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影像世界 >> 影像聚焦 >> 正文

造物新生 艺览吾遗

2023-04-26      本刊综合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千年,延续下来的不只是简单的民俗或者技艺,而是千百年来的艺术结晶与文化脉络,是前人口传心授的生活智慧,更是岁月馈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依靠于人、作用于人的活态文明。

  如今的非遗在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中大都曾引领过潮流和时尚。它们穿越历史而来,向我们传递着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基因密码。

  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人们在寻求精神世界的丰盈。非遗传承人与当代艺术家在探索非遗与当下及未来语境关系的过程中,用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适度介入到非遗领域,打开了观众对非遗在当代社会中多样性存在的想象,也拉近了非遗与都市生活的距离。

  非遗是当代艺术、当代设计的巨大沃土和宝库。越来越多的非遗与当代艺术、与时尚、与创意设计的跨界,让我们看到了非遗的内在动能和永续价值。当那些流淌进中国人血液中的技艺、中华文明的内核被嵌入当代的表达形式中,更多的非遗技艺、艺术将会散发出新的魅力与时代价值。

  时光印记·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术作为一种古代的印刷方法,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聪颖和精髓。印刷过程中,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无论是横平竖直的宋体方块字,还是被称为“天书”笔画繁多的西夏文,当带着香气的油墨与手工制造的宣纸相融,博大精深、意境悠远的东方神韵便扑面而来。艺术本身,就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当代艺术追求观念的充实与思维的延伸。当代艺术和古代艺术之间,当文字作为工具的部分被抽空,只保留其外在,文字也成为独立、有尊严的事物。

当代艺术家徐冰作品《天书》。这件作品从1987年开始创作到完成共四年多时间。徐冰创作出四千多个“伪汉字”,以明代宋体字手工刻版,活字版编排,印制出一套四册的《天书》。 摄影 迟淼/人民画报

  不止于戏·皮影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中国皮影戏是一种以皮制或纸制的彩色影偶形象,伴随音乐和演唱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皮影艺人在幕后用木杆操控影偶,通过光线照射在半透明的幕布上创造出动态的形象。与当代艺术结合是传统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皮影偶脱离了商品性展示甚至表演功能,成为一屋子造型艺术,它们仿佛活了过来,争着要讲述关于皮影绵绵不绝的故事。

国家级非遗项目皮影戏(华县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汪天稳与当代艺术家邬建安共同创作的大型手工镂刻牛皮作品《九重天》。《九重天》是对神话故事刑天、蚩尤的重现,图像里有九种层层包裹的动物:鸟、人面鸟、人头鸟、羽人、人、老虎、青蛙、娃娃鱼和鱼。 视觉中国 供图

