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带一路”政策动态评估报告(2023年5月)
本月丝路脉动的时间范围从2023年5月1日到5月31日。我国各部委推进深化“一带一路”相关经贸往来与投资合作,各地市贸促会接连举办,同时推动地方招商引资。政策沟通推动地方对外开放,设施联通增添新模式,贸易洽谈会稳步推进,人民币信贷、QFLP基金助力资金融通,艺术、生态领域推动民心相通。
政策动态
一是深入推进“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着力推动“一带一路”相关数字经济合作与绿色发展合作。
5月13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信息通信技术发展部门负责人会议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发言表示,中国愿本着积极务实、友好合作的精神,深化与各成员国在数字技术领域的合作。搭建数字技术产业服务平台、推进数字基础设施研究合作、促进数字技术领域人才交流培训,共享数字技术成果。举办“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技术合作发展论坛”,建设青岛经贸合作示范区,共创数字产业生态。深化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治理等方面合作,推广应用数字技术最新成果,共育数字发展动能。
5月23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技术合作发展论坛在新疆克拉玛依召开,论坛以“数聚上合、携手向远”为主题,来自10余个国家的主管部门、驻华使领馆、科研机构、行业协会、领军企业及相关国际组织代表参加。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出席论坛并提出四点倡议:一是共筑发展基础,夯实数字底座,构建泛在普惠的5G、光纤光缆等基础设施体系。二是共享技术经验,深化数字应用,推动产品、应用、服务经验共享,打造创新应用示范标杆。三是加强能力培训,提高数字素养,面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加强数字人才培育和能力建设。四是畅通交流渠道,凝聚合作共识,围绕数字政策加强对话沟通,提升互信水平,密切产业交流,推进资源共建和生态共享,为全球数字领域发展积极贡献“上合智慧”。
5月10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圆桌会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会员大会在京举办。本次会议也是联盟的首次会员大会,42家中外机构作为首批成员单位加入联盟,通过了联盟理事人选和章程。会上发布了联盟《“一带一路”项目绿色发展指南(三期)》《“一带一路”倡议下东盟国家绿色低碳转型——潜力与机遇》《东南亚地区电力部门绿色低碳转型基础与路径识别研究》《“一带一路”绿色交通案例报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汽车产业绿色发展现状研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通运输绿色发展路径研究(二期)》《“一带一路”重点城市气候合作机遇研究》共7份研究报告成果,并启动《绿色丝路行》(2023)活动。
二是着力促进“一带一路”经贸投资,深化“一带一路”相关经贸往来与投资合作。
5月11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厄瓜多尔生产、外贸、投资和渔业部部长普拉多分别代表本国政府,通过视频方式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厄瓜多尔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中厄双方通过自贸协定将实现高水平相互开放,为企业创造更加优惠、便利、透明、稳定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两国贸易投资合作潜力,推动中厄经贸合作全方位提质升级,促进双边贸易持续、稳定、多元化发展,不断增进两国人民和企业福祉。
5月15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长西雅尔多。王文涛表示,中方愿与匈方一道,继续挖掘双边经贸合作潜力,进一步提升两国经贸合作水平,为深化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更多动力。西雅尔多表示,近年来匈中经贸合作取得诸多务实成果,欢迎更多中国企业赴匈投资,匈牙利将继续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5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与刚果(金)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卢通杜拉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刚果民主共和国外交部关于开展资源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将成立中刚资源投资合作指导委员会,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商业惯例的原则,指导和支持两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加强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5月29日,商务部副部长李飞和老挝计划投资部部长坎坚在北京共同主持召开中老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委员会第11次会议,两国有关部门及老挝驻华使馆代表参会。双方围绕落实两国领导人经贸领域重要共识,就加强贸易投资、互联互通、能源矿产、民生等领域合作,以及多边和区域合作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
5月18日,“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第四次税务部门主题日线上座谈会举行。会议邀请合作机制成员、观察员、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部分企业代表和相关国家使馆官员参会,开展税企对话沟通。沙特阿拉伯、伊朗、阿联酋税务局分别介绍本国税收制度、针对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特色纳税服务及优化办税举措、国际税收管理与服务等内容,与会企业代表围绕税收优惠政策、税收管理和服务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税务部门有针对性地逐一答复。国际税收与投资中心主席丹尼尔•威特表示,税收政策在吸引投资、促进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公平、可预测和现代化的税收制度以及良好的伙伴关系,将有助于各国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地方态势
