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2019年 >> 【中国外文局70周年】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 正文

70年,那些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杂志

2019-09-18      来源:北京周报网

图为中国外文局旗下多语种期刊创刊号封面。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也是中国外文局建局70周年。 

  在北京百万庄大街24号,中国外文局(也称“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大院里有这样几家杂志,他们是新中国最早的向世界说明中国、讲述中国故事的杂志,也是当时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屈指可数的窗口,至今仍是国际传播的主力军! 

  70年来,他们忠实记录新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向国外读者报道中国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介绍博大精深中华文化。 

  应运而生 肩负重托 

  新中国建立之初,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新中国的封锁,打破封锁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的真实情况成为当务之急。 

  1949101日,新中国成立当天,原北京国会街26号楼,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在此诞生,它是今天中国外文局的前身。 

  195011日,《人民中国》(英文版)创刊。这是新中国第一本外文期刊,新中国向世界打开了第一扇窗,新中国的声音从此传向世界。 

  随后不到10年时间里,新中国第一份综合性世界语杂志《人民中国报道》、第一本大型综合性画报《人民画报》、第一份面向西方读者的文学杂志《中国文学》、综合性月刊《中国建设》(后更名《今日中国》)、第一份英文周刊《北京周报》等相继创刊。新中国的对外出版发行事业由此起步。 

  建国之初创办的这些杂志,凝聚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大量心血,或指导批示,或是题词勉励。 

  《人民画报》的刊名,是毛泽东亲笔题写的。周恩来总理为《人民画报》审定稿件达3年之久。 

  周恩来对外文局杂志的编辑出版倾注了很多心血。《中国建设》《北京周报》都是在他的直接倡议和指导下创办的。 

  1954年,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走上国际舞台。周恩来强调中国与国外互相了解的重要性。他说,我们应当有一本英文周报,及时向国外阐明我国的内外政策,介绍我们的革命和建设成就。周恩来亲自确定刊名的《北京周报》于1958年创刊。 

  196335日,《北京周报》创刊5周年的纪念茶话会原打算在北京饭店举行,但总理建议改在北京周报社的食堂举办。总理来到中外工作人员中间,与大家握手、交谈。周总理举杯祝词时说:“我们要通过各位朋友的努力,使《北京周报》在五大洲更广泛地发行。”那一天,正好是总理65岁生日。 

  《中国建设》是宋庆龄一手创办的,刊名也是宋庆龄起的。几十年间,尽管国务繁忙,身体多病,但宋庆龄为杂志撰写的文章达30多篇。她仔细阅读每一期杂志,常常写信给编辑部,为杂志选题提出具体意见。“她甚至亲自把杂志装在信封里寄给她国外的许多新老朋友,用她那优美的很有特色的手写字体写上地址。”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向世界打开了大门。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外文局的对外报道工作高度重视 ,给予了亲切的关怀。 

  江泽民为《北京周报》手书“中国之窗 世界之友”,并为北京周报社旗下专门面向非洲读者的《中国与非洲》杂志题写了刊名。邓小平对《北京周报》文版调整作出重要批示,为《人民画报》题词;江泽民为《今日中国》题词“更好地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服务”,在《今日中国》创刊50周年时发来贺信,并亲切接见名誉总编辑爱泼斯坦。胡锦涛为《北京周报》纪念中巴建交55周年专刊致辞。201512月,习近平为《中国与非洲》杂志“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专刊”致辞。 

  特别是20199月,习近平为外文局建局70周年发来贺信,极大地鼓舞了外文局全体中外员工积极投身对外传播事业的热情。 

  群贤毕至 海外生根 

  在国家领导人直接关怀下,外文局聚集过一大批中外文化名人,如茅盾、巴金、萧乾、丁聪等文化大家;刘尊棋、杨宪益、林茂荪等翻译名家;爱泼斯坦、沙博理等外国专家和国际友人;段连城、沈苏儒等对外传播理论先驱。 

  宋庆龄在《中国建设》创刊后特邀国际问题专家陈翰笙、与邹韬奋一起先后创办过《大众生活》等报刊的金仲华、国际著名记者爱泼斯坦以及唐明照、鲁平(后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等加盟到编辑团队中来。 

