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的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还将面临新的挑战。站在新起点上的百年大党未来要应对哪些挑战,以行稳致远、永葆活力?以下从八个方面加以解读。
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的30多年里,中国经济增速都是两位数,这在世界上很少见。
但是这样的经济增速最近10多年来没有了。这一方面是因为世界经济不振,再加上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行为导致出口变得比过去难了,难以靠出口拉动实现高速发展。同时,单靠大量增加投资也没有办法持续。
过去两位数的增速不可能了,粗放式发展方式也没办法持续。因此,中国必须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
近年来,中国在以科技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花了很大力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特别是对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造成的冲击,以及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2020年,尽管受到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影响,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中国GDP仍然实现了超过100万亿元的突破。2021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同比增长18.3%,在G20成员国中增速最为强劲。
如何稳步有序发展民主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承诺。但民主建设的进程要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之下。如果失去了社会稳定,不只对中国是灾难,对全世界也是灾难。
在中国发展民主,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民主。具体来讲,一是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二是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听取各方的不同意见,吸收各方意见当中的合理部分。三是发展基层民主,使14亿人民群众切身体会到当家作主的权利。在民主问题上,中国不会简单照搬西方的模式。
如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解决了落后“挨打”的问题,使中国人民真正地“站起来”;成功地解决了贫穷“挨饿”的问题,使中国人民真正地“富起来”;现在要着力解决好失语“挨骂”的问题,使中国真正地“强起来”。
这几年,随着中国国力增强和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了出去,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走了进来,确立一个十几亿人口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变得尤为迫切。
过去,五千年中华文明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现在和未来,中国共产党人就是要创造性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人认同自己的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把全国人民凝聚起来,并使中华文化走出去,真正在世界上产生重大影响。
如何使社会持续稳定和谐
由于贫富差距、利益诉求不一致等原因,中国还存在不少社会矛盾,如何实现社会稳定和谐是未来长时间要解决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果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稳定就不可能存在。只有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并在此基础上体现出越来越多的社会公正,中国社会才能长久稳定和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同贫困群众聊家常、算细账,共商脱贫大计。到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在社会保障方面,各级政府每年为低收入的民众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推行全民医疗保险普惠民众。现在中国社会总体上是稳定、和谐的,美国知名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中国是全世界民众对未来最有信心的国家之一。
如何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系统完整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逐渐形成,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快形成。
近年来,中国对治理污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淘汰落后的产业,不断提高排放标准,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中国对世界气候环境的治理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比如促进巴黎协定的达成。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尚未根本缓解,生态环保任重道远。
如何完成国家和平统一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在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原则问题上不会有任何动摇和妥协。
在国际上决不给“台独”势力提供国际空间,绝不允许台湾当局加入主权国家才能加入的国际组织,决不会让世界上出现“两个中国”。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对台湾的居民提供了很多帮助,比如为台湾居民到大陆上学、就业、生活提供同大陆居民一样的条件;现在,中国政府可以给到大陆的台湾居民、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办理居住证,让他们享受到同大陆居民一样的待遇。
如何保持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
从1978年开始,中国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这个大门越开越大。事实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愿意同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发展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往。但是最近这些年来,西方所谓“中国威胁论”认为中国的发展会在政治、经济、军事甚至在价值观上威胁西方国家。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如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被写入联合国的正式文件,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的角色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赞赏。
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严重冲击国际秩序,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中国共产党要带领中国在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强战略谋划和综合运筹,着力营造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良好外部环境。
如何应对党内出现的腐败
腐败是人民群众最痛恨的现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这样的反腐力度,在全世界的执政党中恐怕很难找到第二个例子。
在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过程中,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也得到了深化,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纪检监察组全面派驻,巡视方式和效果大为改观,纪检监察机关内部也进行了改革,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取得很大成绩。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不断加强对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尤其是要加强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
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个百年目标征程中的重大课题。
谢春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