  古墨流今·书法
  中国书法伴随着汉字的产生与演变而发展,历经3000多年,是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中国书法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中,融入了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一如墨水将王羲之的水池渐渐染黑,书法的影响也在中国艺术与装饰艺术领域延绵扩散。无论是通过研习宣纸与墨的物质材料性,抑或透过探索它自古以来与语言和意义之间的关系,许多艺术家尝试以自己的方式,看待和重新演绎中国书法和水墨传统,他们的功夫和技巧,蕴含在每一笔的提按顿挫中,也在每一处留白与墨迹以及光与暗的对比中。
当代艺术家徐冰的木板手工印刷新英文书法作品 摄影 迟淼/人民画报
当代艺术家邱志杰作品《重复书写一千遍<兰亭序>》。该作品于1990年至1997年创作,是在同一张宣纸上对传统书法的经典文本《兰亭序》重复一千遍临写。 邱志杰 供图
当代艺术家邱志杰作品《民以食为天》。该作品于2021年在北京三源里菜市场展出。艺术家书写近百幅与食物、生活相关的日常短语、招牌、菜谱等,将书法以最亲切的方式融入市井中。 摄影 侯宇/中新社
  锦绣世界·刺绣
  《尚书》中有“衣画而裳绣”的记载,此后历经秦汉、唐宋、明清各朝的发展,手工刺绣技艺获得长足的发展,产生了四大名绣—苏绣、粤绣、湘绣、蜀绣,以及种类繁多、独具特点的地方名绣。刺绣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内涵和艺术价值。如今,这项精美绝伦的工艺早已走出国门,成为国际舞台上一道美丽的风景,当它与时尚服装结合在一起时,更彰显出超凡脱俗的魅力。
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的苏绣作品《丝绸之路—满载而归》,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 姚建萍 供图
民国时期粤绣作品—红缎地绣和合二仙十二生肖纹女袄。 摄影 陈楚红/中新社
姚建萍展示苏绣针法。 摄影 王蕾/人民画报
姚建萍的传统苏绣作品《三猫图》。 姚建萍 供图
明代粤绣作品—金线绣麒麟补子 摄影 陈楚红/中新社
  鎏金溢彩·景泰蓝
  珐琅艺术起源于西方,沿陆上丝绸之路而来,在中国明清皇家宫廷升华为“景泰蓝”,新时代又以“国之重器”展现于世界。从“新中国第一份国礼”《歌颂和平圆盘》,到中国政府赠给世界经济论坛的国礼《四面方尊》;从APEC会议国礼《四海升平》景泰蓝赏瓶,到2015年赠送联合国的《和平尊》;从国家领导人亲自解读的联合国国礼《盛世欢歌》,到中国政府赠给朝鲜领导人的国礼《和平尊》……景泰蓝国礼是华夏文明的重要见证,也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外交使者”。
景泰蓝工艺流程中的设计、掐丝、点蓝。 摄影 董芳/人民画报
清代乾隆景泰蓝龟鹤齐龄烛台 视觉中国 供图
十七世纪景泰蓝象耳多穆壶 视觉中国 供图
大型景泰蓝作品《和平尊》。《和平尊》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北京珐琅厂第一任总工艺师钱美华于2009年完成的一部精品巨作。 摄影 董芳/人民画报
  自然经纬·竹编
  竹编工艺虽然算不上鬼斧神工,但却能体现中国传统造物观念“天人合一”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和文化内涵。竹编在实用性、艺术性和文化价值上都有着较高的价值,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工艺品再到收藏品,竹编的造型多变,装饰特色富有形式感和节奏感,为当代生活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
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的永久场馆之一竹藤馆。竹藤馆的特色之一就是外观看上去像是由竹藤编织而成。 视觉中国 供图
中国竹编非遗传承人、当代艺术家钱利淮选取灵蛇、太湖石与钻石等意象,以黄苦竹编织出的竹编作品《洞天灵蛇》。 视觉中国 供图
东阳竹编作品 视觉中国 供图
  纸上新韵·剪纸
  中国剪纸在2009年已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中国的剪纸呈现出多元的发展趋势。剪纸已不仅仅为满足习俗使用,在非遗保护的热潮中,开始进入城市生活,进入主流社会的视觉文化中,成为艺术家和普通人雅俗共赏的艺术创作方式。中国的剪纸也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引起许多国家地区的人们对中国剪纸的兴趣和关注。
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于2008年创作的剪纸作品《传唱·卡莱瓦拉之歌》之二。该作品用中国剪纸“传唱”芬兰世界著名史诗作品《卡莱瓦拉》。 乔晓光工作室 供图
乔晓光于2014年为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城市风景》。该作品以剪纸的手法呈现了北京与芝加哥这两座城市由古及今的地标性建筑。 乔晓光工作室 供图
当代艺术家陈粉丸作品《剪纸宇宙》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展出。 视觉中国 供图
专题图.png

享民俗韵 传乡土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在华夏大地、遍布于乡野古村,文脉悠久、生生不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藏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蕴含着丰富可观的生计资源、生态智慧、民俗文化、道德规范,不仅烛照着乡土中国的悠悠过往、如歌岁月,也如活泉般滋养着当代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描绘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壮美画卷。

题图.png

【北京中轴线连载之二】文化之脊上的诗情画意

提到北京中轴线,总会让人想到肃穆庄严的格局、恢宏壮丽的建筑、积淀丰厚的遗迹……而我们无意间忽略的那些草、木、湖、石、亭、榭、廊、桥、舟、鱼、莲之属,恰恰是中轴线上最为灵动鲜活、最具生命张力的所在。这条旷世的文化之脊,因园林之美而“血脉”通畅,充满了无限生机。

“奋进新时代 聚力新征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益宣传海报征集展示活动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