  爱泼斯坦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起就追随宋庆龄从事抗日工作。长期担任《今日中国》杂志的总编辑,70岁之后担任名誉总编辑。爱泼斯坦是为数不多的几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国裔人士,也是为数不多的长期担任一本中国杂志总编辑和名誉总编辑的外国裔人士。著有《中国未完成的革命》《人民之战》《历史不应忘记》《西藏的转变》《见证中国》等。爱泼斯坦把毕生精力都无私地奉献给了《今日中国》(《中国建设》),为中国的对外宣传报道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沙博理,2011年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这是该奖举办四届以来,首次颁给在华人领域极具影响力的拥有中国籍的外国裔人士。1954年沙博理来人民画报社工作,一生向外国介绍中国,直到2014年辞世。他一生翻译了20多部中国文学作品:《新儿女英雄传》《水浒传》《家》《春蚕》《保卫延安》《创业史》《林海雪原》《月芽》《邓小平》等。著有《我的中国》等。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其翻译的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这一英文版本被认为是“信、达、雅”兼备的绝妙译作,他因此赢得中国文联最高翻译奖。 

  各家杂志社编辑部里,外国专家和国际友人来了去,去了来,年复一年。他们中还有邱茉莉、戴妮丝、路易斯•卡提欧、魏璐诗、戴乃迭、李莎…… 

  2004年,《今日中国》阿文版和西文版率先开始在对象国“本土化”运作。之后英文《北京周报》在北美,日文《人民中国》在日本,韩文《中国》在韩国,俄文《中国》在俄罗斯,英法文《中国与非洲》在非洲,中国报道社在泰国先后都实现了本土化运作,利用其海外优势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日文《人民中国》杂志的策划、版式设计和印刷全部在日本完成。《今日中国》阿文版和西文版的发行量已由最初的每年几千份分别增加到12万份和15万份,成为中东地区报道中国的最权威杂志和拉美人民打破西方新闻封锁,了解真实中国的窗口。 

  目前,外文局已在海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6个海外机构。 

  70年来,中国外文局这些杂志始终如一地履行着“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神圣使命,开门办刊,走国际化道路,向世界讲述着中国故事,成为沟通中外的桥梁。 

  事实说话 真实报道 

  人民画报社办公楼大厅里,创刊以来的800多张杂志封面按年月顺序展现,是新中国历史生动的定格。一张张封面图片讲述着新中国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个大时代中的细微变化。  

  宋庆龄亲自为《中国建设》撰写《真实报道的传统》一文,强调杂志的报道要实事求是,要有事实说话,要具体生动。毛泽东赞赏《中国建设》“用事实说话”的办刊方针,称“对外宣传就是应该这样做”。 

  “我的文章是用脚走出来的”“只有亲眼所见,写出的文章才有说服力”这些话,出自《人民中国》日本专家村山孚先生之口,也是《人民中国》记者们共同的遵循。 

  《人民中国》记者沈兴大、刘世昭骑自行车沿线采访京杭大运河,向读者展现沿途的风俗民情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摄影记者刘世昭徒步走三峡,让人们在细部感受着真实的中国。《人民中国》将一个深入细部、生动鲜活的中国,呈现在读者面前。他们的报道,被同行们称为“人民中国体”。 

  英文版《北京周报》是毛泽东生前每期必看的刊物。在毛泽东丰泽园故居卧室床边,至今还摆放着大字版的《北京周报》。 

  毛主席曾指示,将编纂的对外传播毛泽东思想的文章,先在《北京周报》刊发。 

  周恩来总理,也曾向外国记者宣布:中国党和政府重要文件的外文文本以《北京周报》刊登的为准。 

  党和国家给予《北京周报》独特的地位,周报也从未有辱使命。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英文时政新闻周刊,《北京周报》以传播中国声音为己任,客观报道中国的最新发展,公正评述国际重大事件,引领中国政治话语的对外表达。 

  北京周报社前总编辑黎海波在《北京周报》开设过时事评论专栏“说东道西”,就国际舆论热门话题同世界强势媒体的评论“过招”。黎海波说:“我一直觉得我们在做非常困难的工作——用人家的语言,写一些难以影响人家舆论的文章。在国际舞台上,在西方舆论界,我们的声音依然很弱。”“然而,这声音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因为中国并非可有可无。我们之所以能指点江山、说东道西,不是因为我们这些所谓笔杆子有什么了不起,而是因为中国了不起。中国使我们有底气,有笔功。” 

  前联合国秘书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在给周报的贺信中说:“《北京周报》的独特视角对我了解中国起到了重要作用。你们对中国,特别是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对外关系上的报道,更是激发我,无疑,还有世界上很多其他读者,对中国更大的兴趣。”他说他是《北京周报》的忠实读者,希望读到《北京周报》更多关于中国、亚洲乃至世界重大问题的观点。 

