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命运共同体
2017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元首理事会阿斯塔纳会议作出历史性决定,给予印度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员国地位。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后,上海合作组织的“朋友圈”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不仅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平台,也连接了海上丝绸之路并延伸至南亚和印度洋的重要港口。
一年前,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提出,上合组织要构建平等相待、守望相助、休戚与共、安危共担的命运共同体。如今青岛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并为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提出5点建议:凝聚团结互信的强大力量,筑牢和平安全的共同基础,打造共同发展繁荣的强劲引擎,拉紧人文交流合作的共同纽带,共同拓展国际合作的伙伴网络。
青岛峰会上,上合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共同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青岛宣言》(简称青岛宣言),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一句,当属“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确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念”,这意味着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共同愿景。
上合组织成员国比邻而居,发展任务相似,命运紧密相连,理应为构建命运共同体发挥先导作用。此次各方在青岛宣言中确立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共同理念,发出“同呼吸、共命运”的时代强音,这将有利于深化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互利合作,为上合组织的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也将促进本地区乃至世界的共同发展与繁荣。从构建命运共同体出发,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在全球治理中日益发挥建设性作用,上合智慧必将为推动国际秩序更加公正、平衡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共谋稳定、共促发展,上合不变的主题在本届峰会上进一步发扬光大。把方向体现为行动,把共识转化为成果,青岛峰会自始至终充满深化合作的浓厚氛围。安全合作精准发力,人文合作途径多元,环保合作化构想为明确战略……更可喜的是,国际社会对上合组织合作理念日益认同,上合组织在国际组织中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作为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上合组织的行动世界瞩目,上合组织的声音影响全球未来。从黄浦江畔到黄海之滨,从六国合作到八国携手,17年栉风沐雨,上合组织成员国全面推进各领域合作,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合作之路。17年春华秋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合组织必将从青岛再出发,书写继往开来的崭新篇章。
开启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新征程——习近平主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重要讲话解读 |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