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聚焦中国—中亚峰会 >> 正文

谱写 “美美与共”新篇章——中国—中亚的文化遗产保护合作

2023-05-17      撰文 本刊记者 郑煦

  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是“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新亮点,不仅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来更为翔实的历史资料,展现了历史上东西方商贸经济、文化上的往来与交流,还增进了人们对世界不同文明的了解和尊重,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文支撑。

  近年来,中国加强与中亚国家间的文化遗产保护合作,在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历史古迹、吉尔吉斯斯坦红河古城西侧佛寺遗址等文保项目上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不断彰显中国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博大胸怀。

2015年萨扎干遗址I区超大型墓葬发掘现场。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 供图

  匠心修复文化遗产

  20229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在中方赠送给乌方的国礼中,有一座中乌合作修复的希瓦古城历史文化遗迹微缩模型。在访问前夕发表的署名文章中习近平主席也特别提到:“我2013年访问撒马尔罕时启动的希瓦古城历史古迹保护修复项目已经圆满竣工,让希瓦这座古城更加绚烂夺目。”

  “我愿出一袋黄金,只求看一眼希瓦。” 流传中亚地区这句谚语,折射出希瓦古城的迷人风貌和辉煌历史。希瓦古城坐落于乌兹别克斯坦西南部花剌子模州,自公元4世纪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之一。如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希瓦古城伊钦·卡拉内城更是遍布宫殿、经学院和清真寺,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然而历经千年风霜,部分古建不同程度受损,让丝绸之路上的“露天博物馆”蒙上了灰尘。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乌两国开启各领域合作的新篇章。2014年4月,双方决定在希瓦古城选择文物古迹共同开展保护修复工作。2017年,修复工作拉开帷幕。阿米尔·图拉经学院与哈桑·穆拉德库什别吉清真寺是古城内修复需求最为迫切的两处建筑,修复难度大,对技术要求极高。中国工作队在修复时秉持“修旧如旧”的理念,采用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原做法,在修复过程中不用水泥和油漆等建筑材料,而是当地采购传统砖石和木料,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

  “我们起初不理解这样的做法,为什么不用更加结实的新材料,偏偏要用很难找到的传统材料呢?”曾参与修复工作的当地居民卡西莫夫说。当中国文物修复师使用原汁原味的老构件,剔除墙缝里30年前修复时使用的水泥,再用传统工艺的灰浆涂抹后,呈现出的修复效果最终让他们心服口服。

  亲历这一项目全程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许言介绍,在与乌方的交流合作中,中国文物修复工作队始终保持平等交流、彼此尊重的态度,与当地专家和工匠并肩工作,既深入研究当地文化和历史、当地传统工艺和做法,也给当地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了中国的理念、经验和技术。

  占地26公顷的希瓦古城里,住着300多户2000多居民。处理好文化遗产风貌与当地居民生活的关系,也是中方重点考虑的问题。中方工作人员按照当地传统方式设计了道路和广场的地面铺装,对街道进行了适当的电缆入地、排水管道敷设等基础设施改造,以实现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两全的目标。

  随着修复工作的完成,原先坑坑洼洼的路铺平了,孩子们上下学不用绕路了,杂物堆放处变成了供人休憩的小广场。当地居民由衷感谢中国团队对他们宝贵遗产的保护及对当地文化历史的尊重修复施工期间,很多当地人会热情地过来打招呼,还有人主动帮助中国专家搬运物资,送来自家田地里的新鲜果蔬。

  项目的实施也为当地增加了就业岗位,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条件,推动了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因为希瓦,我更加热爱我的国家。这次修复机会是宝贵的,古城将恢复它应有的样子,希瓦的历史文化将会继续滋养这里的年轻人。”乌兹别克斯坦年轻人穆巴拉克有感而发。希瓦是他的故乡在希瓦古城修复项目中,他担任翻译一职。穆巴拉克一样,许多当地年轻人开始重新审视并更加热爱自己国家的文化。

  许言表示,希瓦古城修复不仅是一项文物修复和研究工程,也是文化互相交流、双向传播的过程,中国文保团队深扎当地传递理念、培养人才、深入交往,谱写了一曲民心相通的中乌友谊之歌。