政策推动地方对外开放。5月11日,河北省发布《河北省加快建设开放强省行动方案(2023-2027年)》,提出河北将实施区域协同开放推进行动、沿海开放拓展行动、开放通道建设行动、贸易开放创新行动、产业开放促进行动等八大行动,用5年时间基本形成贸易投资自由便利、高端高新产业集聚、区域发展高度协同的开放发展新格局。
5月9日,《苏州市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若干措施》发布,14条措施围绕促进外贸规模稳定增长、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优化外贸发展环境三方面,推动全市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包括鼓励和支持外贸企业赴海外参加线下展会,全力争取订单,对企业参加境外展会的展位费和大型展品回运费给予补贴等内容。
空中丝路、国际联运增添新线路。5月15日,顺丰航空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开通今年第二条国际(地区)货运航线:成都—孟买货运航线。每周可提供超100吨的航空运力,将服务于电子产品、汽车配件、纺织品、机械设备等货物的跨境运输。顺丰航空已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开通的国际货运航线中,3条直连印度市场,另外还有3条布局在印度邻近国家(地区)。
5月26日,标有TIR标示牌、满载362件岩棉条的龙运集团货运车辆从绥芬河公路口岸启程,最终抵达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市。在海关签封下,TIR协定组织的公路运输承运人发运中途可不受检查、不支付关税,也可不提供押金。
5月25日晚至26日,装载着国产液晶数字电视、二氧化硅等货物的“杰特荣誉”号货轮和“长利”号货轮先后驶离广州南沙港,前往越南、日本等国家。与以往出口模式不同的是,这批液晶数字电视、二氧化硅分别从贵州贵阳国际港和湖南株洲中车基地装运发车,以“一港通”模式,运抵广州南沙港后直接装船出口海外。这是贵阳、株洲两个内陆港与南沙海港首次实现以“一港通”模式联动,标志着广州海关与贵阳海关、长沙海关协同推进的“一港通”铁海联运快速通关模式正式落地。
贸易洽谈会促进。5月18日,第五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2023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论坛同步举办。会上,西部各省(区、市)举办招商推介、投资洽谈、考察对接等活动24场,集中签约重大项目88个,合同投资超2907亿元;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论坛提出携手共建共享“三融五跨”的通道大脑,构筑通道整体服务等内容。
5月16日至20日,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第二十四届中国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浙江宁波举办,本届博览会有5000种中东欧商品参展,展示商品数量较上届增长25%,国内外采购商到会超过1.5万名,促成中东欧商品采购意向订单超100亿元,签约外资项目62个。
5月21日,陕西省贸促会与吉尔吉斯斯坦工商会签订框架合作协议。陕西省贸促会会长马玉红会见前来西安参加中国—中亚实业家委员会成立大会的吉尔吉斯斯坦工商会主席捷米尔•萨里耶夫一行,重点介绍了陕西省区位交通、资源禀赋、科教文化、产业基础、营商环境等整体投资环境和优势。
人民币信贷、QFLP基金助力资金融通。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期间,进出口银行与乌兹别克斯坦外经银行签署了人民币信贷额度框架协议,用于支持乌方从中国进口相关设备及支持两国企业在能源、资源以及工程承包领域开展合作。
5月17日,由河南民航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领投的河南省首支QFLP基金试点正式获批;河南航投旗下河南民航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同日获批成为河南首家QFLP基金管理人试点。基金由河南航投联合河南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设立,民航基金担任管理人,首期规模7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美元),期限15年,重点围绕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打造空铁联运物流发展新模式等方面开展投资运作。
艺术、生态领域推动民心相通。5月8日,大型原创音乐剧《三星堆》新闻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作为“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全球推广项目之一,该剧汇聚中国、英国、意大利、韩国等全球知名主创,通过考古工作者薪火相传探寻历史的故事,展现对于梦想与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以艺术方式提取三星堆遗址文化内核,打造“神游三星堆”演艺之旅。
5月28日,2023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在云南省大理市举办。论坛下设5个平行分论坛,与会中外嘉宾分别就“构建生态经济体系,助力高质量发展”“推动绿色低碳化的企业智慧”“以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等议题深入交流,为加强世界绿色发展国际合作、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世界现代化进程积极建言献策。
5月10日,由北京市绿色丝绸之路创新服务基地主办的“‘一带一路’青年使者北京绿色行”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来自尼加拉瓜、哥伦比亚、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孟加拉等14个共建国家的30名首都师范大学留学生作为首批“一带一路”青年使者,参观了施耐德电气“零碳工厂”、金风科技等北京绿色创新企业,学习北京绿色低碳技术和创新解决方案,探讨北京绿色技术产品在共建国家适用性。
(本文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供稿,成员包括组长翟崑,副组长娄晓希,组员由凯宇、杨耀源、庞伟。)
北京中轴线两侧,胡同纵横交错,大小不一的名人故居、历史遗址、四合院、老字号等历史遗迹星罗棋布,交织出古都文化的千姿百态。这其中,还有一类特殊的建筑,这就是会馆。