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461647100411333.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健康丝路:共筑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2021-08-23      

撰文/王云屏
  深化卫生健康合作是“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八年来,中国携手伙伴国家建设健康丝绸之路,共同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在维护卫生安全、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推动创新合作等三大目标领域,取得了积极丰硕的成果。

  健康丝绸之路成就斐然

  建设健康丝绸之路,中国护佑人类公共卫生安全。传染病跨境防控合作和卫生应急合作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卫生安全基石。从2014年中国派出1200余名医疗和公共卫生专家赴西非三国支援抗击埃博拉疫情、为塞拉利昂援建生物安全实验室,到多次派出公共卫生专家组投入到尼泊尔地震、安哥拉黄热病、哥斯达黎加鼠疫、刚果(金)埃博拉等疫情和灾害紧急医疗卫生援助,再到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间,中国为非洲疾控中心援建总部大楼,向亚、欧、南美、非洲33个国家派遣35批次医疗专家组,为“一带一路”伙伴国家提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政策咨询、防治技术经验分享和人员培训,中国携手“一带一路”国家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响应力、行动力和专业能力,赢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同时,中国还通过双多边合作,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合作、中国—东盟国家合作、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下,不断夯实传染病跨境联防联控合作机制,积极开展艾滋病、人禽流感、登革热、疟疾、血吸虫病和人畜共患病防控合作及灾害卫生应急合作项目,为护佑地区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贡献中国力量。

  建设健康丝绸之路,中国促进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国家卫生健康发展状况很不平衡,与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健康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八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持续围绕卫生体系加强、促进优质高效的全民健康覆盖、改善妇幼健康、促进慢病管理和健康老龄化、提升医疗卫生技术和卫生管理能力、加强传统医药合作等方面,通过卫生政策对话、技术交流与经验分享、卫生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等多渠道开展互鉴交流。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健康扶贫,从而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全球最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实践与成就,为世界提供了最为鲜活生动的案例和经验教训,引发“一带一路”国家学习交流的兴趣。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和机构合作,依托“一带一路”卫生政策研究合作网络、“一带一路”公共卫生合作网络、“一带一路”医院合作联盟等平台,向发展中国家分享知识经验。同时,为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提升医疗卫生体系自主发展能力,中国积极推动援外医疗模式创新,与非洲国家建立了41个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帮助非洲国家发展创伤骨科、妇幼专科、泌尿外科、重症医学、心血管专科、神经外科、眼科、中医等临床重点专科。通过提供来华培训、现场手术示范和指导等方式,中国专家毫无保留地分享技术经验,培养当地核心骨干团队,体现平等相待、授人以渔、自主发展的南南合作精神。

  建设健康丝绸之路,中国推动卫生研发与健康产业创新。新一轮科技革命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多点突破、跨学科融合及其引发的快速产业变革,给中国和“一带一路”伙伴国家的卫生研发和健康产业创新合作带来空前机遇。中国在生物医学、临床医学、生物药和传统医药、疫苗与医疗设备研发、智慧医疗等方面,积极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联合科研攻关、多中心临床试验和产业转化、医药产品监管合作。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全球合作加速开发、生产、公平获取新冠肺炎防控新工具”(ACT)计划和“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以及“团结计划”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合作,与全球的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共同在新冠肺炎病原学、诊断、检测和治疗方法、疫苗研发等方面开展合作,率先向全球共享首批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率先建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方法,率先明确冷链是病毒传播的新型载体,新冠疫苗研发速度和数量处于世界第一方阵。目前,中国的新冠疫苗已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或紧急使用,其中的两款新冠灭活疫苗被纳入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清单,为全球公平获取新冠疫苗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和产能支持。除了已经向80多个有急需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新冠疫苗援助、向43个国家出口疫苗外,中国的疫苗生产企业还与阿联酋、埃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西、巴基斯坦等国开展本地化生产合作。在国内抗疫发挥重要作用的中医药也广受“一带一路”国家欢迎。连花清瘟获得20余个国家药监部门上市的批文。“一带一路”抗疫合作还带动了国内大型影像诊断设备、手术室设备、生物基因检测、数字医疗等科技含量高、制造水平先进、产品质量优秀、价格具有竞争力、售后服务到位的医药产品和企业“走出去”,展示了中国技术、中国标准的实力水平,获得当地政府、医护人员和百姓的好评。

  后疫情时代,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全球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凸显,实现2030年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依然任重道远。过去八年的合作实践证明,唯有建立更加开放、平等、互信、包容的合作伙伴关系,共筑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才是实现人类—动物—生态环境普遍安全、健康繁荣、和谐发展的出路。



2020年4月17日,中国政府联合医疗工作组抵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协助乌方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馆供图)


  构建更紧密卫生合作伙伴关系

  高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旗帜。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之际提出的中国主张、中国方案,体现了以维护和促进人的生命健康权为核心的人权观;体现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团结、包容、合作、绿色的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共同责任、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健康目标的基本价值追求高度一致。未来构建“一带一路”卫生合作伙伴关系,要以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指引,汇聚全球最广泛的共识和力量。

  促进卫生健康发展战略对接。构建“一带一路”卫生合作伙伴关系,要基于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各国卫生健康发展战略体现了其对维护和增进本国乃至区域、全球中长期卫生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考虑和优先重点。促进“一带一路”卫生健康战略和政策对话,有助于增进彼此战略互信和战略对接,找到合作的利益最大公约数,在面对外部不确定性、复杂性增加的情况下,能保持深化卫生健康合作的战略定力和战略方向。同时,也有助于撬动更多的外部资源、外部市场服务于本国卫生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维护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健康权益。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进一步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为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健康权益而发声,为提升发展中国家卫生健康体系的自主发展能力贡献力量。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和提升卫生系统韧性过程中,要尽己所能,通过平等互利的贸易和投资生产合作,以及援助等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公平获取新冠疫苗和其他基本医药卫生产品,提升本土医药产业发展能力;通过南南卫生技术合作,分享中国卫生改革发展的知识经验,帮助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机构提升医疗技术和公共卫生防控水平,在互鉴交流中共同提升卫生政策与管理实施的能力。

  促进全球卫生治理更加公平有序。“一带一路”卫生合作伙伴关系强调开放包容、平等互利,坚定支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坚定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发挥关键作用,是促进全球卫生治理更加公平、有序的重要力量。推动伙伴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处理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健康发展议题时,要公平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以国际法、制度和规则加以协调,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话语影响力。要继续培育和壮大各类“一带一路”卫生合作伙伴关系,包括政府间和民间的对话机制、合作网络、合作联盟等平台,调动各方力量的政策支持、知识技术、市场资源和舆论氛围。

  促进卫生技术和健康产业创新、共享科技发展成果。“一带一路”卫生合作伙伴关系要积极拥抱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要利用疫情带动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合作的机会窗口,加强中国与伙伴国家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为代表的新技术服务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生物医药研发、大型医用设备研发制造,以及智慧医疗、数字健康新基建等领域的科研合作和产业合作。要进一步发挥卫生合作贯穿民心相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的优势,促进多部门合作,推动卫生技术创新和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王云屏: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健康战略与全球卫生研究部副主任

  

   

画报里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