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面对形势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各行各业都全力投入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当中。而这其中更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它们像是身披铠甲的“钢铁战士”,不知疲倦地穿梭在医院、隔离区等重要场所,或是为患者进行护理,或是运送医疗垃圾,或是提供消毒服务……它们的存在,不仅缓解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更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医护人员与患者间交叉感染的可能。这个群体便是智能机器人。在这场疫情中,这些“钢铁战士”不仅保卫着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守护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与安全。
加紧生产 只为抗疫需要
上海钛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消毒机器人,沈阳新松生产的机器人的医用配送机器人,京东数科推出的疫情问询机器人,顺丰、华为生产的运输机器人……疫情发生后,一大批机器人冲上防疫前线,配合医护人员展开抗疫工作。机器人成功投入抗疫前线的背后,是研发人员的奋战与坚守。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松机器人”)是国内一家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企业。疫情发生后,新松机器人生产的医用配送机器人、多功能餐饮服务机器人及智能护理床等设备送往前线,用于支援沈阳地区疫情防控。
医用配送机器人是新松机器人高科技支援抗疫的主要物资之一。考虑到疫情的严峻形势,医用配送机器人研发团队全力以赴,提前完成了机器人的装配、调试及运输工作。

医用配送机器人研发团队加班加点,仅用不到4天时间就将完成装配、调试工作,顺利将机器人交付医院使用。图片/田雪咏
“接到生产命令后,同事们都表示要尽快把机器人交到医务人员手中投入使用。” 新松机器人医疗健康事业部总经理助理、新松医用配送机器人研发团队带头人田雪咏博士告诉记者。但由于疫情原因,许多外地同事刚从家中返回,还处于居家隔离期间,无法进行工作。而团队的其他成员也面临公交停运、没有通勤车等困难。“许多同事都是从市里骑自行车,甚至走路来到厂区投入工作的。”
曾凡宇就是骑自行车到单位的团队成员之一,家离单位比较远的他单程要骑四十多分钟才能到达单位。“没办法,当时情况比较特殊,生产任务又比较紧急。”因为疫情原因,曾凡宇的家人一开始并不是很希望他冒着危险去上班。“只能劝说家人多多理解,毕竟现在疫情这么严重,需要我们做一份贡献。”

曾凡宇正在为已经完成组装、调试的医用配送机器人贴上标签。接到生产任务后,他和同事们大年初十就返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图片/新松机器人提供
为了提高速度,团队通力合作,每天加班到深夜,但是大家没有任何怨言。最终,本应30人7天才能完成的装配、调试工作,团队仅以20人在不到4天的时间里完成,将时间缩短了将近一半。
不仅是新松机器人,面对疫情,许多家机器人公司紧急出动,抓紧生产,将一批又一批“钢铁战士”运往抗疫前线完成自己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国难当前,高科技企业展现了自己的使命与担当。
机器人投入抗疫前线 降低感染风险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智能机器人有消毒类机器人、运送类机器人及护理类机器人等。这些机器人最大的作用就是避免相关人员暴露在高危环境中,降低感染风险。
“灭毒战士”——消灭病毒保障安全
消毒机器人主要穿梭在医院、隔离区等疫情现场,重点对患者、医护人员和医疗废品的集中活动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消毒。消毒机器人一般配备管理软件,可自主根据空间面积计算消毒时间,规划消毒路径。这一过程中不需要人员参与,可以保障人员安全。

青岛悟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调试二代消毒机器人。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工信局召集辖区部分科技企业,陆续研发和改装出可替代人工的消毒机器人,并已开始在部分医院感染科隔离区投入试用。图片/新华网

由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苏剑波教授研究团队与灵至科技联合推出的自主移动消毒机器人,目前已开始在武汉、上海等地进行临床应用。图片/中新网
“运输战士”——运输物品避免交叉感染
运送类机器人包括医用配送机器人和送餐机器人等。其中,医用配送机器人的主要功能有为病人送药,回收医疗垃圾,配送医用防护物资等。新松机器人的田博士告诉记者,医用配送机器人在抗疫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举个例子,假设呼吸科需要20套防护服,仓管人员将防护服放进机器人密闭箱体中,设定目的地为呼吸科,机器人就会自己规划路线,自主地走过去。到了呼吸科后,护士再输入密码打开箱体取出防护服。全程没有人员接触,不需要人员进行运输,只要不接触,无论是呼吸道传染还是消化道传染的风险都可以避免。”田博士介绍道,此次新松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捐赠的7台医用配送机器人,可以服务近100个床位,“基本可以满足一所医院的使用需求”。

已经生产完成的医用配送机器人,主要功能有为病人送药,回收医疗垃圾,配送医用防护物资等。图片/田雪咏
送餐机器人则主要应用于病患或处于隔离状态的疑似病患的服务接待与餐饮配送等工作。田博士介绍道,餐饮服务机器人具有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人机交互功能。机器人可以多媒体大屏,实现人员接待功能,同时也可以装载托餐盘进行餐饮配送。“机器人可以通过智能导航与定位功能自主找寻送达位置,可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接触,降低疫情传播的可能性。”

已经生产完成的多功能餐饮服务机器人,主要用于隔离区域人员服务接待与餐饮配送工作。图片/新松机器人提供
“护理战士”——患者的贴心护士
护理类机器人的主要作用是为病情较重的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此次新松机器人捐赠的10台智能护理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属于护理类机器人。“护理床通过智能化自主操作,能够方便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实现患者自主休息疗养、在床进食等。”由于患者可自主完成全部操作,可以大大缩短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接触时间。而智能护理床的投入使用,除了减少医患之间的接触外,还能大大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新松机器人的工作人员正在对智能护理床进行调试。图片/新松机器人提供
此外,测温机器人可实现红外线快速测量体温,发出警告;问诊机器人可对病患提问进行分析判断,实现无人导诊,有些机器人还能够帮助医生对病人进行远程诊疗,起到辅助医疗作用;巡逻机器人可识别过往人员是否戴口罩,及时发出警报……众多高科技企业研发的“黑科技”都纷纷加入抗疫行动。相信在这群“钢铁战士”的守护下,这场疫情防控战将尽早迎来胜利的曙光。

2月10日,在西安北站,铁路公安利用警用多功能机器人监测进站旅客体温。图片/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