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社会 >> 正文

[专家谈]2020年汛期的气象保障

2020-09-08      人民画报

  6月以来,中国南方地区降雨持续时间长、雨区重叠度高、点雨量大,局地暴雨洪涝灾害较为严重,出现了多年不见的流域洪水等状况。《人民画报》记者就此专访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副主任黄磊、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室主任唐世浩、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预警运控室主任曹之玉、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应急减灾处处长王亚伟等5位专家,详解近期中国汛期的有关情况。

  南方地区强降雨过程多,间歇期非常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马学款:这主要与今年6月以来的大气环流形势有关。对我国影响巨大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比往年同期势力偏强,其外围的西南气流将来自孟加拉湾或我国南部海区的充沛水汽输送到我国南方;同时,北方的冷空气活动也比较频繁,造成了冷暖空气在南方地区持续交汇的局面,由此导致强降雨过程频繁而持续发生。

  中国气象局先后派出了5个工作组,指导帮助重点地区上下联动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工作。请问工作组在一线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王亚伟:针对防汛救灾严峻形势,中国气象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派出由局领导率队的5个工作组,分别赴安徽、江西、江苏、浙江、重庆、四川、湖北、湖南等地,检查督导汛期气象服务。

  中国气象局党组多次专题研究部署,电话连线多地气象部门加强指导,召开视频会议及时统筹调度防汛重点地区气象服务,局领导率工作组赴重点地区检查指导、靠前指挥,多措并举压紧压实气象服务责任。工作组将立足防汛重点地区工作实际,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要求,深入防汛一线现场了解情况与需求,检查指导基层气象业务服务工作并慰问一线人员,帮助其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困难和短板弱项,推动防汛救灾气象服务提质增效,切实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在防汛救灾气象保障服务特别工作状态中,各有关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严格执行24小时负责人领班、专人值班制度,做好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技术支持、科普宣传及相关保障等工作。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利用多源卫星进行“一江三湖”流域水体变化情况的监测,请问最新的监测情况如何?目前卫星观测的重点区域在哪里?

  唐世浩: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与江西、湖南、江苏等省级气象部门合作,综合利用包括风云气象卫星在内的多源卫星资料,对长江流域的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重点湖泊进行了连续动态监测,提供了多期监测服务材料,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如78日、713日、714日的多期监测表明,鄱阳湖及周边水域水体面积持续增大,超过10年同期最大值,相关资料被决策服务部门及权威媒体广泛引用。

  除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外,因受持续降雨影响,淮河流域水位持续上涨,淮河王家坝水文站7172248分涨至27.50米,与警戒水位持平,720日上午,淮河干流王家坝闸开闸泄洪,河水流向蒙洼蓄洪区。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与安徽省气象局合作,持续利用最新的风云三号气象卫星、高分卫星遥感影像对包括蒙洼蓄洪区在内的淮河流域多个蓄洪区及巢湖流域进行了连续动态监测。

  气象卫星在强降水洪涝监测方面发挥怎样的作用?

  唐世浩: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具有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业务气象卫星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之一,目前有七颗气象卫星在轨业务运行,其中包括四颗静止气象卫星,三颗极轨气象卫星,静止气象卫星可对全球近1/2左右区域实现小时级连续观测,可对中国及周边区域实现5分钟级连续动态监测。

  极轨气象卫星每天可对全球进行6次全覆盖观测,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250米。风云气象卫星可提供全球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监测信息,为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监测预警提供依据。气象卫星观测资料也是数值预报模式的主要输入数据源,近些年来,气象数值预报模式的预报准确率、有效预报时效均显著提高,主要得益于资料同化技术的发展和气象卫星资料在数值预报模式中的大量应用。

