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看中国 >> 正文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示中华文明优秀成果

2023-06-15      

  多点起源的中华文明在神州大地上交相辉映,生产工具的改进催生了时代裂变,巧夺天工的礼制器物记录着一个又一个王朝盛世,多元绽放的少数民族文物见证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进历程,东西交流的历史造就了一座又一座艺术巅峰……在国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断、薪火相传。

1 远古时期 玉龙 cj 531A8583

2023年5月6日,国博“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参观者仔细端详玉龙。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中华文明 源远流长

  从红山文化雕琢精美的“中华第一龙”,殷商晚期形制雄伟的“后母戊”鼎,铸有武王征商铭文的利簋,到诙谐传神的东汉击鼓说唱陶俑,体现盛唐气象的三彩釉陶载乐骆驼,再到宋元明清精彩纷呈的瓷器书画、古籍善本……大量考古出土的文物、传世的文献实物资料,如同璀璨夺目的珍珠一般,串联起中华文明发展史,闪耀着文化的光焰,讲述着永恒的时间故事。

181685331122_.pic_hd 副本

人面鱼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

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出土

 

仰韶文化的彩陶图案中有大量的动物形纹饰,如鱼、鹿、蛙等,以鱼纹最为典型。其中人面鱼纹彩陶盆被公认为彩陶艺术精品。类似内容的彩陶盆在遗址中出土了很多件,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此彩陶盆除奇特的人鱼合体外,在两个人面之间,还有两条大鱼作相互追逐状,整个画面极富动感。摄影 潇江

1 远古时期 鹰形陶鼎 副本

鹰形陶鼎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

1958年陕西华县太平庄出土

 

仰韶文化以精美彩陶著称,鹰形陶鼎的问世,表明此时的人们不但擅长彩绘图案的创作,在造型艺术方面也有很强的实力。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161685331120_.pic_hd

裸体浮雕彩陶壶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

高33.4厘米,口径9.2厘米

1974年青海乐都柳湾出土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多用黑色等粗线条,采取平行、弯曲或交叉等组合方式绘制,几何形的同心圆和漩涡纹为其经典图案,并有大量鸟纹、鱼纹、蛙纹和蝌蚪纹等动物纹样。此彩陶壶在壶身彩绘之间还捏塑出一个裸体人像。它融浮雕和绘画的艺术手法于一身,是礼器或专门制作的葬具。 摄影 潇江

GSS06960

国博“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一对父子正在观看商代文物“子龙”青铜鼎。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子龙”青铜鼎

通高103厘米,耳高22厘米,腹高43厘米,足高36.5厘米,口径80厘米

传20世纪20年代河南辉县出土

 

子龙鼎,因器内壁进口缘处铸有铭文“子龙”而得名。此器厚立耳,微外撇,外侧饰两周凹弦纹,折沿宽缘,腹部横向宽大,微下垂,下承三蹄足。器颈部以云雷纹为地,周饰2类6组浮雕式饕餮纹,足上端饰高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凸弦纹。子龙鼎造型雄伟,在商代圆鼎中体积最大,而且铸造精细,是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的经典之作。

_DSC7259的副本 副本

大型牛骨刻辞

长30.8厘米,宽19厘米

传河南安阳出土

 

本片属于罗振玉《殷虚书契菁华》所著录的著名大版之一,正面残存91字,反面82字,这是一篇长篇记事卜辞,也表现出殷人对占梦异乎寻常的重视。诸条占卜中,除战争侵害的实录,最为重要的是一条“大骤风”记录,是殷商气象史上极为重要的史料。甲骨文的内容涉及到商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宗教等方面。摄影 马悦/人民画报

GSS07081

“盠”青铜驹尊

西周

高32厘米

1955年陕西郿县李村西周铜器窖藏出土

 

器作昂首站立的马驹形,竖耳短鬃,垂尾。腹腔中空,背有长方口,上置小盖,盖上有纽。腹侧饰涡纹。颈、胸部铸有铭文9行94字(含重文2字),器盖内铸有铭文3行11字。铭文记述在十二月甲申日早晨,周王在地举行执驹礼,赏赐盠两匹马驹,盠称颂周王没有忘记旧族,颂扬周王的美德,盠为祭享父亲大仲作了这件宝尊彝。此尊造型栩栩如生,显示了西周时期高超的铸造工艺。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00WQ9465

