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影像世界 >> 专题图片 >> 正文

回到安阳: 两个半小时穿越三千年

2019-12-12      撰文 本刊记者 黄丽巍

 

 

  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当时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战争、刑狱、农业、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灾祸等,是研究中国上古社会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本版卜辞记载商代自商王上甲至商王小甲所有直系先公先王的庙号。王国维据此记载,纠正了《史记·殷本纪》所载殷先王世系中“三报”次序的错误。

刻辞卜骨(《甲骨文合集》32384)

骨片下段一片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图片扫描自《甲骨文合集》

本版卜辞卜问向先王祭祀时选用何种祭牲,是百羌和百羊,还是三百牛。

 

刻辞卜骨(《甲骨文合集》00300)

天津博物馆藏

图片扫描自《甲骨文合集》

本版记载商与土方、方之间的一次边境冲突,正反均涂朱(涂嵌朱砂)。

刻辞卜骨(《甲骨文合集》06057正)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YH127坑出土的完整龟甲。本版卜甲记叙了贞人为贵族“般”卜问征战是否有灾祸,商王武丁断其没有灾祸。

般无咎全甲刻辞(《甲骨文合集》4264)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摄影 浦峰

本版正面记载商王田猎时发生的一起车祸。

刻辞卜骨(《甲骨文合集》10405正)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摄影 浦峰

本片属于罗振玉《殷虚书契菁华》所著录的著名大版之一,正面残存91字,反面82字,这是一篇长篇记事卜辞,也表现出殷人对占梦异乎寻常的重视。诸条贞卜中,除战争侵害的实录,最为重要的是一条“大骤风”记录,是殷商气象史上极为重要的史料。

 

刻辞卜骨(《甲骨文合集》137正)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摄影 马悦

 

 

本版列出了中国最古老的“日历”—干支表。

 

刻辞兽骨(《甲骨文合集》37986)

北京大学藏

图片扫描自《甲骨文合集》

本版卜辞记载了日食现象。

刻辞卜骨(《甲骨文合集》33694)

 

天津博物馆藏

图片扫描自《甲骨文合集》

本版记载商王田猎获兕,赏赐宰丰之事。

宰丰骨柶(《殷契佚存》518)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图片扫描自《甲骨春秋—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

此卜骨刻文大意为商王命令众人进行协田(在土地上进行集体耕作)活动,并卜问是否丰收。

 

王令众人协田刻辞牛骨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摄影 浦峰

与妇好相关

  妇好墓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并断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王室成员墓葬。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武丁是中国商代后期最有作为的一位商王。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关她的记载多达240多条,其中不乏描述她领兵打仗和参与国家祭祀活动的内容。

  妇好并不姓妇,在甲骨文里,“妇”是一种职官名称,在商王朝具有一定的地位。“妇”首先可以是商王的妻子,担负着为商代王室传宗接代、养育王嗣的职责,甲骨文中有不少关于妇好生育的占卜内容;除此之外,还可掌管占卜祭祀、参与战争等国是。“妇好”之“好”是其娘家的国名,即当时有一个名为“好”的方国,与商王室通婚。

 

  妇好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随葬品,其中青铜器468件,玉器755件,骨器564件,并出土海贝6800枚。出土的司母辛鼎便是为妇好所铸。随葬品不仅数量巨大,种类丰富,而且造型美观,工艺精湛,堪称国之瑰宝,充分反映了商代高度发达的青铜器铸造水平以及墓主人尊贵的身份。

 

 

司母辛鼎 商代

 

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卢方”玉戈 商王武丁时期

 

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摄影 马悦

铜首玉身虎 商代

 

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摄影 马悦

 

“后目”斝 商王武丁时期

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摄影 马悦

(本报道部分资料参考自《甲骨春秋—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感谢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

 

 
 
 
颐和园 三校 7-26(立冬3).jpg

颐和园之冬

冬去春来,一个冬天,经历六个节气。

snap_screen_20200730091443.png

113名“一带一路”建设者出境返岗复工

7月29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的113名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集结,启程飞赴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

DJI_0579(1).jpg

《人民画报》中的海南70年

2020年,是海南解放70周年,同时,海南也迎来了新的历史跨越期。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