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观察 >> 正文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十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3-05-14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总结梳理十年来“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成就与实践经验,分析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展望下一个十年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5月13日下午,由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处、“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大学智慧绿洲·未来区域发展实验室联合主办,由农民日报社作为支持单位,浙江大学清源学社作为协办单位,央视网“一带一路”频道、《丝路瞭望》作为支持媒体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十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求是大讲堂隆重举行。

研讨会现场

  大会开幕式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主任翟东升,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正局级巡视员钟伟云,浙江大学副校长、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黄先海,农民日报社专职编委、高级编辑施维等代表主办方分别致辞,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刘卫东书面致辞。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原司长欧晓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局局长蒋希蘅、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副司长郭学军、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等嘉宾,以及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雪兵等发表主旨演讲。开幕式由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院长周谷平主持。

  浙江大学副校长、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黄先海在致辞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浙江大学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高校在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校通过推动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为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全力推进国家高端智库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高质量发展,构建“一带一路”研究高地,在国内较早地形成了举全校之力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力支撑的研究格局依托文理工农医多学科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享科技创新成果;打造“一带一路”高端论坛、精品书系等品牌,对外构建多边合作机制,提升多元化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能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主任翟东升在致辞时表示,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项世界工程和世纪工程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实践合作平台。展望下一个十年,应加快提升我国高端专业服务业的国际化水平,加快培育壮大我国具有国际运作能力的非政府组织,在做好硬联通、软联通的基础上,加强人文交流等心联通,努力形成和扩大共建的局面,并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等方面主动作为。我们应当深入总结十年的经验,补短板,强弱项,使下一个十年的共建之路走得更稳当。

  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副司长郭学军在演讲中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我们在全球开展了大约3000多个合作项目,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了经济、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税收、拓展了产业链和价值链,取得了实打实的沉甸甸的成就。未来,相信“一带一路”倡议一定能够行稳致远,将会继续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国际合作的催化剂,世界乱局中的稳定因素,世界变局中的积极因素,联通中国与世界的纽带,造福全球的国际公共产品。

  本次会议邀请了北京金融街研究院理事长兼执行院长于合军、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云南大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一带一路”研究院首席专家孔建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甬军、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梁昊光、美国美中企业家商会会长孙文铁等国内“一带一路”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和企业家代表,以及塞尔维亚国家国际政治与经济研究所欧亚研究中心主任杜尚·普罗科维奇等外国学者。

与会嘉宾

  本次会议还举办了重点国别区域、产业投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人文交流等四大平行论坛。与会嘉宾集众智、汇众力,通过深入探讨如何进一步夯实“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根基,如何拓展“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为更好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服务新发展格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凝聚广泛共识。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将以本次会议成功召开为契机,更好搭建起全国“一带一路”问题研究的学术交流平台、课题协作平台、信息共享平台,助力“一带一路”学术交流机制化常态化,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汇聚更多的真知灼见、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专题图.png

享民俗韵 传乡土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在华夏大地、遍布于乡野古村,文脉悠久、生生不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藏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蕴含着丰富可观的生计资源、生态智慧、民俗文化、道德规范,不仅烛照着乡土中国的悠悠过往、如歌岁月,也如活泉般滋养着当代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描绘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壮美画卷。

题图.png

【北京中轴线连载之二】文化之脊上的诗情画意

提到北京中轴线,总会让人想到肃穆庄严的格局、恢宏壮丽的建筑、积淀丰厚的遗迹……而我们无意间忽略的那些草、木、湖、石、亭、榭、廊、桥、舟、鱼、莲之属,恰恰是中轴线上最为灵动鲜活、最具生命张力的所在。这条旷世的文化之脊,因园林之美而“血脉”通畅,充满了无限生机。

“奋进新时代 聚力新征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益宣传海报征集展示活动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