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721206749657-1920.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头条 >> 正文

中国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世界意义,这三篇文章说清楚了

2024-12-06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中国可以成功,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样可以成功。这是中国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世界意义。”

  “中方愿同各方一道行动起来,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让贫困成为过去,让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习近平主席日前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围绕“抗击饥饿与贫困”议题发表题为《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重要讲话。

  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中国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经验和世界意义 ,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共鸣。近日,人民日报推出三篇“和音”文章进行解读。

  坚持人民至上,让美好愿景成为现实(和音) 

  中国脱贫历程表明,本着滴水穿石、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韧性、恒心和奋斗精神,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弱鸟是可以先飞、高飞的。中国可以成功,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样可以成功。这是中国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世界意义。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习近平主席时常引用的这句中国古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中国之所以能够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关键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庄严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阅读全文 

  坚持精准扶贫,在发展中消除贫困根源(和音) 

  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之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其中有不少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经验,这是《摆脱贫困》等著作成为许多国际政要案头书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滴水穿石的韧性和恒心打赢脱贫攻坚战。

  精准扶贫是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是中国减贫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极大丰富拓展了人类减贫路径。

  》》》阅读全文 

  坚持胸怀天下,支持全球发展事业(和音) 

  “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的一员,是发展中国家可靠的长期合作伙伴,也是支持全球发展事业的行动派和实干家。”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关于“抗击饥饿与贫困”议题的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世界繁荣稳定不可能建立在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基础之上,各国应该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并宣布中国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充分表明中国始终坚持胸怀天下,致力于与各方携手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民众摆脱贫困。

  》》》阅读全文 

 

 
 
(责编:宋心蕊、胡永秋)
莫高窟第16-17石窟形制.jpg

斑斓多元 互融共生

以莫高窟佛教艺术和藏经洞文物为代表的敦煌文化延续近两千年,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

1955年 a常书鸿(第一任院长)在莫高窟第369窟临摹壁画。_1.jpg

薪火相传 代代守护

莫高窟,这座古老的佛教艺术宝库,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

BL4I4188df.JPG

念兹在兹 生生不息

今日的莫高窟依山傍水,隔着大泉河与对面的三危山遥遥相对。晨曦的大幕拉开,最先沐浴到阳光的是鸣沙山主峰。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