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2024年 >> 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并对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 >> 正文
在即将举行的阿斯塔纳峰会上,白俄罗斯将正式成为上合组织的第10个成员国。经过23年的稳步发展,上合组织已经成为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潜力最大的区域组织。
上合组织成员国分别来自东亚、中亚、南亚、西亚和东欧,各国虽然在社会制度、文化属性、国家实力、政策取向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但国与国之间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联系和传统的友好关系。
如果说开展多边合作需要进一步夯实和扩大成员国的政治基础,凝聚更多合作共识,那么开展文明交流互鉴则是凝聚共识的基础,不仅可以增加成员国民众间的相互理解和认知,更可以增进成员国的政治互信,加强内部的团结,增添合作的内生动力。
当地时间7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阿斯塔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并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来源:新华社
01.
面对“西方化”的冲击和渗透:通过交流互鉴奠定“世代友好”的基础
上合组织各个成员国的具体国情和发展阶段不同,文化上存在巨大差异,共处时应以相互尊重、包容差异为底线,共事时应以帮贫扶弱、均衡发展为准绳。各国在开展多边合作中应秉持以下重要原则:
第一,既要认同、展示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也要尊重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第二,不同文化,一律平等;第三,促进文化上的共同繁荣,与实现经济上的共同发展同等重要;第四,文化安全也是维护国家利益和地区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范畴。
开展文明互鉴,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首先体现在对本国文化的珍视和传承上,特别是面对“西方化”的冲击和渗透时,要保持本国文化的“战略定力”;其次体现在重视文化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包括政府、媒体、青年、智库、文化机构间的密切合作;再次体现在交往过程中照顾对方国家的文化和习俗,这对于各国特别是我国“走出去”的企业和人员尤其重要;最后体现在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使上合组织成为“一带一路”与各国战略规划对接合作,以及从硬联通到软联通再到“心相通”的重要平台。
上合组织框架内的人文合作,目的就是要实现成员国的“民心相通”,巩固和发展传统友谊,奠定“世代友好”的社会基础。
2023年6月15日,来自白俄罗斯的演员在表演结束后与志愿者合影。当日,上海合作组织产业链供应链论坛暨2023上合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在青岛开幕。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02.
人文交流活动领域广平台多:20次文化部长会晤,8次教育部长会晤……
上合组织在人文领域的合作涵盖的领域广,搭建的平台多,这对密切成员国的民间交流,助力政治互信和经济合作,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目前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已经启动了文化、教育、科技、卫生、旅游等多个部门的领导人会晤机制,如各国文化部长首次会晤于2002年4月在北京举行,到2023年共举行了二十次会晤;各国教育部长到2024年举行了8次会晤,在教育部长会晤机制下还成立了专家组,组织了上海合作组织大学。
近些年来,上合组织的人文交流活动越来越多,中国在这中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2017年阿斯塔纳峰会之后,接任轮值主席国期间,中国举办了数百场活动,其中多数是具有开创性的人文领域的活动,如在西安举行的首届上海合作组织人民论坛,在北京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以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媒体北京论坛等,各种活动聚焦不同的主题,促进相关组织和机构的交流、合作,受到了各成员国的广泛欢迎。
2018年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在山东青岛召开。这是9日晚在青岛举行的《有朋自远方来》灯光焰火艺术表演。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03.
“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上合组织人文合作新目标
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建议,为上合组织人文合作提出新的目标。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就是要不断增进民间友好,让民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在民众中争取最广泛的支持,使成员国人民的友谊“世代相传”。
命运共同体与传统区域合作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仅仅是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还要各种民间组织,特别是媒体、青年的积极参与。中方成立上合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作为公共外交的平台,吸纳更多的民间机构和智库学者参加,为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文明互鉴是上合组织发展最牢固的基础。组织内的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聚集了多种文明,上合组织从一开始就明确主张充分尊重不同国家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在成长过程中始终践行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正如乌兹别克斯坦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外交中心主任萨比洛夫所说,“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筑牢发展的社会民意基础,是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作者 | 孙壮志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
编审 | 胡俊峰
微信编辑 | 牛慧颖
在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十周年之际,6月21日,摄影家程序影像作品捐赠仪式暨程序《大运河说》公益摄影展开幕式在北京远洋乐堤港举行。
身系“敦煌飞天彩带”的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靠泊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
南极,被称为“地球上最后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