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氏叶猴 摄影/郑山河
为进一步完善云南芒市菲氏叶猴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管理,加强栖息地周边社区保护公益组织能力建设,探索林草行政部门与院校专家合作开展珍惜濒危物种保护及生态文明理论实践新机制,2024年8月8日,芒市尹仑专家工作站在云南省德宏景颇族傣族自治州芒市林业和草原局河心场管护站正式成立。
菲氏叶猴(Trachypithecus phayrei,又名菲氏叶猴Trachypithecus crepusculus),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菲氏叶猴主要分布于高黎贡山山脉,分布区域为中国和缅甸。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是国内菲氏叶猴的重要分布区之一,菲氏叶猴栖息地位于芒市东面,距芒市城区约20公里,地跨芒市、轩岗两个乡镇,北与龙陵县交界。栖息地总体呈狭长状,东西长9144米,南北宽4429米。据2017年本底调查发现,区域内有菲氏叶猴5群,约320只,种群密度为19.91只/平方公里,是迄今在单一地区发现的最大种群。其中,芒市镇河心场村分布有2群,分别为45只和93只;轩岗乡水井村分布有3群,分别为96只、53只和32只。
菲氏叶猴 摄影/郑山河
近年来,随着芒市林业和草原局和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等多方参与的菲氏叶猴社区保护地建设的开展,芒市菲氏叶猴的种群数量呈恢复性增长态势。多方参与的菲氏叶猴社区保护地领导小组成员由芒市林业和草原局、轩岗乡人民政府、芒市镇人民政府、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共同组成。自2017年在芒市河心场林区及芒杏国有林区发现的菲氏叶猴以来,德宏州林业和草原局、芒市林业和草原局协同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对菲氏叶猴的种群、生存现状及栖息地生境等基本情况陆续开展了一系列调查和规划工作,包括年联合西南林业大学等高校和专家组织进行的“芒市菲氏叶猴栖息地科学考察”和“芒市菲氏叶猴自然公园总体规划”“芒市菲氏叶猴栖息地保护管理计划”等。与此同时,为兼顾菲氏叶猴核心栖息区域社区的发展,在芒市林业和草原局和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的共同支持下,汇集多方力量,在菲氏叶猴分布的周边社区开展了“低碳示范村”“自然公园”“生态研学”等项目,共同开展节约林木资源、恢复栖息地、发展可持续生计和提高社区参与保护积极性等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行的实践经验。
芒市尹仑专家工作站团队 芒市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尹仑是西南林业大学教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西南民族应对气候变化的传统生态知识研究”带头人。扎根西部民族地区二十多年,尹仑教授一直专注于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相关传统知识、国家公园建设的科学研究和保护实践工作,提出了多方参与的其他有效区域保护措施(OECMs)和基于传统知识的旗舰物种社区保护地模式,并在基层社区开展了实践工作,带动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各族群众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活动中。
菲氏叶猴 摄影/郑山河
芒市尹仑专家工作站的成立,将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建设多方参与的菲氏叶猴社区保护地机制。首先,工作站将根据《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促进形成菲氏叶猴的其他有效区域保护措施(OECMs)与政府、社会组织、村组(社区)多方参与的社区保护地建设机制,由林草行政部门、乡镇政府、村委干部等多方共同参与,帮助了解菲氏叶猴的其他有效区域保护措施(OECMs) 和社区保护地的情况,进一步集合多方力量继续开展菲氏叶猴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工作。其次,工作站将联合其他相关机构,参与对《芒市菲氏叶猴自然公园五年(2019-2023年)保护管理计划》各项内容和指标达成情况进行的评估、总结工作。积极支持芒市林业和草原局编制《2024-2029年芒市菲氏叶猴保护管理计划》,并为保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菲氏叶猴 摄影/郑山河
工作站将协调西南林业大学、大理大学、德宏州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等具备巡护监测实践经验以及相关理论知识的专家、科技人员对芒市菲氏叶猴栖息地巡护监测员开展巡护监测实地及相关科学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升监测员的巡护监测水平能力;针对目前存在的栖息地内放牧、人工针叶纯林种植、威胁菲氏叶猴繁衍生息因子进行分析研判,对现有栖息地猴群发展的承载力,栖息地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变化等内容进行专项研究监测,进一步细化巡护监测和栖息地保护修复工作方案。针对栖息地菲氏叶猴猴群数量稳步增长,为满足猴群增长的需求和缓解现存人工种植针叶纯林造成栖息地破碎化及食源减少这一突出威胁因子,工作站将开展人工针叶林替代种植专项示范研究,具体包括杉木替代种植树种选择、种植方案、规模区域等,并依托研究结果,形成整个栖息地人工针叶林替代种植行动的有效方案。
同时,工作站将就菲氏叶猴栖息地开展生态旅游活动规范开展专项研究,考察栖息地不同范围内的生态旅游承载力,提出栖息地内开展生态旅游的范围、接待频次、每个批次进入人群数量限制、游客行为规范的意见建议,为在保护过程中有序推动社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栖息地范围内自然教育和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导览服务人员培训、资源对接等方面的工作,全面推进栖息地自然教育活动,并通过自然教育及生态旅游活动反哺社区保护工作,助力巡护、监测等保护工作的持续开展,提高周边社区广大群众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