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

西汉

高34.1厘米,长58.1厘米

1963年陕西兴平出土

 

尊的造型有很多种,但以犀牛为造型的非常罕见。此尊为高度写实的犀牛形,尊腹中空,用来盛酒。尊体遍布错金银云纹,是古代生活在中国的苏门犀的形象。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3 春秋战国 青铜冰鉴 cj531A9156

青铜冰鉴

战国·曾

冰鉴长76厘米,宽76厘米,高63.2厘米

配勺通长84.5厘米,柄长78厘米,柄径1.5厘米

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

 

此青铜冰鉴是曾国君王乙的用器,是古代的一种冰酒器,由鉴和尊缶组成。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冰箱,也是当时祭祀中的一种重要礼器。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GSS07120

青铜冰鉴外表华丽、工艺精美。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03组玉佩 副本

组玉佩

战国早期

玛瑙环直径5.5厘米,3.6厘米玉璧直径3厘米

玉夔龙长7.1厘米

1955年河南洛阳中州路1316号墓出土

 

组玉佩最早于西周时期开始流行,不仅为礼仪用器,而且具有装饰性。组玉佩为挂在腰间的饰物,大多数应是墓主人生前佩戴之物,也是贵族身份在服饰上的体现之一,身份越高,组玉佩越长越复杂;身份较低者,配饰就简单而短小。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91685331111_.pic_hd

国博“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中的陶马和陶俑。此陶马和陶俑为秦代文物,1974年于陕西临潼秦兵马俑坑出土。秦王嬴政继位后便在骊山营建其陵墓,征调工匠制作烧造。 摄影 潇江

GSS07164

国博“古代中国”基本陈列,观众参观金缕玉柙。金缕玉柙是西汉时期文物,长182厘米,1973年于河北定县八角廊村40号汉墓出土。玉柙主人为中山怀王刘修,是著名的河北满城汉墓墓主刘胜的后代。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GSS07195

诅盟场面青铜贮贝器(局部)

西汉

通高51厘米,盖径32厘米,底径29.7厘米

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诅盟为古代西南民族中极为盛行的一种风俗,凡有重大事件都要用盟誓来约束,设立祭坛、供奉祭品、举行典礼。此贮贝器器盖上描述的就是一个诅盟的场景。从其中杀人祭柱场面来推测,这是一次立柱祭社的仪式。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GSS07189

击鼓说唱俑

东汉

高56厘米

 

此俑头上戴帻,额前有花饰,袒胸露腹,两肩高耸,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夸张,活现一俳优正在说唱的形象。汉代俳优大致以调谑、滑稽、讽刺的表演为主,并以此来博得主人和观赏者的笑颜。表演时,他们一般边击鼓边歌唱。当时的皇室贵族、豪富大吏蓄养俳优之风甚盛。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_DSC2841 副本

陶船

东汉

高16厘米,长54厘米

1954年广东广州先烈路出土

 

根据船上所塑人物身高比推算,此船长约14—15米,载量约50石,在当时是一艘中等以上的船。是世界上已发现的较早的船舵形象资料之一。摄影 马悦/人民画报

GSS07193 副本

“熹平石经”残石

东汉

高45厘米

 

此残石原应作长方形,上刻隶书经文,每面约35行,每行约75字。“熹平石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为书法家蔡邕用标准的八分隶书体写成,故又被称为“一体石经”。它集汉隶之大成,用笔方圆兼备,刚柔相济,端美雄健,不但在当时被奉为书法的典范,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也有很深的影响。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GSS07197

吊人青铜矛

西汉

长38厘米,宽5.4厘米

 

此矛为圆銎,刃部呈柳叶形,前端收束成尖锋,中间起脊。刃部近柄处各吊一裸体男子,头梳棰髻,双手背剪,似为受刑之人。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GSS07180

国博“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中的陶车。陶车为东汉时期文物,1954年于四川成都扬子山出土,这种带卷蓬的车常为汉代妇女所乘坐。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GSS07160