  转型发展 再创辉煌 

  1986年《中国与非洲》杂志创刊。2016年《丝路瞭望》俄文版、《中印对话》印地文、2016年,《中国东盟报道》英文版创刊……。新时期,外文局的对外报道杂志又有新发展。 

  杂志是外文局国际传播格局中分量最重,最能体现外文局国际传播作用和价值,最能体现外向型、国际化、多语种、多媒体特色的业务板块,也是受到挑战最大的一个板块。 

  在媒体传播形式和内容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外文局的杂志不仅面临着互联网时代平面媒体面对的共性化挑战,还包括国际传播这一特殊属性所带来的个性化挑战。影响是全方位的。 

  转型,成为中国外文局期刊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2000年,外文局各期刊社从传统纸媒全面升级为网络媒体。 

  2011年起,各期刊社开发内容产品开始向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进军,并逐步形成包括微博、微信、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在内的全媒体传播平台,形成了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媒体业务格局。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媒体传播方式带来了深刻变革。2015年,中国外文局成立了融媒体中心,通过中央厨房等机制整合对外报道资源,有效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融媒体中心的“百万庄通讯社”“LetsVideo”“中国关键词”等微信公众号深受欢迎。2018年中英文原创移动阅读产品总阅读量超过7000万;制作原创英文短视频动画224条,海外总阅读量4.4亿次,总观看量5400万,总互动量1300余万。 

  由融媒体中心牵头、各杂志社及网站联合打造的“第三只眼看中国”多语种短视频品牌,以外籍主持人和新闻评述为特色,目前有8个语种的节目在境外推送,实现1200万次以上的海外观看……“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历时一年,征集作品全网总阅读量达到了204亿。 

  局内各杂志社也都纷纷转型,用社交化、移动化、可视化的新媒体方式回应国际关切,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 

  北京周报社社长李雅芳说:“《北京周报》是新中国第一本英文新闻时政周刊。60年来,《北京周报》一直秉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宗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它已转型成为一个多语种、全媒体、外向型、国际化的新闻传媒机构,形成了“期刊+国际合作传播+多语种网站+境内外社交媒体”等多平台、多形态的产品集群,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 

北京周报社出品的英语短视频《对话太平洋》聚焦中美时事热点。 

  一批既顺应移动互联网传播趋势,又充分体现周报区隔优势的多语种视讯产品,如《对话太平洋》《慧眼看中国》《北京闪新闻》《我在中国》等,通过英、法、德、日文网站和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同步推送后,引起亚非欧美等各大洲网友的热烈反响。 

  2013年,根据60多年多语种内容资源建设和挖掘的《北京周报》数据库成功上线。数据库被欧美多个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购买,并与美国、英国、瑞典,法国和加拿多家公司开展全面合作。 

  除了向全媒体转型,传统媒体自身也在不断加大同国际著名媒体的国际合作,构建自己新的传播平台。 

  自2017 年开始,《北京周报》借船出海,与美国《时代周刊》《彭博商业周刊》《新闻周刊》,英国《经济学人》,法国《青年非洲》等国际著名杂志开展供稿合作,开创了新时代期刊对外传播的新格局。 

  2014年起,人民中国杂志社与在日机构共同主办了“熊猫杯”全日本青年征文大赛,至今已有超过2500人参加这一赛事,受邀访华的获奖日本青年已逾百人,成为日本青年更加全面、客观、理性地了解中国的一扇大门。2019年,习近平主席给征文得奖者中岛大地回信,希望他积极地参与中日友好事业,在日本引起很大反响。 

  中国报道社打造了中国—东盟媒体合作论坛、中国企业海外形象系列活动等平台,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履行媒体使命,为其他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有益借鉴。 

  与新时代同步,中国外文局的杂志社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新媒体品牌建设效果明显,以13个文种编辑34种多语种杂志,运营30余家多语种网站,开设13个语种的47个海外微传播媒体账号,总粉丝数量达5275万。杂志发行到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网络受众遍及世界各地。 

  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说,“在新起点上,我们要传承优良传统,发挥综合优势,推动融合发展,构建对外话语,大力实施智慧外宣、品牌建设、产业振兴等重大工程,为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贡献力量。” 

 

 
image009.jpg

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 | 武汉大学樱花开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09.jpg

澳门,共同的家园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2.jpg

大洋上的追“星”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