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2020年 >>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在行动 >> 正文

华中科技大学:医者仁心 使命担当

2020-02-27      撰文 枝墨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一所大学走入更多人的视线,也让这所大学的莘莘学子成为抗“疫”中坚力量。
位于湖北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与华中理工大学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华中科技大学 供图

  1月20日,钟南山院士指出武汉有14名医护人员感染。这14名医护人员均来自华中大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1月21日,华中大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第一时间制定《新型冠状病毒新型肺炎诊疗快速指南》,供全省临床诊治参考;

  1月24日,华中大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发热门诊在线问诊全国率先开通,当日问诊达1万人次,有效缓解了病人就医;

  1月26日,湖北省成立首个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该核酸检测实验室位于华中大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1月27日,一名医护人员写下“请战书”,“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并成为各地“请战”的“模板”。这名医护人员来自华中大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而协和医院的另一位医生经过两天曲折的“千里走单骑”,从上海回到武汉参加抗“疫”。

  221日,央视“新闻1+1”白岩松连线华中大党委书记邵新宇,讲述华中科技大学是全国投入最多床位和医护人员的高校……

·抗“疫”的重要战场·

  我们未曾想到以这样的方式了解华中大,这一武汉抗“疫”的重要战场。

  华中大,位于湖北武汉,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5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华中科技大学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体系。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每年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 华中科技大学 供图

  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华中大10家附属医院投入的医护人员约3.3万、病床8900余张,管理方舱病床近6000张,是中国投入最多床位和医护人员的高校。

  华中大投入的这10家附属医院,有知名的协和医院、同济医院,两所医院均为新冠肺炎重症救治定点医院。其余的8所附属医院:有4所是江汉区、硚口区、东湖风景区的定点救治医院;有3所是分别针对儿童感染者、孕妇感染者和精神疾病感染者的定点救治医院;还有1所接管方舱医院和派驻雷神山。10家医院均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定点医院。

  华中大投入3.3万医护人员,是何种规模呢?截至到222日,全国各地支援湖北医务人员的数量是3.8万。

  华中大投入8900张床位,占武汉全市开放床位总数的近40%224日,武汉市48家定点医院共开放床位23532张。

  作为华中大“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在这次抗击疫情中也作出了很大贡献,公卫学院的专家学者利用专业知识,在疫情分析、防控决策、科普宣传等方面发挥作用,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专业咨询。为寻找到新冠肺炎的致病性、致死性病理,给未来临床治疗危重症患者提供依据,法医学系法医病理学团队开展了9例死亡病例的病理解剖。国家治理研究院率先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综合研究”,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案。

  “华中科技大学一直坚持既‘顶天’又‘立地’。我们注重写好两篇文章,一个是发表在期刊论文上的文章,一个是写在祖国大地的文章。这次疫情对于武汉、湖北都有着巨大冲击。全国甚至于全球,都有一些蔓延。在疫情面前,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作为大学,这两篇文章中,第二篇更为重要。”邵新宇说。

·医者仁心同舟共济·

  在民间,有“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东齐鲁和中同济”之称,“中同济”就是华中大同济医学院。同济医学院目前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孝平、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丁,他们分别在各自领域影响着中国及世界的医学。

  华中大同济医学院已有113年的历史。1907年,在中国现代医疗教育还处于空白之时,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于上海创办德文医学堂。1908年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同济”,为同舟共济之意。1927年,改名为同济大学。19502月,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内迁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组建中南同济医学院。19558月,更名为武汉医学院。19857月,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2000年,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与华中理工大学合并,组建华中科技大学。

1959年,成立于1953年的华中工学院师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1988年,华中工学院改名为华中理工大学,2000年与其它院校并入成立的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供图

  2016年,华中大在“三员大将”——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梨园医院的基础上,又收入了7家有实力的专科医院和有特色的综合医院,作为华中大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这样,华中大的附属医院达到了10所。

  华中大同济医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国家卫计委首批共建的10所部属高校医学院之一,现有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物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免疫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社会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9个学科跻身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是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国际学科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进入ESI前1‰。同时,同济医学院还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61个,国家级科研基地2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个……

2月23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内,医护人员看到记者,比出胜利的手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是湖北省乃至中南地区的医疗诊治中心,在这场战“疫”中,发挥重大作用。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2月23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医护人员做工作笔记。摄影 马耕平/人民画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发热门诊内,医生为患者诊断病情。 华中科技大学 供图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隔离病房中,两位医务人员在隔离门两侧相互鼓劲。 华中科技大学 供图

·生死关头著华章·

  回首过往,华中大在危难时刻写就救死扶伤之华章。

  1950年,上海市郊流行血吸虫病,同济医学院号召师生员工都到前线去,给解放军防治血吸虫病;

  1954年,武汉发生特大洪水,同济医学院1000余人组成抢险突击队和医疗服务队参加防汛救灾;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同济医学院130名医务人员组成医疗救护队奔赴震区,奋战一个多月,救治伤员1.5万余人;

  1998年,长江中下游发生特大洪水,同济医学院45支医疗队和防疫队坚守在全省各个险区;

  2003年,面对非典,近20名专家加入各级抗非研究中心或指挥中心,12名医务工作者被派往“小汤山”;

  2008年汶川地震,创造“零截肢”“零感染”“零死亡”奇迹……

  而这次是在2020年的抗“疫”战场。

  华中大校长李元元说,一线的每个医护人员都在超负荷工作、咬牙坚持,学校也始终关心着他们,尽全力做好各方面服务保障工作。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1月21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百名党员成立临时党支部,勇担社会责任,主动请缨带头上发热门诊。华中科技大学供图

  28日,华中大给全球校友发出了一封信——“全球华中大校友,不管地域,不论行业,以实际行动,为母校、为武汉、为湖北贡献着力量。”在本次疫情阻击战中,华中大全球校友众爱齐聚、众志成城,在“一线”和“助力一线”的两个战场贡献出了强大力量。截至223日,华中大全球50多个校友会,数万名校友及多家爱心校友企业累计为武汉和湖北其他地市的100多家一线医院,捐赠了价值达3亿多元的抗疫物资,为学校捐赠了1600多万元的抗疫资金。

  武汉是一个英雄的城市,华中科技大学是一所“与祖国同频共振”的大学。李元元说,在这次疫情抗击战中,无论是全体师生员工,还是全球校友,都展现出“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体现了华中大人“敢于竞争、善于转化”“大团结”的精神。华中大一直以培养既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怀,又有敬业精神与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这也是一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应有的担当。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隔离病房内,医务人员为患者进行治疗。 华中科技大学 供图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发热门诊内,医务人员为患者输液。 华中科技大学 供图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医务人员帮助患者正确佩戴口罩。华中科技大学 供图

image009.jpg

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 | 武汉大学樱花开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09.jpg

澳门,共同的家园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2.jpg

大洋上的追“星”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