国博“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参观者驻足凝望彩绘陶兵马俑。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GSS07155

彩绘陶兵马俑

西汉

步兵俑高48—50厘米,骑兵俑高54—68厘米

1965年陕西咸阳杨家湾长陵陪葬墓出土

 

彩绘陶兵马俑的服饰、铠甲、马的毛色及鞯、辔等均施彩绘,其彩绘之细致、数量之多、配套之全、品类之繁新、步武之严整,为汉代出土文物所罕见。整批陶兵马俑生动反映了当时军队正处于从车骑并用向以骑兵为主力变化的关键时期。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01 唐-12生肖 副本

三彩釉陶女俑

高45.2厘米

1957年陕西西安土门村出土

 

与古代大多数时期人们追求苗条、纤细甚至病态的美不同,唐人有着非常积极的审美观。不管是唐初的娴雅、盛唐的丰丽,还是再晚些的舒展,无不蕴含着健康爽朗的气质。现在保存的唐代女俑,每一类作品的姿态、动作都表现出特定的思想情绪,毫无呆滞之感。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6-10-3 副本

鎏金银香囊

直径4.8厘米,高5厘米

1963年陕西西安沙坡村出土

 

这件香囊由两个半球组成,有子母口可以扣合。下半球内装有两个同心圆机环和一个盛放香料的香盂。由于香盂本身的重力作用和两个同心圆机环的机械平衡,无论香囊如何滚动,里面的香盂都可以保持水平状态,香料不会倾撒。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青瓷莲花尊 副本

青瓷莲花尊

南朝

高49.5厘米,腹径31厘米,口径16.6厘米,足径16.3厘米

传河南上蔡出土

 

此尊是南北朝时期青瓷精品,反映出南北朝时期青瓷烧造技术的高超水准。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6 隋唐五代十国 12 椭圆形绿玻璃瓶 副本

椭圆形绿玻璃瓶

高12.5厘米

1957年陕西西安李静训墓出土

 

这件玻璃瓶形态为中国传统造型,用吹制法制成,质地为高铅玻璃,是中国自己制造的玻璃器,器壁极薄,晶莹玉润。当时已采用了西方玻璃工艺,既能制造高铅玻璃,也能制造出质量较高的钠钙玻璃,表明中国玻璃制造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古代佛造像 dw 565A1562

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坐像

高200厘米

 

中国艺术发展史中,佛造像是一个特殊的艺术门类,体现了中国古代雕塑技艺与精神信仰的高度融合。伴随着佛教传播,在华夏文明的浸润下,中国佛造像逐渐发展成为包含中国文化艺术内涵,同时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地域风格的艺术瑰宝。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122a 副本

绿釉贴塑龙纹马镫壶

通高28.5厘米,口径5.5厘米,宽10.5厘米

 

马镫壶,又称皮囊壶,是辽代典型的陶瓷器型。契丹族是马背上的游牧民族,马镫壶是契丹人随身携带的生活用具。壶身凸起的边缘类似缝制皮革留下的针脚,赋予陶瓷以皮革般的柔软质感,说明其设计原型是用途相近的皮革制品。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05 宋•辽-鎏金鹿纹银鸡冠壶 副本

鎏金鹿纹银鸡冠壶

高26.3厘米,口径5.5厘米,底长21.2厘米

1979年内蒙古赤峰出土

 

这件鎏金鹿纹银鸡冠壶因壶把造型像鸡冠而得名,壶盖与壶身以银链相连,壶身四周錾刻美丽的花纹,正中间刻有梅花鹿、山石、灵芝、海水组成的图画,宛如仙境。壶身周边还做成了仿皮囊缝合的装饰,具有浓厚的骑马民族风格,是契丹众多精美银器中的典型代表。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7-5-1 副本

7-5-2 副本

“行在会子库”铜钞版

南宋

纵18.4厘米,横12.4厘米

 

随着经济发展及商业兴盛,纸币已成为宋代的时代需要。“会子”之称产生于北宋,是一种取钱凭证。此青铜版中部大字楷书“行在会子库”五字,标题栏上方左框内题“大壹贯文省”、右框内题“第壹佰拾料”,两字框之间竖写七行文字,内容是严禁伪造纸币的告示。该钞版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钞版,是中国最早行用纸钞的珍贵实物资料。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06 金-如意枕 副本

