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461647100411333.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比雷埃夫斯港—重生的“欧洲南大门”

2021-08-23      

撰文/本刊记者 郑煦
  “无论怎样寻找,世上没有任何一个港口像比雷埃夫斯港这样让我心醉神迷……”这段深情的表白,来自希腊家喻户晓的民谣《比雷埃夫斯的孩子》。

  比雷埃夫斯,希腊语意为“扼守通道之地”。从地图上看,希腊的第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以下简称“比港”)濒临爱琴海,辐射欧洲大陆、中东和非洲,是通过地中海前往大西洋、通过红海前往印度洋的重要中转港口,也是连接亚欧非地区的枢纽,被誉为“欧洲南大门”。

  近年来,中国与希腊在“一带一路”上的牵手,使比港迎来了飞跃式发展。目前,比港的全球排名已从2010年的第93位大幅提升至第25位,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集装箱港口之一。作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的名片,如今的比港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当地人带来幸福感和获得感。

  港口新生

  本世纪初,由于港口设施老化、严重缺乏维修保养、靠港船舶严重滞留以及劳工运动的冲击,绝大部分船东弃港而去,比港在与其他现代化港口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港口经营难以为继的背后,是希腊政府长期羸弱的财政。但最终给比港致命一击的,还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希腊债务危机的双重夹击。此后的整整8年间,希腊经济陷入长期负增长泥沼,GDP在8年内缩水26%,堪比美国“大萧条”时期。当时比港亏损达1300万欧元,客户几乎流失殆尽。作为管理者的比港港务局,在获得财政支持以及开展业务方面举步维艰。

  中国企业的到来,让比港出现了转机。2008年10月30日,中远海运集团(以下简称“中远海运”)成功中标,获得比港2号、3号集装箱码头35年特许经营权。“自此,中国在希腊的投资影响力不断增强。这也是比港‘新生’的起点。”希腊央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克斯·马吉纳斯评价。

  在港口管理建设和市场开拓方面,中远海运作出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动作:投资3亿多美元翻新码头,更新所有港口设备;实施国际船舶与码头安全费项目,采用进口重箱自动称重系统,严格控制各项成本费用支出;针对当地市场狭小的问题,集中精力开拓国际市场,并提升码头客户服务水准。一系列举措使比港很快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3个月后即开始连续实现单月盈利,生产经营情况发生根本性转变。到2012年5月底,比港已经彻底扭亏。2016年8月,中远海运完成对比港港务局67%股份的收购,正式接管该港口的管理和运营。

  经过10余年的耕耘,集装箱码头、邮轮码头、汽车码头、修船造船、渡轮码头、物流仓储六大业务板块先后在比港投入运营,形成了覆盖航运、港口、综合物流的整条产业链。船东也重新回到比港。据了解,集装箱航运业的三大联盟都已成为比港的长期客户,保证了每月挂靠船舶200艘次的稳定业务量。他们还带来了15条远洋主干航线、51条欧洲地区支线等更多资源。

  地处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交汇点的希腊,是第一个同中国签署政府间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欧洲发达国家。比港作为海陆联运枢纽,是中希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比港复兴背后,离不开中希“一带一路”合作的大背景。如果说中远海运对比港的投资是“雪中送炭”,那么“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让炭火熊熊燃烧的“助燃剂”。

  2019年,比港超越西班牙瓦伦西亚,成为地中海第一大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也从2010年的88万标准箱,飞速增加至2019年的564万标准箱。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及各国政府采取的限制性防控措施给世界贸易带来了影响,但中远海运经营下的比港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经营业绩,实现经营收入1.329亿欧元,税前利润3690万欧元,净利润2640万欧元,净利润率达20%。面对如此骄人的成绩单,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表示,事实证明,比港项目是互惠互利的,有力促进了希腊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符合希腊国家和人民利益,得到了希腊人民的支持。

  贸易畅通

  长久以来,尽管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比港却仅仅是一个纯粹的本地港,无论是港口服务还是辐射区域都很局限,停泊在此的船舶大多只以希腊为目的地。为了让比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支点作用,带动更多周边国家获益,中远海运整合自身在海上航线网络和比港枢纽港建设方面的综合优势,开辟了中国与中东欧之间新的贸易通道—“中欧陆海快线”。

  2017年1月,由中远海运启动的第一列装载中国货物的火车由比港抵达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中欧陆海快式联运正式开通。“比港是终点,也是起点,双向陆海联运通道将亚洲和欧洲联接了起来。”中欧陆海快线公司负责人介绍,同传统路线相比,海运货物在比港靠岸后,经铁路运送至奥地利、匈牙利、捷克等中东欧国家,可以节省7至11天时间,运输成本大大降低。

