
(本文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供稿,成员包括组长翟崑,副组长娄晓希,组员胡鑫、杨耀源、韩卓希)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蛇被誉为“小龙”,是龙图腾的原型之一,从甲骨文、《山海经》的记录,到青铜器、画像石上的图像,蛇成为象征智慧、顺利、长寿、祥瑞的文化符号。
在南海之滨,一朵象征盛世的莲花傲然绽放,历经25载春秋,见证了“一国两制”实践的辉煌成就。
公元前223年,秦楚激战。黑夫和惊兄弟在战场上写下家书报平安,那一片木牍是战时暗夜里最亮的光。如今,这封家书被展出于湖北省博物馆云梦分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