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奖国际文化论坛“多元共生—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分议题讨论现场。
9月8日,兰花奖国际文化论坛在京举办。论坛主题为“繁荣世界文化百花园”。在分议题一环节,与会嘉宾围绕主题“多元共生——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进行研讨。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涛担任主持人。
▲于涛主持。
嘉宾观点
白佩兰
汉学家,墨西哥学院亚非研究中心教授
研究中国文化使我获得了对西方文化的批判性思考,在儒家思想与西方文明的比较研究中深入理解中西文化差异,在中西跨文化传播史研究中厘清当前中西文明对话的壁垒,我认为保护世界文明多样性需要尊重多元文明的价值,希望继续通过中国研究帮助海外民众理解中国文化,促进多元文明和谐共生。
王辉耀
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
当前文明冲突、意识形态差异被广泛夸大,“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瑰宝,是对打破民族主义、文化隔阂的精神基石,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思想源泉。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具体的三大倡议等都是“和合”思想在外交领域的传承,引领着全球治理变革的方向,为解决全球文明危机提供中国方案。
路易斯·安东尼奥·保利诺
教育家,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巴方院长
“互联互通”是21世纪最具革命性的力量。交通、能源和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世界各国和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但人们却依然在意识形态、民族主义等旧有观念影响下产生文化隔阂。促进全球繁荣与发展,需要全球共同保护文明多样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在促进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人类共同价值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将积极推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许荣
外文出版社总编辑
全球文明倡议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的中国理念。维护文明多样性,既在于文化文明的传承发展,更在于文明之间的交流沟通和互学互鉴。书是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文明交流的重要媒介。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外籍专家发挥着独特的文化使者作用。外文出版社将继续与众多沟通中外的文化使者一起,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托马斯·拉贝
约翰·拉贝交流中心主席
促进全球公共卫生知识交流对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约翰·拉贝交流中心搭建了线上公共卫生学院,设立医学信息系统、诊疗系统、咨询系统、中医药数据库及在线教育等,致力于通过互联网提升全球人民的卫生可及性,促进世界文明的包容性发展。
艾那·唐根
学者,美国知名时事评论员
全球文明倡议是中国三大倡议的支柱之一,是一种全球期待而不是胁迫。当前需要量化了解全球民众对全球文明倡议的接受程度,同时需要通过公关行动,促进政府、企业和人民之间的多方交流,借助海外专家的力量让国际民众了解全球文明倡议,让世界了解中国。
兰花奖国际文化论坛由中国外文局主办,兰花奖秘书处、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国际传播发展中心)、外文出版社承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智权”研究联合实验室、蒙自市人民政府协办。
- END -
供稿、供图: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国际传播发展中心)
编辑:白嘉懿
北京中轴线两侧,胡同纵横交错,大小不一的名人故居、历史遗址、四合院、老字号等历史遗迹星罗棋布,交织出古都文化的千姿百态。这其中,还有一类特殊的建筑,这就是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