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العربيةDeutsch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2020年 >>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在行动 >> 【寰球观战疫】 >> 正文

疫情下中国深化开放稳定全球经济

2020-04-14      撰文 周晋竹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13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突破184万,波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些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全球股市剧烈震荡,发展中国家正遭遇着资本外流、债券利差扩大、货币贬值、出口收入锐减、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旅游业利润缩水等状况。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挑战公共卫生安全,全面冲击世界经济运行,深刻影响社会生活运转。

  ·全球经济衰退担忧加剧·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经济预计萎缩0.9%,如果各国就疫情采取的限制措施持续至今年第三季度,加之财政措施未能提振民众收入与消费,经济萎缩幅度可能高于0.9%

  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各国都只是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各国对经济活动长时间限制至少带来两个方面的负面影响。

  第一,贸易与投资活动的突然中断,将使各国境内的外贸供应链因订单延期、削单甚至取消而停工停产,直接导致制造业产能大幅萎缩;各国政府强力执行的防疫举措,正在拉低实际资本支出、建设投资和扩张投资。

  第二,出于防控需要实施的限制人员流动和社会经济活动措施,波及零售、餐饮、旅游、酒店、休闲、娱乐、交通等服务业,而这些行业在总体就业岗位中所占比重超过四分之一,随着企业营收减少,失业率将出现增长,从而使经济供给侧的冲击进一步转变为更大范围的需求侧冲击。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正在逐步扩大,对很多领域的负面影响已经超过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如果各国后续财政措施的力度与规模不够,导致失业率大幅度上升,没有发挥出财政措施“稳定器”的效果,全球经济或许会进入深度衰退。

  ·中国以极大的定力深化开放·

  关键时刻,保持贸易开放和投资流动,进而保证商品充足和价格合理,对于提振世界经济至关重要。

  习近平主席在不久前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特别峰会上强调:“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疫情对全球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各国应该联手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防止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改革开放,放宽市场准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扩大进口,扩大对外投资,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贡献。”

  在过去20年间,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和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已经成为汽车、手机、医疗设备等许多产品原料和零部件的主要供应国,全球制造业中间产品贸易中约有20%来自中国。为了维护全球供应链有效运转,保障全球贸易与投资最大限度的自由流动,尽可能地帮助贸易伙伴国稳定就业岗位,中国以极大地定力、顶住压力、坚定不移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中国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疫情期间,中国积极推进无纸化流程、优化出口退()税服务、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出具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书、实行更优惠的进口税收政策等,努力为外贸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便利外贸进出口。更重要的是,在世界主要国家紧急限制医疗物资出口的背景下,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有序开展医疗物资出口的公告》,严控出口医疗产品质量,规范出口秩序。

  中国继续深化外商投资制度改革。《外商投资法》已于202011日起开始实施,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减慢,要继续提升外商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中国不仅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还计划在《外商投资负面清单(2020)版》中进一步压减条目。此外,中国还将在《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进一步扩大鼓励范围,通过落实税收等政策优惠对冲疫情影响,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

  中国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41日起,中国已经正式取消对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外资券商持股比例可达100%。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银行体系、世界第二大的证券市场,股票、期货、债券等金融产品越来越丰富,各种金融监管制度已经建立,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水平不断提高,中国金融领域扩大开放的步伐只会越来越快。此外,深化外汇领域改革、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等更多开放政策也在酝酿中。

  ·中国深化对外开放稳定全球经济·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引发了人们对全球经济陷入负增长的担忧,率先推动复工复产的中国,可能会成为2020年少数保持经济正增长的经济体之一。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第二大国,中国在疫情期间以极大定力扩大对外开放的举措,必然对稳定全球经济产生积极的正面作用。

  中国不断恢复的生产力正在迅速转化为全球抗击疫情的战斗力。各国对防疫物资的需求激增,保障这些物资的生产和跨境流动事关生命和健康。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中国不断扩大防疫物资生产,为本国和其他国家抗击疫情提供了必要的物资保障,为全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中国力量。

  在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不断收紧外资审查、扩大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时,中国正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欢迎外资、保障外资在中国的合法权益。疫情快速蔓延,割裂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而外资通常是在全球范围内布局,其对全球供应链的依赖程度更大。中国增加鼓励外商投资产业名单,即扩大了外资享受优惠政策的范围,降低外资投资成本,尽可能抵消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这也有利于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进一步稳定全球供应链的供给水平。

  中国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受益的是众多外资机构及其所代表的海外投资者。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20202月至3月间,主要新兴经济体资本外流数额激增至590亿美元,是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两倍多,其货币对美元的比值跌幅则在5%-25%之间,同样比金融危机期间更大;与此同时,美国股市也进入了技术性熊市,大量的国际资本无处可去。中国率先复工复产,同时开放金融市场,给国际资本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投资方向,成为潜在的避险通道,对稳定全球经济提供重要支撑。

  此次疫情席卷全球,带来巨大挑战与冲击,其影响不分国界与种族。越是在危难时刻,各国越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稳市场、保增长、保民生,确保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开放、稳定、安全已经成为各国的必然选择。中国疫情率先得到有效控制,尽其所能地保障经济稳定运行、社会有序运转,并以极大的毅力继续推动对外开放,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作者系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员

image009.jpg

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 | 武汉大学樱花开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09.jpg

澳门,共同的家园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2.jpg

大洋上的追“星”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