白釉黑彩剔刻莲花纹如意枕

高21.2厘米,宽32.5厘米

 

枕面呈如意形,装饰采用剔花工艺,在白色化妆土上先盖一层黑色色地,用工具剔刻花纹露出白地,再罩透明釉烧制而成。此件瓷枕工艺精良,是磁州窑的典型作品。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8-6-1 副本

孝端皇后凤冠

通高48.5厘米,冠高27厘米,径高23.7厘米,重2320克

1957年北京定陵出土

 

1957年,考古工作者在定陵发掘出土3龙2凤、12龙9凤、9龙9凤和6龙3凤的凤冠各1件,分别为万历孝端皇后和后来被天启皇帝追封为皇太后的孝靖太后所有。这件9龙9凤冠共嵌未经加工的天然红宝石100余粒,珍珠5000余颗。这件凤冠的主人孝端皇后生前无子,结果引发了一场“国本”之争,影响明末政局甚深,使万历朝成为明朝历史上由治转乱的转折期。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8-1 副本

掐丝珐琅鱼藻纹高足碗

高10.4厘米,口径14.9厘米,足径4厘米

 

掐丝珐琅工艺是元朝时从阿拉伯地区传进的一种新工艺。这种工艺的流程是:先在金属胎器体上用细金属丝铆焊成图案,然后填入珐琅彩釉料,经高温成色后,磨光镀金而成。存世的掐丝珐琅器多有“景泰年制”款,因此,历来有“景泰蓝”之称。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14-873-6-10040079 副本

剔红花鸟纹长方盒

高11.2厘米,长36.7厘米,宽22厘米

 

盒长方形,平盖面,通体髹朱漆,整器雕刻精美的花鸟纹浮雕,是明代宫廷漆器的代表作。剔红,又称雕红漆、红雕漆,漆器品种之一,一般以锦纹为地,花纹隐起,华美富丽。其法常以木灰、金属为胎,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至相当的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这种工艺成熟于宋元时期,明代有所发展。嘉兴、新安和大理等地制作的剔红名重一时,品种繁多,色彩绚丽,图案精美,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明-Y1174-6-3 副本

大明通行宝钞壹贯文铜钞版

长32.5厘米,宽21.2厘米,厚4厘米

 

这件背铭“泉字贰拾玖号”的大明通行宝钞壹贯文铜钞版于20世纪20年代在南京明故宫工部遗址出土。这件钞版为黄铜质地,洪武十三年(1380年)后印钞用,与之前尚书省制版相同,整体构图形式设计模仿元代至元通行宝钞,但分割均匀,纹样繁缛,刻工细腻,制作得比元代钞版精致,说明明代的纸币设计、印刷等都更加完善。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明-Y1817-1 花银11两 副本

“花银一十两”银锭

长7.7厘米,宽5.6厘米,重368克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六年(1383年)铸。此锭所铭“花银”,是元末明初民间普遍使用的银色的称谓。明朝开国初年,不仅民间交易,官方也多使用白银。洪武八年发行大明通行宝钞后,虽然朝廷屡次下令禁止民间以白银为货币进行交易,由于政府规定钱钞以银价为标准,而纸钞不为民间认可,铜钱短缺,所以民间、特别是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南方,依然盛行以银为结算货币。这枚银锭是明代钞法颁布后,江南地区贸易活动依然流行使用白银的实例。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清-钞版反 副本

清-钞版正 副本

大清银行五元兑换券钢钞版

面纵13.5厘米,横23.8厘米,厚0.4厘米;

背版纵13.3厘米,横22.4厘米,厚0.4厘米

 

清宣统元年(1909年)为发行“大清银行兑换券”所制钢质凹刻钞版。是年清廷以每月3600美金聘请美国著名钢凹印雕版技师海趣赴华,任印制局技师长,培训艺徒,并亲自设计,于宣统二年完成大清银行兑换券钢凹版雕刻。“大清银行兑换券”有一元、五元、十元、百元四种面值,票面主体纹样均为摄政王载沣右侧胸像及海水云龙,辅纹依据面值大小分别是农耕图、长城图、骑士图与远航图。这套钢凹版是中国第一套雕刻钢凹版,为现代钢凹版印制钞票新工艺奠定了基础。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清-P224-225-10-42A-10-47B光绪元宝铜元 副本

