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461647100411333.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绿色—“一带一路”的成长底色

2021-08-23      

撰文/赵磊 郎振婳
  环境保护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理念

  生态环境保护一直以来都是“一带一路”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2013年,中国环境保护部及其附属机构就已经开始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提供技术支持。2015年,“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成立,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机构保障。2016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2017年,《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首次从政策层面涉及绿色“一带一路”的愿景。2019年,     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强调,“把绿色作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2020年,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2021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倡导携手推动绿色发展,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将生态文明领域合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内容,呼吁中国与沿线国家建设更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在各国迫切期盼迎来“绿色复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当前背景下,绿色“一带一路”正在逐渐成为一种国际共识。

  中国始终以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一带一路”,视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是分享生态文明理念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发展是绿色“一带一路”的核心发展思路,从发展观念看,它冲破人类中心主义发展观的藩篱,形成对传统发展观的颠覆;从发展模式看,它颠覆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模式,通过环境革命跳出“发展—污染—治理—再发展”的怪圈;从发展前景看,它是一种在有限的环境和生态承载能力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途径,拓展出新的工业经济增长前景。绿色发展理念的融入,开启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合作的新篇章。

  绿色发展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基调

  绿色发展是引领“一带一路”建设和推进国际产业合作的前提保障。随着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加强,绿色发展成为人类发展议程的核心与要求。在此背景下,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在顺应全球发展总体趋势的前提下,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绿色转型、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而提出的整体规划。

  2021年4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的视频演讲,强调建设更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加强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领域合作,完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等多边合作平台,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绿色“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仅可以巩固发展中国家同沿线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的合作与交流、着眼于绿色可持续发展,更有助于赢得沿线国家的支持,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在绿色发展理念这一大前提之下,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加入进来,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受益,为绿色“一带一路”的发展添砖加瓦。

  绿色“一带一路”,开创了中国引领“一带一路”全面铺展、深度融合和绿色转型的新篇章。而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正是中国同沿线各国继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弘扬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的题中之义。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让绿色真正成为“一带一路”的主色调。

  生态文明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内容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生态文明领域合作也需要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生态文明这一基本理念下进行。为进一步加强各国之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中国提出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这是突出生态文明理念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具体实践,也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坚持创新发展,要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健康发展;坚持协调发展,要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就是要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开放发展,就要将绿色发展理念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在对外合作的过程中共同保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中国人民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共享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成果,在开放包容中共享美好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诉求,也是各方的最大利益契合点和最佳合作切入点。提出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正是中国主动践行大国责任、立足长远发展,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中国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表明了中国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得各国之间信息共享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扩大、绿色发展合作的机会进一步增多,“一带一路”彰显出了愈发强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绿色“一带一路”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未来要积极推广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积累的创新成果、科学设定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主要任务、对沿线国家分层分类实施高精准度和有针对性的合作与投资、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区域法治体系建立和标准国际化进程、提高环保自律水平和提供环保支持服务、探索开展绿色“一带一路”评价,持续为共建绿色“一带一路”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朋友圈

  “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繁荣之路,也是绿色发展之路。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国际舆论场里出现了有关这一倡议的众多困惑,不乏误读、扭曲,认为中国是为了抢夺沿线国家的能源资源、转移落后产能、将污染性企业转移到沿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等。而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绿色“一带一路”逐渐成为其重要发展方向,这不仅与全球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主题相契合,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一致。中国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为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真诚努力,也不断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例如,中国在与新加坡开展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合作的过程中,将在一片滩涂盐碱地上建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态新城。未来,天津生态城的这一成功模式不仅可以推广复制到国内其他城市,也更能为“一带一路”沿线生态环境脆弱、盐碱化严重的一些城市提供借鉴和解决方案。

  “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很多环境问题是中国已经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的,中国经验将有助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绿色发展。分享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经验,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争取与沿线各国达成合作发展共识与环保共识,就能够消除国际社会“一带一路”合作中的顾虑,并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中国在同沿线国家的共同合作发展中,通过负责任的经济合作与当地的减贫、再就业、可持续发展、社区绿化等统筹考虑,以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打造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命运共同体,建设更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这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应有之义,也将得到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认可和支持,有利于中国展现其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环境保护和生态和谐是一个超越国界的全球性问题。因此,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推进需要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共同努力和实际行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携起手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积极开辟可持续发展前景,构建完整的绿色投资、绿色贸易和绿色金融体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服务、支撑和保障体系,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之策。建设绿色“一带一路”是中国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推进开放型经济体建设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绿色“一带一路”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中国需坚定自身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绿色发展引领者”的战略定位,以强有力的政策引导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着力构建绿色“一带一路”,为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助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赵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郎振婳: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2020级博士

  

   

画报里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