2017年6月14日,乌兹别克斯坦拉巴特遗址发掘现场,中亚考古队向当地官员介绍工地情况。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 供图

  共促跨国遗产保护

  两千多年前,起始于中国西安的丝绸之路跨越山川,绵延万里,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往。2014年,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3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世界首个被列入名录的“丝绸之路”遗产,开创了全球跨境申遗的先河。

  该遗产项目的线路跨度近5000千米,沿线包括中心城镇遗迹、商贸聚落遗迹、交通及防御遗迹、宗教遗迹和关联遗迹5类代表遗迹,共计33处,中国境内有22处考古遗址和古建筑,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各有8处和3处遗迹。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是丝绸之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吉尔吉斯斯坦文化官员阿扎马特·扎曼库洛夫表示,该项目见证了亚欧大陆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的主要脉络及其重要历史阶段,以及其中突出的多元文化特征,促进了洲际间多种文明的协调和共同繁荣,是亚洲大陆上建立长距离东西方交通、开展广泛的人类文明与文化交流对话的杰出范例。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遗产点之一——红河古城遗址位于楚河州坎特市红河村郊外,是吉尔吉斯斯坦楚河流域重要的古城遗址。红河古城因附近的红河村而得名,这里被认为是中国文献上提到的中世纪城市“新城”。该遗址年代约为8世纪至12世纪,是见证丝绸之路发展轨迹的重要遗存。2018年至2019年,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专家组成联合考古队,对红河古城西侧佛寺遗址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勘探与测绘,并先后开展了两个季度的考古发掘。

  在吉中联合考古队两年的工作中,考古学家在红河古城遗址出土了不少陶片、砖块和钱币,专家推断这些物品出自10世纪至12世纪。此外,吉方还与其他一些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在吉境内的费尔干纳谷地和伊塞克湖区域进行联合考古研究,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

  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历史、考古和民族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瓦列里·科尔琴科认为,吉中在考古领域合作潜力巨大。他说,对于研究突厥文化、中世纪古城和丝绸之路来说,吉境内包括楚河谷地在内的一些重要遗址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近年来,我国稳步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合作项目,得到项目所在国家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推动人文交流、厚植民心根基。2021年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显示,中国目前已与17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33个文物援助项目。在整个“十三五”期间,中国共有近30家考古研究机构开展中外合作考古项目40项,包括赴国外开展的合作考古项目32项,为当地考古工作提供了更多助力,增强了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也增进了相互间的人文交流合作。

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省教育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典型”、“三秦楷模”、“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称号。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 供图

  一系列文物保护和考古合作,加强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交流互鉴,夯实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在挖掘历史文化、弘扬丝路精神、助力文化外交、推进民心相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今年4月25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在西安召开,以西北大学为实施单位的“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在大会上正式揭牌。据了解,“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是2021年“中国+中亚五国”外长第二次会晤成果之一,该中心由中方倡议建立,五国合作共建。中心面向中亚、西亚、南亚等地区开展丝绸之路考古合作、遗产保护、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等工作,为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搭建开放共享的考古合作研究与人文交流平台。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日益深入人心,中国向世界展现作为文明古国和负责任大国的责任担当。一系列文物保护和考古合作项目既是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具体实践,也是“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保护的典范,为促进“一带一路”多元文化相通共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古老文明蕴含的智慧,正照鉴美美与共的未来。

专题图.png

享民俗韵 传乡土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在华夏大地、遍布于乡野古村,文脉悠久、生生不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藏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蕴含着丰富可观的生计资源、生态智慧、民俗文化、道德规范,不仅烛照着乡土中国的悠悠过往、如歌岁月,也如活泉般滋养着当代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描绘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壮美画卷。

题图.png

【北京中轴线连载之二】文化之脊上的诗情画意

提到北京中轴线,总会让人想到肃穆庄严的格局、恢宏壮丽的建筑、积淀丰厚的遗迹……而我们无意间忽略的那些草、木、湖、石、亭、榭、廊、桥、舟、鱼、莲之属,恰恰是中轴线上最为灵动鲜活、最具生命张力的所在。这条旷世的文化之脊,因园林之美而“血脉”通畅,充满了无限生机。

“奋进新时代 聚力新征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益宣传海报征集展示活动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