  以比港为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海铁联运的形式在欧洲实现完美衔接。惠普、三星、索尼等国际知名企业看到商机,纷纷开始在比港设立物流分拨中心。目前,中欧陆海快线覆盖9个国家、1500多个网点、7100万人口,让整个欧洲内陆的连接变得更加高效、便捷。这条线路已成为塞尔维亚铁路公司的最大客户,并加快发展与德国、奥地利等国铁路公司的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比港码头集装箱吞吐量下降幅度要明显低于北欧和地中海其他地区的水平。对此,希腊媒体曾报道评价,中远海运提升了希腊比港的竞争力,正是因为亚洲通过海陆运往欧洲的许多货物在此中转,增强了该港抵御疫情冲击的能力。如今,比港被波罗的海交易所评定重回“世界十大枢纽港”行列,将由此前的单一职能港口向着综合服务港转型。

  2019年11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希腊期间专程前往比港参观,表示“要扎实提升各领域务实合作水平,以比雷埃夫斯港口项目为龙头,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扩大投资规模......相信比港的前景不可限量,合作成果一定会不断惠及两国及地区人民”。中希两国随后宣布继续推进中远海运投资比港6.118亿欧元项目,双方合作进一步深化。

  事实上,中希两国双边贸易额自2017年起开始快速增长。近年来,以比港为代表的头部项目,成为促进双方贸易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同时,以中远海运为代表的优秀中资企业在希腊蓬勃发展,并产生了良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截至目前,中国在希腊全行业直接投资存量达2.4亿美元,中希在基建、航运、文化、科技、旅游、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拓展。专家认为,希腊加入“17+1”合作机制后,中国与希腊两国未来合作将潜力无限。

  以心相交

  早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丝绸就经由海路运到比港,再销往希腊各地。历史上,中华文明和希腊文明于此相映生辉。中远海运能够迅速融入比港运营,文化融合与民心相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远海运在比港的经营并非一帆风顺。刚接手比港伊始,恢复秩序、稳定人心、提振业务……多重考验摆在中远海运面前。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口有限公司总裁傅承求清楚记得当年的艰难起步,他回忆到,“当时工人堵门、罢工现象频发,当地人担心中国人会抢占他们国家的资源和就业岗位。”

  为此,中远海运发布《告员工书》,管理层郑重承诺:中国管理团队不会拿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柱;中远人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比港,把比港建设得更加现代化;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比港都将永远属于希腊人民。

  希腊雇员、中远海运集团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商务经理塔索斯·瓦姆瓦吉迪斯心悦诚服地表示:“中远海运的管理团队不但平易近人、易于沟通,而且信守承诺。他们不是来抢我们饭碗的,反而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塔索斯到公司工作已有12年,是当地最早的雇员之一,在真切感受了中国企业高效务实、沟通透明的东方文化和管理智慧之后,塔索斯把这份体会分享给工友们,并呼吁大家积极投身于提升码头业务量、管理水平的工作中。

  在中希双方的共同呵护下,如今的比港生机无限。海面上,大型集装箱船、豪华邮轮频繁进出;码头上,集装箱拖车快速穿梭;沿着始于比港的中欧陆海快线,装着韩国三星电子产品的集装箱被无缝衔接运往斯洛伐克……一派现代化码头的繁忙景象。显然,比港人昔日的担心早已抛到了地中海里。直到今天,在这座中国公司控股2/3的港口,中方管理人员只有23名,而港口为当地人提供的直接就业机会3000个、间接就业机会10000多个。“比港永远是希腊人民的比港”,中企信守了承诺,赢得了信任。

  中远海运跨文化管理理念和实践带来了浓浓的“中国式温情”:公司为希腊员工们提供免费午餐,并让员工自主管理餐厅;每逢圣诞节或新年,公司都邀请家里有14岁以下子女的员工带着他们的孩子来公司聚会,贴心地给每个孩子准备礼物;每年评选4名希腊“洋劳模”,奖励一周时间的免费中国行;在生产上特别关注希腊员工的安全,及时排除隐患,能使每个人安心工作……如沐春风的管理方式,让信任升级为融合,进而转化成更加强大的发展合力。

  如今,在雅典的大街小巷,希腊人见到东方面孔常会亲切地问:“你是来自中国,来自中远海运吗?”中国企业获得了希腊人民的认可和欢迎。看着一天天走向繁荣兴旺的比港,塔索斯自豪地说:“作为‘比雷埃夫斯的孩子’,我为比港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十分高兴参与建设并见证比港今天的辉煌。”塔索斯的父亲和儿子都在比港工作。说到儿子大学毕业选择比港的原因,他不无得意:“当然是因为看到我对这里的工作太满意了。”他说:“我们全家都相信,比港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比港的“重生”故事令人动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八年来,比港项目已经成为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典范,它的发展牵动着两国领导人的心,也承载着两国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陆海在这里连通,文明在这里辉映,照亮着这一古老港口的未来。

  (本文图片由中远海运提供)

  

   

画报里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