光绪元宝铜元

直径2.8厘米,重7.45克

 

光绪二十六年至三十一年(1900—1905年)广东造币厂制造的银元辅币。币面取消传统制钱的方孔,代之以龙纹为主的装饰形式,奠定了清末铜元的基本形制。广东光绪元宝铜元,是清政府最早批准制造的机制铜元,试铸行后获得成功,于光绪二十七年年底诏令沿海各省先行推广铸造,成为清代晚期货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Y646-10-1白玉镂雕双凤耳杯 副本

白玉镂雕双凤耳杯

高7厘米,口径8.6厘米,底径4厘米

 

杯外口沿和足部饰回纹一周,外壁两侧镂雕双凤为耳,凤口衔杯沿,展双翅与杯壁相连,双凤尾贴附于杯身,形成杯壁上的图案花纹,凤纹具有明代早期工艺特征。此杯玉质精良温润,构思巧妙,雕工精细,制作精湛,特别是双凤造型极其精美,造型罕见。此器为明代早期精美的宫廷玉器,是明代宫廷玉杯珍品。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216a白玉镂雕双凤耳杯 副本

龙凤纹金执壶

通高12.5厘米,口径4.2厘米,足径5.7厘米

1958年北京昌平定陵出土

 

此金执壶腹部饰龙、凤纹,主体纹饰采用锤制法,然后再用錾刻法处理细部,制成精美的图案,更增添了宫廷器物的富贵气息。明代金银酒器中,执壶为主要斟酒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DSC02796紫砂茶叶罐 副本

紫砂茶叶罐

 

紫砂茶具的制作原料系采用江苏宜兴地区出产的一种特殊陶土,大多为紫砂,也有红砂、白砂。这种陶土含铁量大,有良好的可塑性,成陶火度1100—1200摄氏度。胎质致密坚硬,经久耐用,蓄蕴茶味。明清士人推崇饮茶时“天趣悉备”的自然美,古朴雅致的紫砂茶具正与这种茗饮风尚相契合。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DSC02787粉彩苦瓜纹碗 副本

粉彩过枝苦瓜纹盖碗

 

碗内外绘苦瓜纹,藤蔓、枝叶、果实从碗的外壁一直伸展到内壁,犹如花枝越过墙头,因此又被称为过墙花或过枝花。盖和底足均有“大清道光年制”篆书款。盖碗是流行于清代的饮茶用具。用盖碗喝茶,一手把碗,一手持盖,一边以盖拨开漂浮于水面的茶叶,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细品香茗。使用盖碗又可以代替茶壶泡茶,可谓当时饮茶器具的一大改进。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14康熙御用石青实地纱片金边单朝衣 副本

 

康熙御用石青实地纱片金边单朝衣

身长146厘米,袖长101厘米

 

此朝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附披领,裾左开,缀铜鎏金扣四枚。石青纱地,其上采用圆金线及各色丝线以妆花技法织就金龙、四合如意云、海水江崖等纹样,缘饰蓝色团龙杂宝织金缎及平金边各一。领口系黄签一,墨书:“石青实地纱片金边单朝衣”,为康熙皇帝御用朝袍。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15、霁青金彩海晏河清尊 副本

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

高31.3厘米,口径25.1厘米

 

这件瓷尊是景德镇御窑为圆明园海晏堂烧制的陈设品,整件器物蕴含海晏河清、四海承平之意。海晏堂是圆明园西洋楼最大的宫殿,亦是圆明园中最著名的一处欧式园林景观,1860年惨遭英法联军野蛮劫掠焚毁,沦为一片废墟。当年海晏堂内的实情实景后人已无从得见,这件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也因此弥足珍贵。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明针灸8-3-1 副本

明仿宋针灸铜人

通高213厘米

 

