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461647100411333.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建交70年:看加强中巴关系的必然性必要性

2021-08-23      

撰文/刘宗义
  今年是中国与巴基斯坦建交70周年。5月21日,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分别与巴基斯坦阿尔维总统、伊姆兰·汗总理就中巴建交70周年互致贺电。与此同时,由北京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举办、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合办以及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与伊斯兰堡世界事务委员会共同举办的三场庆祝中巴建交70周年学术研讨会也连续举行。与会嘉宾畅谈中巴友谊,分析两国关系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并热切展望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前景。

  从嘉宾的发言中不难发现,由于当今国际格局和周边局势的急剧变化,一些与会者对国际秩序的变化尤其是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感到有些忧虑,担心会对中巴关系产生不利影响。但无论是从地缘政治还是从地缘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巴两国进一步加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都是必然的,同时也是必要的。

  最近,巴基斯坦政府反复强调,(巴基斯坦)希望在经济合作以及和平与发展之间的联系中锚定国际参与,我们的重点正从地缘政治转向地缘经济。显然,巴基斯坦政府希望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成为联结东亚与西亚、中亚与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经济枢纽。从地缘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正在为巴基斯坦的发展提供难得的机会。

  一个国家要实现经济崛起、国富民强,必须实现工业化。但如今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数量并不多。传统的工业国主要集中在欧美,它们在二战之前就已实现了工业化。二战前实现工业化的亚洲国家只有日本。二战之后真正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只有中国、韩国、新加坡和以色列等,主要集中在东亚。

  中国是二战之后实现工业化的唯一人口过亿的大国,也是目前世界上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以工业产值计算,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中国的产量居全球第一。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欧美国家的公司和资本,尤其是美国公司和资本获得了巨额利润,同时其国内的制造业也大量转移到东亚国家。由于这些国家国内分配制度存在问题,导致反全球化的民粹主义盛行,在特朗普政府时期达到高潮。现在虽然民主党的拜登上台执政,但特朗普时期的许多政策仍延续下来。

  如今,美国推动的这轮经济全球化已经结束。美国希望实现资本回归,制造业回流,实现再工业化。然而,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全球经济区域化和板块化的趋势将不可逆转,美、欧、日等国将会将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重新部署到本国境内或者临近周边。对于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希望依靠美国和西方实现工业化是绝不可能的。

  中国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希望推动新一轮的全球化。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对巴基斯坦来说是实现工业化的绝佳机会。实现工业化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整个社会需要对工业化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改革形成共识,领导人要有推动改革的政治勇气,民众也要有为了实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光明前景而牺牲某些短期利益或局部利益的决心。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2001年美国发动反恐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巴基斯坦在其全球战略中的战略地位因此提高。但美国在发动反恐战争的同时,也在不断拉拢印度。为了安抚印度,美国在2005年开始推行“印巴脱钩”的政策,在奥巴马政府2012年推出的“重返亚太”(又称“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印度就已被确定为该战略的“关键”。特朗普政府2018年正式确立“印太战略”后,印度成为其重要支柱。

  随着美国要从阿富汗撤军,巴基斯坦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必然下降。为了给印度全力对抗中国解除后顾之忧,美国企图牺牲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等问题上的利益,极力劝说巴基斯坦政府与印度改善关系。由于美国的怂恿和放任,印度在南亚地区实行越来越具有印度教民族主义色彩的、侵略性外交政策。印度对巴基斯坦的威胁将越来越大。

  进一步强化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事关巴基斯坦国家安全与繁荣富强。在涉及巴国家安全与繁荣富强的问题上,相信巴基斯坦朋友会有最明智的选择。

  刘宗义: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

  

   

画报里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