  此外,气象卫星还可以对火灾、洪涝、积雪等地表环境灾害进行连续动态监测。洪涝等灾害发生后,气象卫星与其他卫星联合应用,可第一时间捕获洪涝水体面积信息,并对洪涝的发展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结合卫星云图和数值预报模式提供的降水等气象信息,还可以对洪涝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警,为水利、应急减灾等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根据气象卫星发展规划,未来几年,中国还将陆续发射多颗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包括专门针对降水和洪涝灾害监测的降水卫星,届时,气象卫星对强降水和洪涝监测的时空分辨率将进一步提高,综合监测服务能力将显著增强。

  近期天气会商中增加了风险预警,请向读者介绍一下洪涝次生灾害都有哪些?在天气预警方面,我们还有哪些探索?

  马学款:强降雨可能是造成灾害链条的第一步,很多次生灾害如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泥石流、城市内涝和农田渍涝等,都与强降雨关系密切,在预报服务中,需要我们更多考虑强降雨可能导致的次生灾害,通过及时预报预警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从技术层面来讲,近年来智能网格预报和数值预报的快速发展为精准预报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如利用智能网格预报产品作精细化预报。中国气象局自主研发的GRAPES数值预报在这几次强降雨过程中表现良好,总体预报性能并不逊于国外先进的数值预报系统,甚至在一些方面优于国外数值预报。

  曹之玉:自628日党中央强调加强防汛工作以来,全国公安、自然资源、住建、交通运输、水利、应急管理、气象等共7个部门,通过国家预警发布系统发布暴雨、地质灾害、山洪灾害、强对流、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预警等18类预警信息,共16443条。全国各级暴雨红色预警信息通过12379短信等专用通道向近10万应急责任人发送,通过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网站(www.12379.cn)、国家预警发布微博微信公众号、广播电视、大喇叭、户外显示屏多种渠道以及各类社会媒体向公众发布。

  71319时,第一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预警提示信息第一时间向中心已有的39个部门和86个央企的1794个应急责任人发布,同时通过12379网站、微博、微信、今日头条、抖音、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百度等几十家媒介的全媒体预警立体传播网向社会公众发布。至此,应急管理部正式通过国突系统开展预警信息发布工作。

  新媒体预警立体传播,是中心今年创新开展的预警发布渠道拓展工作。今年汛期以来,多次在全网弹窗推送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暴雨预警,覆盖10亿多人次。

  如何看待减轻极端天气灾害损失,保障国家气候安全,对于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和影响?

  黄磊: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强降雨、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趋势愈加明显。中国是遭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指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自20世纪中叶以来已观测到许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包括低温极端事件减少、极端高温事件增多、极端高海平面事件增多以及部分地区强降水事件次数的增加;预计21世纪全球部分地区的高温和暴雨事件将趋多,干旱程度将加剧,威胁各国粮食、水资源和能源安全。

  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内在要求,事关国家安全。中国气象局始终把气候安全作为国家安全体系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考虑。

  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强对国家相关发展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规划的支撑保障作用。同时,中国气象局将继续牵头做好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全球气候变化科学评估等工作,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加强对“一带一路”国家极端天气等防灾减灾气象保障服务,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更大的、积极的作用,促进气象事业在国家发展、人民福祉等方面形成更高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影响。

【本刊专稿】防汛抗洪 人民至上
【本刊专稿】抗洪一线的“火焰蓝”
【本刊专稿】湖口,抗洪一线的民兵力量
【本刊专稿】气象,防汛救灾第一道防线
DJI_0233.jpg

走进梁平百里竹海,置身天然森林氧吧

百里竹海是西部最大的高山竹海,拥有成片竹林35万亩,竹品种180余个;这里是“中国首批森林氧吧”。

1126438123_15989281253851n.jpg

武汉迎来百万学子返校开学

9月1日,武汉市2842所中小学、幼儿园迎来开学,涉及学生139.9万人,百万学子重返校园。

xx2009020231.jpg

出山入城天地宽

东乡县是“三区三州”和六盘山片区深度贫困县,是甘肃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