此件针灸铜人是明正统八年(1443年)仿照“宋天圣针灸铜人”铸造的。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1年),太医王惟一考订针灸经络,设计并主持铸造了两件针灸用的铜人模具。铜人与真人大小相似,胸腹腔中空,表面铸有经络走向及穴位位置,穴位钻孔,用于考核学生掌握针刺技术的熟悉程度。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GSS07221

国博“癸卯金安—二○二三新春展”,参观者拍摄桃花洞釉灯笼瓶。桃花洞釉灯笼瓶,是清乾隆时创烧的一种色斑釉,采用吹釉法在烧造好的白色瓷胎上施釉,色块形状不规则,对比鲜明,色彩艳丽,具有晕染效果。因烧制时间短,存世作品较少。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BO0I3939

国博“癸卯金安—二○二三新春展”,观众参观清代文物红木云石面嵌螺钿圆桌和红木云石面嵌螺钿绣墩。中国人使用圆桌可追溯至魏晋时期。入座之人依序落座,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形成了落座原则。或可以说,是圆桌改变了家人对坐的意义,构建出了一个家的中心。绣墩又名“坐墩”“鼓墩”, 因它仍保留着鼓的形状得名,是我国古代一种常用的坐具,因上常覆盖丝绣织物而得名绣墩,造型多样。为了提携方便,绣墩腰间常在中间开出透孔,本套作品所开为海棠式。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
    春秋时期的三轮青铜盘、西汉时期“滇王之印”金印、辽正慧大师舍利塔小石碑、西夏文敕牌、元八思巴字《百家姓》、清《皇清职贡图》……一件件文物直观地反映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过程,充分证明祖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GSS07103
国博“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中的青铜人首。青铜人首,是商后期文物,高37.5厘米,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青铜人首神情严肃、诡秘,面部上宽下窄,呈倒梯形;宽眉,目呈杏核状,眼角上挑,鼻翼上方似戴一面罩,阔口,两耳饰卷云纹,耳垂有穿;脑后梳一长辫,发丝根根可见。此器出土于三星堆遗址祭祀坑中,与之同出的还有大量玉器、铜器等物,有许多明显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如铜尊、铜罍等。三星堆遗址一般被视为古蜀人的遗存。这些发现表明商与古蜀之间的交流十分密切。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a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玉琮 cj 531A8853

2023年5月6日,国博“古代中国”基本陈列,观众参观玉琮。玉琮是新石器时期良渚文化最重要的一种礼器。这件玉琮由墨玉制成,共19节,是目前国内所见最高的玉琮。玉琮四边的兽面纹已经高度符号化,近顶端的日月纹图案是大汶口文化大口陶尊上的代表性徽号,体现了良渚文化与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b 瓷器 dw 565A1682

2023年5月6日,国博“中国古代瓷器”专题展,观众驻足观看瓷器展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瓷器的国家。中国古代瓷器的演变历程,见证着各民族相互学习、在融合中进步,进而形成中华多元一体文化的进程。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中华文化 兼收并蓄
  汉代的罗马玻璃杯、唐代的胡人俑、元代的“阿拉伯数码字铁方盘”……一件件文物,让人深切感受到丝绸之路的繁荣安宁、中华文化的兼容并蓄,实证了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实证了中华民族的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
b 唐三彩釉陶载乐骆驼俑_INB6170
2023年5月6日,国博“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两名小学生被三彩釉陶载乐骆驼吸引。载乐骆驼陶俑表现的应该是长安百戏中的一个杂技节目。这件载乐骆驼陶俑巧妙地夸张了人与骆驼的比例,造型优美生动,釉色鲜明润泽,代表了唐三彩的最高水平。它既是唐代文化艺术、制作工艺发达昌盛的重要物证,也见证了丝绸之路上艺术的交流与融合。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题图.png

【北京中轴线连载之二】文化之脊上的诗情画意

提到北京中轴线,总会让人想到肃穆庄严的格局、恢宏壮丽的建筑、积淀丰厚的遗迹……而我们无意间忽略的那些草、木、湖、石、亭、榭、廊、桥、舟、鱼、莲之属,恰恰是中轴线上最为灵动鲜活、最具生命张力的所在。这条旷世的文化之脊,因园林之美而“血脉”通畅,充满了无限生机。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